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8813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是为解决单一氩气瓶供气时间较短,更换频率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设计的,其由带固定钢带的可移动支架和串联的氩气源组成,使氩气瓶的放置更加安全可靠,能够代替现有的单一氩气瓶供气装置,延长供气时间,减少氩气瓶更换频率,降低劳动强度,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属于光谱仪

技术介绍
光电直读光谱仪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炉前快速分析以及产品成分定量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及其他工业部门中。在真空光电直读光谱仪中,光源电极架具有使用氩气环境的封闭结构,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连续地在电极架周围通氩气。目前使用的氩气源一般采用固定单一的氩气瓶来供气,可满足分析样品量较少的单位需求。但分析样品量较多的单位使用时氩气消耗比较快,更换氩气瓶的次数会增多,影响分析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其能够解决单一氩气瓶供气时间较短的问题,降低更换频率和更换时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个样品分析工作的效率。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由可移动支架和置于可移动支架上的、串联的氩气源构成。可移动支架包括把手、支架、支撑杆、轮子、底轮、钢带和底座,固定氩气源的钢带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和支撑杆底部分别设有轮子和底轮,支架与支撑杆间有夹角,底座设在支架底部并与其垂直。氩气源连接减压阀,并通过联接管连接光电直读光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通过氩气源的串联可增大氩气源的容量,延长氩气源的供气时间,减少更换氩气瓶的次数,减压阀的使用可保证供气稳定。带有钢带的可移动支架可以在保证氩气源稳定的同时使整个供气装置自由移动,从而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至2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由可移动支架和置于可移动支架上的两个氩气瓶2构成。可移动支架包括把手1、支架3、支撑杆4、轮子5、钢带6、底座7和底轮8,将两个氩气瓶2用钢带6固定在支架3上,在支架3和支撑杆4底部分别设置轮子5和底轮8,将支架3与支撑杆4之间30°夹角设置,将底座7设在支架3底部并与其垂直。将氩气瓶2连接减压阀9,并通过联接管10连接光电直读光谱仪11。 两个串联的氩气瓶2能实现对光电直读光谱仪11的稳定供气,延长供气时间,减少氩气瓶更换频率,钢带6能使氩气瓶的放置更加安全可靠,轮子5和底轮8可以使整个供气装置自由移动,有利于工作人员操作。权利要求1. 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由把手(1)、支架(3)、支撑杆0)、轮子(5)、钢带(6)、底座(7)、底轮(8)、减压阀(9)和联接管(10)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氩气源O)的钢带(6)设置在支架C3)上,支架C3)和支撑杆(4)底部分别设有轮子(5)和底轮(8),支架(3)与支撑杆⑷间有夹角,底座(7)设在支架(3)底部并与其垂直;氩气源⑵连接减压阀(9),并通过联接管(10)连接光电直读光谱仪(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用可移动式串联供气装置,是为解决单一氩气瓶供气时间较短,更换频率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设计的,其由带固定钢带的可移动支架和串联的氩气源组成,使氩气瓶的放置更加安全可靠,能够代替现有的单一氩气瓶供气装置,延长供气时间,减少氩气瓶更换频率,降低劳动强度,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G01N21/27GK202339319SQ20112043069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仝珂, 刘养勤, 曲璐璐, 邵晓东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东刘养勤仝珂曲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