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害虫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80998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7:44
提供一种对以小蝇等为代表的飞翔害虫发挥优异的引诱效果及捕捉效果的飞翔害虫捕捉装置。这种飞翔害虫捕捉装置是一种将内部的引诱成分向外部挥发、捕捉飞翔害虫的飞翔害虫捕捉装置(100),具备引诱飞翔害虫的引诱部(10)、支撑引诱部(10)的底座部(20)和对保持引诱成分的药液保持部(40)进行收纳的托盘部(50),在引诱部(10)设有具备朝向外部突出的突状截面的边缘部(11)和与边缘部(11)相邻、越向内部宽度越窄的开口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内部的引诱成分向外部挥发、捕捉飞翔害虫的飞翔害虫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销售着以预防和消灭小蝇等飞翔害虫为目的,在捕捉飞翔害虫的容器内部装入引诱剂和杀虫剂的装置。在此,要想高效地捕捉飞翔害虫,很重要的一点是使用引诱效果高的物质作为引诱剂。可是,即使能够利用高的引诱效果将飞翔害虫引诱到装置附近,如果不能确实侵入装置内部,就无法发挥由杀虫剂带来的杀虫效果。现有,有一种装置是为了使在引诱剂作用下靠近装置的飞翔害虫侵入装置内部,而设置了与飞翔害虫侵入的侵入口具有高低差的通风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其装置上部设计成由平整曲面构成的拱形,在该拱形部的曲面上设置侵入口。从而,被引诱到侵入口附近的害虫不会在拱形部的表面停留,而是被引诱到装置内部,能够被捕捉。另外,在通风口和侵入口之间产生气流,随着该气流将装置内部的引诱成分挥发到外部。另外,已知一种装置是设计了朝向容器上方突出的角形突出部,为飞翔害虫设置挡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如专利文献2所述,由于在突出部的侧部设置飞翔害虫侵入的开口部,因此能够将聚集、停留在突出部的飞翔害虫从开口部引诱到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泰史引土知幸小山裕德柿木智宏鹿岛诚一神崎务中山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