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友余专利>正文

1bit激光扫描成像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6210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8 20:43
一种1bit激光扫描成像芯片,它由一片“十”字型反光镜和2对“十”字型电磁驱动磁极组成,“十”字型反光镜采用轻、薄磁性材料,半悬浮装入“十”字型电-磁驱动磁极内,其中一对水平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行偏转,另一对垂直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帧偏转;行扫描由对称三角波电流驱动,产生“正向扫描”和“逆向扫描”,在上升行程期间从左到右正向扫描,完成第一根行扫描;在下降行程期间从右到左逆向扫描,完成第二根行扫描……,图像信息预先按顺序存入数字图像缓存器,激光调制/驱动器使激光产生灰度、色彩等调制信息控制RGB激光,汇聚后的激光束射入“十”字反光镜偏转扫描;由于采用激光直接扫描成像,不需要LCD、DMD等图像生成器芯片,本芯片仅作行、帧偏转,图像由激光扫描产生;由于只有1bit数码位作扫描微镜芯片,其制造难度和成本理论上仅为LCD、DMD、Lcos等芯片所需像素的N分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偏转扫描芯片,尤其是Ibit激光扫描成像芯片。
技术介绍
激光投影光源取代高压气体放电灯UHP、发光二极管光源是必然趋势。激光直接扫描成像取代3IXD、DMD、LCOS等图像生成器也将成为必然趋势。现在市场上的投影机主要以图像生成器件和投影光源两大部分组成。即日本爱普生3LCD (液晶)、美国TI公司的DMD芯片,垄断了全球投影机市场,并形成投影机核心图像芯片两大阵营,LCOS尚在发展过程之中。投影光源一直以高压气灯(UHP)占领市场,其优点是可以高功率、高亮度、低成本,最大缺点是寿命短(约几千小时),成为投影光源的一大瓶颈。近几年发光二极管投影光源尽管可以解决寿命问题(约1-2万小时)但其难以做到高亮度,现在约几百流明,而UHP灯可以达到2000-5000流明,仍统治着家用、商用市场领域,由于LED属于散光源,以及难以解决的散热问题、使LED光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要想要取代UHP是还不太可能的。激光具有高亮度、低功耗(比LED、UHP灯更低)、高流明度,光功率20W就可以达到5000流明,可涵盖从家用到商用整个市场,寿命可以达到20000小时, 与LED相当。激光既有UHP高压气体灯高亮度,又有LED的长寿命、节能的优点,而且激光色彩的艳丽和色域远超UHP、LED光源,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无污染投影光源,甚至可以称为投影机的“终极光源”。近期国内、外纷纷加大步伐研制激光投影光源,推出产品面世。激光投影光源取代高压气体放电灯UHP、发光二极管光源是必然趋势。目前开发的激光投影光源都是基于现有的3IXD、DMD、LCOS及其它芯片的基础之上,用以取代UHP、LED光源,因为UHP、LED都属于散光源,必须依赖LCD、DMD、LCOS等图像生成器显示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再把图像投射到显示屏幕上。一幅图像有多少个像素则图像生成芯片就有多少个微米级的“微单元”,因此图像生成器及其芯片成为技术最复杂,加工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的器件,其它各国要想研制出第三种投影图像芯片难上之难,故日本爱普生、美国TI公司可以垄断全球3LCD、DMD器件的核心技术可想而之,并拥有它们的独有专利。激光是一束极细的光束,它可以不经过IXD、DMD、LCOS等图像生成器而直接扫描生成图像,这就省掉了上述器件的加工、制造及其费用,也避免了这类器件的垄断壁垒。因此可以认为,现在的激光光源取代UHP和色轮进入3IXD、DMD芯片的投影机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今后必然要被激光直接扫描的投影方式所取代,采用激光应用在3LCD、DMD 方面,无疑是以激光之“脚”适3LCD、DMD之“屡”,可以这么认为,随着激光投影的发展,激光扫描投影方式必然会完全取代现有的LCD、DMD、LCOS灯芯片!代之而起的是激光扫描专用的芯片。