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宁专利>正文

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122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的实用器械领域,是一种用于胫腓骨骨折的牵引固定装置。目前针对胫腓骨骨折都采用跟骨牵引,即用钢针穿通跟骨骨质的方法进行固定,不仅组织创伤大,而且操作难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无需穿透骨质的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该牵引弓由一个U形弓臂和两枚螺栓组成。U形弓臂的两端有螺纹孔,两螺纹孔的轴线形成夹角,夹角开口方向和U形弓臂开口方向一致;螺栓杆部有螺纹,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拧,头部为尖锥形,用于固定骨面。使用时直接旋拧螺栓尾部,使螺栓尖端卡紧骨面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装、拆除便捷,组织损伤小,不需穿透骨质,且固定牢固,不易滑动。本牵引弓作用于踝部,适用于胫腓骨骨折的牵引复位和临时固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的实用器械领域,是一种用于胫腓骨骨折牵引复位的旋入卡紧式、不需穿透骨质的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在内固定手术之前,大多数需要跟骨牵引以临时固定(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M4-M5)。跟骨牵引采用钢针穿通跟骨骨质的方法进行固定。为了承受一定的牵引重量, 需要较粗的钢针,不仅损伤大,组织破坏重,同时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发生感染则容易扩散至骨髓导致骨髓炎。在操作过程中,钢针穿透骨质需要榔头反复多次捶敲,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还有损伤邻近血管、神经的风险。跟骨牵引的着力点不在胫骨轴线上,牵引时有造成骨折移位的趋势。且跟骨牵引的操作往往需要多人参与辅助完成,非常不便。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其操作方便易行,无需穿透骨质,减少了组织的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固定效果确实,安装、拆除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骨牵引需用钢针穿透骨质,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弓,该牵引弓由一个U形弓臂和两枚螺栓组成(图1)。U形弓臂的两端有螺纹孔,供螺栓拧入。两螺纹孔的轴线形成夹角,夹角开口方向和U形弓臂开口方向一致。螺栓杆部有螺纹, 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拧,头部为尖锥形,用于固定骨面。本技术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安装和拆除便捷,通过两侧螺栓旋紧、旋出即可固定和取出;2.组织损伤破坏小,无需穿透骨质,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3.固定牢靠,两侧螺栓旋入方向与踝部解剖结构吻合, 旋紧后形成夹角,且踝部下端膨大,不易滑动;4.两枚螺栓的夹角符合力学传导特征,施加牵引力后,牵引弓和骨质固定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的示意图;图2是牵引时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操作方法是1.避开肌腱和血管,定位内外踝斜坡状的骨面;2.在两个定位点作局部麻醉;3.旋拧两枚螺栓的尾部,使螺杆通过螺纹孔后,尖端抵达骨面卡紧,直到无法继续拧入为止(图2)。由于内外踝部皮下即是骨面,运用本技术时无需作皮肤切口,拧紧螺钉即可。权利要求1.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为踝部骨牵引提供固定,其特征包括一个U形弓臂和两枚螺栓;U形弓臂的两端有螺纹孔,两螺纹孔的轴线形成夹角,夹角开口方向和U形弓臂开口方向一致;螺栓杆部有螺纹,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拧,头部为尖锥形,用于固定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骨科的实用器械领域,是一种用于胫腓骨骨折的牵引固定装置。目前针对胫腓骨骨折都采用跟骨牵引,即用钢针穿通跟骨骨质的方法进行固定,不仅组织创伤大,而且操作难度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无需穿透骨质的旋入卡紧式踝部牵引弓。该牵引弓由一个U形弓臂和两枚螺栓组成。U形弓臂的两端有螺纹孔,两螺纹孔的轴线形成夹角,夹角开口方向和U形弓臂开口方向一致;螺栓杆部有螺纹,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拧,头部为尖锥形,用于固定骨面。使用时直接旋拧螺栓尾部,使螺栓尖端卡紧骨面即可。本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装、拆除便捷,组织损伤小,不需穿透骨质,且固定牢固,不易滑动。本牵引弓作用于踝部,适用于胫腓骨骨折的牵引复位和临时固定。文档编号A61B17/62GK202335915SQ20112046098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严宁, 侯铁胜, 曾绍林, 杨晓妍 申请人:严宁, 侯铁胜, 曾绍林, 杨晓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宁杨晓妍侯铁胜曾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严宁杨晓妍侯铁胜曾绍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