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8533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在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中,双转轮结构中的前级转轮(1)和后级转轮(2)均包括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进风侧设有再生过滤器(7)、第一级再生加热器(8),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出风侧和前级转轮(1)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设有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前级转轮(1)的再生区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再生风机(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在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中,将后级转轮处的排风温度回收利用,给前级转轮供热,对机组乃至整套系统起到很好的降低能耗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轮除湿机组,具体说是ー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手机锂离子电池、化工和特殊行业生产的某些エ艺中,对控制空气中的水分的要求很高,比如,手机锂离子电池在常温25°C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1%以下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控制空气中的水分通常是使用转轮除湿机组。常规的转轮除湿机组只有一个转轮除湿是达不到这么低的湿度,就需要用到两个转轮重复除湿,前级转轮除掉大部分的水分,后级转轮再深一歩除湿,经处理后的空气才能达到很低的湿度。在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中,后级转轮的再生加热温度工作范围为110 160°C,如此高的温度用于转轮再生后会产生温度为40 60°C的再生排风,现有技术通常是将再生排风排往大气,这种方式明显浪费了能源,不但成本高,而且不符合环保需求,一方面我们要用大量的能源把空气加热到再生所需要的温度110 160°C,另ー方面我们又出现把比外界高几十度的热风排出直接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在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中,将后级转轮处的排风温度回收利用,给前级转轮供热,对机组乃至整套系统起到很好的降低能耗的作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后级转轮一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所述转轮除湿机组为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双转轮结构中的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包括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进风侧设有再生过滤器7、第一级再生加热器8,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出风侧和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设有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再生风机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之间由余热回用管道21连接,所述余热回用管道为采用304不锈钢密封制作而成的不锈钢管道,在不锈钢管道外表面设有起防火保温作用的岩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为吸附式除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潮湿空气通过管路依次经过新风风阀3、新风过滤器4 后,送至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和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之间设有处理风机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的空气通过风道送入除湿区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除湿区域设有带回风风阀6的回风风道,且回风风道的末端设于前级转轮I和处理风机5之间。本技术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在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中,将后级转轮处的排风温度回收利用,给前级转轮供热,对机组乃至整套系统起到很好的降低能耗的作用。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I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余热回用管道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吸附式除湿轮为转轮除湿机组的核心部件,以高强度绝热材料为基材,加工成蜂巢状管道结构,复合吸附剂均匀生成在管道的基体上形成ー个巨大的吸附表面;密封装置将吸附式除湿轮分为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吸附式除湿轮端部周边采用正压气流及硅氟弹性材料平面密封,除湿区与再生区之间为弹性密封。需处理的潮湿空气(处理空气)由处理风机送入除湿区,空气的水份被复合吸附剂吸附,得到相対湿度极低的干燥气流,以达到除湿的目的;同时空气经加热至110 160°C后成为符合再生需求的再生空气,使再生空气逆向通过再生区,将复合吸附剂内的水份吸出来并带走,恢复复合吸附剂的吸湿能力。吸附式除湿轮以18转/小时的转速缓慢旋转,整个过程为一反复除湿与再生的周期性过程,确保了连续的除湿效果,得到状态稳定的干燥气流。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包括设有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的转轮除湿机组,即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为吸附式除湿轮,所述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包括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潮湿空气通过管路依次经过新风风阀3、新风过滤器4后,送至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和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之间设有处理风机5,经过前级转轮I 的除湿区的空气由处理风机5送至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经过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的空气通过风道送入除湿区域,除湿区域设有带回风风阀6的回风风道,且回风风道的末端设于前级转轮I和处理风机5之间,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进风侧设有再生过滤器7、第一级再生加热器8,空气依次经过再生过滤器7、第一级再生加热器8加热至110 160°C后,成为符合再生需求的再生空气并送至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出风侧和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设有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经过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空气由第一再生风机9送至第二再生加热器10再次加热至110 160°C后,成为符合再生需求的再生空气并送至前级转轮I 的再生区,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再生风机11,经过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空气由第二再生风机11排往大气。本技术通过回收利用后级转轮的再生热量,将其再生排风引至前级转轮再生加热用,可使前级转轮再生热量所需功率降低一半,整套机组能耗降低2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 之间由余热回用管道21连接,所述余热回用管道为采用304不锈钢密封制作而成的不锈钢管道,在不锈钢管道外表面设有起防火保温作用的岩棉。可以防止设备人员不小心触碰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木。权利要求1.一种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所述转轮除湿机组为双转轮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其特征在干双转轮结构中的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包括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进风侧设有再生过滤器(7)、第一级再生加热器(8),后级转轮(2)的再生区的出风侧和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设有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前级转轮(I)的再生区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再生风机(1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10)之间由余热回用管道(21)连接,所述余热回用管道为采用304不锈钢密封制作而成的不锈钢管道,在不锈钢管道外表面设有起防火保温作用的岩棉。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级转轮(I)和后级转轮(2)均为吸附式除湿轮。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潮湿空气通过管路依次经过新风风阀(3)、新风过滤器(4)后,送至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级转轮(I)的除湿区和后级转轮(2 )的除湿区之间设有处理风机(5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经过后级转轮(2)的除湿区的空气通过风道送入除湿区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组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湿区域设有带回风风阀(6)的回风风道,且回风风道的末端设于前级转轮(I)和处理风机(5)之间。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梅刘川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利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