因此开发激光扫描芯片势在必行,谁获得了激光扫描芯片谁就会占领未来激光投影的国内、外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Ibit激光扫描成像芯片,它由一片“十”字型反光镜和2对“十”字型电磁驱动单元组成,“十”字型反光镜采用轻、薄磁性材料,半悬浮装入“十”字型电-磁驱动磁极内, 其中一对水平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行偏转,另一对垂直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帧偏转;行扫描由对称三角波电流驱动,产生“正向扫描”和“逆向扫描”,在上升行程期间从左到右正向扫描,完成第一根行扫描;在下降行程期间从右到左逆向扫描,完成第二根行扫描……,图像信息预先存入数字图像缓存器,并按顺序提供第一根行扫描图像信息、第二根行扫描信息……以此类推;激光调制/驱动器使激光产生灰度、色彩等调制信息,调制、汇聚的激光束射入“十”字反光镜偏转扫描;由于采用激光直接扫描成像,不需要LCD、DMD等图像生成器芯片,本芯片仅作行、帧偏转,图像由激光扫描产生;由于只有Ibit数码位作扫描微镜,其制造难度和成本理论上仅为IXD、DMD等图像生成器芯片所需要的像素的N分之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1、采用激光扫描直接生成图像,图像信息由激光调制器产生出灰度、色彩等激光参数变量。2、芯片由一片“十”字形反光镜和2对“十”字形电磁驱动单磁极组成,其中一对水平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行偏转,另一对垂直方向排列的电磁驱动磁极作帧偏转;行扫描由等边三角波电流驱动,产生“正向扫描”和“逆向扫描”,在上升电流期间从左到右正向扫描,完成第一根行扫描;在下降电流期间从右到左逆向扫描,完成第二根行扫描……, 数字图像缓存器按顺序提供第一根行扫描图像信息、第二根行扫描信息……以此类推,帧偏转采用锯齿波电流驱动方式。3、“十”字形反光镜采用轻、薄磁性材料,它的下面有柔韧性好、寿命长的材料作支撑,使其悬浮处于“十”字形电磁驱动磁极内。4、数字图像信息先储存到图像缓存器,图像缓存器按照顺序提供第一根行扫描图像信息、第二根行扫描信息、第三……以此类推。5、激光偏转角度可以由“十”字形电磁驱动磁极进行调节,达到偏转所需要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用效果是1、本芯片结构简单,仅有一个数码位(Ibit)实现偏转、角度的调节,不参与图像处理部分的工作,因而对扫描频率的要求不高。以10MX768SVGA标准画面为例,每一帧的扫描次数是768次,以整数800计算,则每一秒钟30帧图像计,为800X30 = 24000次,即频率为MKHz ;以50帧/秒计,则频率为800 X 50 = 40000 = 40KHz ;高清1920 X 1080的标准画面约为50000次,频率为50KHz,工作于超声频状态,与一些高保真高音扬声器差不多。激光的偏转角度可以由“十”字型电磁驱动磁极的磁轭间隙控制调节,本芯片的偏转角度可以超过压电、磁致伸缩等材料。2、本专利技术将取代3IXD、DMD、LC0S等图像生成芯片,避免了这类器件的技术垄断壁垒。激光是一束极细的光束它可以不经过IXD、DMD、LC0S等图像生成器而直接扫描生成图像,而这些图像生成器成本占整个投影机成本的主要成分,它们的技术复杂性、加工难度随着高清技术标准的不断推出呈几何级数增加。以激光直接扫描生成图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取代3IXD、DMD、LCOS等图像生成器成为必然。世界上只有激光可以直接扫描生成图像,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光源可以直接扫描生成图像,因而激光直接扫描成像成为唯一光源。3、加工难度及成本。由于液晶、DMD、LC0S芯片的加工难度与其像素的多少直接相关,例如,1024X768的DMD芯片就必须有10 X768大约80万个微镜组成;DMD芯片微镜之间仅17微米,每一个微镜下面都有一微、纳米级高速偏转的微单元及驱动电路,这80万个微镜的微、纳米级微单元的加工难度及成本可想而知!还有,工作时,这80万个微镜的微单元要按照每一位像素的不断变化进行着不同的偏转,它们的驱动电路也极其复杂!这些都是造成DMD芯片成品率低的重要原因。3IXD同样如此。本激光扫描成像芯片仅有一个数码位(Ibit),加工技术为毫、微米级,其加工难度远远低于3IXD、DMD,以η个像素的成本为N计算,则本芯片的成本理论上只有它们的N分之一 !芯片工作时也只有一位偏转单元,其驱动电路也只有η个微型单元的N分之一 !本专利技术取代3IXD、DMD、LCOS等图像生成器,省掉了这类器件的加工、制造及其费用。4、在激光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余
申请(专利权)人:陈友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