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单手穿和脱的病员裤裤腰设计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196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19:41
为了解决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大小便时仅能用一只手穿和脱病员裤,且该病员裤必须能经受反复高温高压灭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便单手穿和脱的病员裤裤腰设计方案,其裤腰由管状结构和腰带两个部分构成,腰带穿入管状结构中,一端固定于管状结构的后壁,另一端游离,游离端有与管状结构外侧面相对应的金属按扣扣件,患者可仅用一只手持游离端,牵拉使按扣扣件分离,即可脱下病员裤,需要穿上时先将病员裤提高到适当位置,一只手持游离端拉紧到适当程度后扣合按扣扣件,即可穿上病员裤。该病员裤裤腰采用棉布及金属等可经受高压灭菌的材料制成,成本低,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裤腰的设计方案,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病员单手穿和脱的病员裤裤腰设计方案。
技术介绍
在成年人、青少年及稍大的儿童,生病后予静脉输液治疗时通常选择一只手的手背作为输液针穿刺部位。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常需要到卫生间大便或小便,尤其可能多次小便,然而,正接受静脉穿刺的那只手不能参与裤子的穿和脱这个过程,否则引起输液渗漏, 需要重新穿刺,增加痛苦,因而可以执行穿和脱裤子这个操作的只有未接受静脉穿刺的另一只手,导致患者需要其他人帮助才能穿和脱病员裤,不利于保护其隐私,若无他人帮助, 则引起更多的不便。多数医院要求,住院患者需穿专门的病员衣和病员裤,一位患者穿后经高温高压灭菌消毒再给另一位患者使用。为了让患者能一只手穿和脱病员裤,曾采用橡皮筋作为腰带,但病员裤不是一次性用品,需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反复使用,橡皮筋却在一至二次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失去弹性,无法继续使用,使得采用橡皮筋作为病员裤腰带的这个方案不可行。目前多见采用的方案是用一根两端游离的布条作为腰带,穿上时需要将布条的两端在身体前方打结,脱下时需要解开腰带的结,这样虽然解决了病员裤经受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问题,却未解决让患者方便的单手穿和脱病员裤的问题,因为腰带的打结和解开结都需要两只手操作。目前,未见既能让患者输液时方便的用一只手穿和脱,又能经受反复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病员裤在市场上出售,也未发现相关专利报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病员裤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员裤裤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应用使患者输液时可以方便的用一只手穿和脱病员裤,同时整条裤子又能经受反复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棉布等可以经受高温高压灭菌的制作服装的材料来缝制病员裤。病员裤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称为裤腰,裤腰以外的部分称为本体。裤腰包括管状结构和腰带两个部分。将本体上部3-5cm宽的部分向外翻转,将翻转部分的边缘与本体缝合连接,从而形成裤腰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前部正中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口。管状结构包括互相延续的前壁和后壁。腰带宽度为2-8cm,长度比管状结构的周长大 3-lOcm。将腰带穿入管状结构中,腰带的一端在即将到达开口处牢固的固定于管状结构的后壁,称固定端;腰带另一端从管状结构开口处穿出,呈游离状态,称为游离端。从游离端起,在腰带的内侧面(即病员穿着时靠近皮肤的一面)等距离(间距为l-8cm)的缝合固定 3-10个相同的金属按扣的阳扣件或阴扣件。在腰带固定端一侧的管状结构前壁外侧面,缝合固定3-10个相同的按扣的阴扣件或阳扣件(若腰带游离端的为阳扣件,管状结构前壁外侧面则固定阴扣件,反之亦然),游离端的按扣扣件数目大于等于管状结构前壁外侧的按扣扣件数目,但阳扣件之间的距离必须等于阴扣件之间的距离。穿着该病员裤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大小便时,只需一只手拉腰带游离端,使按扣的阴扣件与阳扣件分离,腰带松开,即可脱下病员裤;需要穿上时,一只手持腰带游离端,先将病员裤提高到合适的位置,再向固定端方向牵拉游离端至恰当松紧度,将阳扣件与阴扣件扣合,即可穿上裤子。当需要高温高压灭菌时,按常规操作即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使得病员裤具备以下优点首先,方便患者单手穿和脱;其次,可反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再次,可通过将不同位置的按扣阳扣件与阴扣件进行扣合,以调节裤腰的大小,使同一病员裤可适合不同胖瘦的患者,穿着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其中1为管状结构,2为腰带,3为阴扣件,4为游离端,5为后壁,6为前壁,7为阳扣件,8为固定端,9为本体,10为开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应用棉布缝制病员裤。病员裤包括裤腰和本体9。裤腰由管状结构I和腰带2两个部分构成。将本体9上部4cm宽的部分向外翻转,将翻转部分的边缘与本体9缝合连接,形成周长为IOOcm的裤腰管状结构1,管状结构I的前部正中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口 10。管状结构I包括互相延续的前壁6和后壁5。腰带宽度为3cm,长度为105cm。将腰带2穿入管状结构I中,腰带的一端在即将到达开口 10处牢固的固定于管状结构I的后壁,成为固定端8 ;腰带另一端从管状结构I的开口 10处穿出,呈游离状态,成为游离端4。 从游离端4起,在腰带2的内侧面以间距为2cm缝合固定7个金属按扣的阴扣件。在腰带 2固定端8 —侧的管状结构I的前壁外侧面,以间距为2cm缝合固定5个按扣的阳扣件。权利要求1 一种方便单手穿和脱的病员裤裤腰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裤腰包括管状结构和腰带两个部分,腰带的长度大于管状结构的周长,腰带穿入管状结构中,腰带的固定端在即将到达开口处牢固的固定于管状结构的后壁,游离端从管状结构开口处穿出,从游离端起,在腰带的内侧面等距离的缝合固定数个相同的金属按扣扣件,在腰带固定端一侧的管状结构前壁外侧面等距离的缝合固定数个相同且与腰带游离端缝合扣件的相对应的按扣扣件。全文摘要为了解决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大小便时仅能用一只手穿和脱病员裤,且该病员裤必须能经受反复高温高压灭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便单手穿和脱的病员裤裤腰设计方案,其裤腰由管状结构和腰带两个部分构成,腰带穿入管状结构中,一端固定于管状结构的后壁,另一端游离,游离端有与管状结构外侧面相对应的金属按扣扣件,患者可仅用一只手持游离端,牵拉使按扣扣件分离,即可脱下病员裤,需要穿上时先将病员裤提高到适当位置,一只手持游离端拉紧到适当程度后扣合按扣扣件,即可穿上病员裤。该病员裤裤腰采用棉布及金属等可经受高压灭菌的材料制成,成本低,可解决上述问题。文档编号A41F9/00GK102578728SQ20121005678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兰海梅, 张磊, 曾抗 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抗张磊兰海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