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021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所述的装置中,密封圈设置在真空吸头下端;提手设置在真空吸头上端,真空三通阀门的二个接口分别与提手、直角接头的水平接口固定连接,真空三通阀门的第三个接口与大气接通;直角接头的垂直接口与单向阀固定连接,快卸自封插座与单向阀固定连接,真空软管与快卸自封插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足够的和均匀的吸附力及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真空吸头的双吸口与狭窄圆环形工件表面的贴合度良好,能自适应吊运圆环形工件外形,并能快速更换不同尺寸的真空吸头而不降低真空度,提供意外漏气时的真空保护,防止发生被吊运工件脱落的事故,实现狭窄圆环形火工品工件的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真空吊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
本技术属于真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O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上利用真空装置吊运狭窄圆环形工件(火工品)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快捷方便、安全可靠地完成吊运工作。如果吸取器的吸附力不够,密封性能不好, 则极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真空吊运狭窄圆环形工件的真空吸附力不够、密封性能不好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本技术的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其特点是,所述真空吸取器含有密封圈、真空吸头、提手、活套接头、真空三通阀门、直角接头、单向阀、快卸自封插座、真空软管、压板。所述真空吸头上设置有具有狭窄唇边的环形燕尾槽截面真空腔的双吸口, 双吸口由外吸口和内吸口构成,所述密封圈设置有外飞边和内飞边;其连接关系是,所述密封圈通过压板固定连接在真空吸头的下端;真空吸头上端设置有提手;真空三通阀门的一个接口通过活套接头与提手固定连接,真空三通阀门的另一个接口固定连接在直角接头的水平接口上,真空三通阀门的第三个接口与大气接通;直角接头的垂直接口与单向阀固定连接,快卸自封插座与单向阀固定连接;真空软管与快卸自封插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吸头沿圆周等距设置有抽气口,所述密封圈上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密封圈抽气口。密封圈、真空吸头、提手、活套接头、真空三通阀门、压板的中心轴线为同轴线;所述直角接头的垂直中心线、单向阀、快卸自封插座、真空软管的中心轴线为同轴线。所述真空吸头上的具有狭窄唇边的环形燕尾槽截面真空腔的双吸口(即外吸口和内吸口)与密封圈的外飞边和内飞边对应匹配设置。所述真空吸头上的抽气口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圈抽气口对应匹配设置。所述真空吸头上设置的抽气口的数目为八 十个,密封圈上的密封圈抽气口的数目为八 十个。本技术的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利用真空吸头上的双吸口(即外吸口和内吸口)和密封圈,结合真空三通阀门和真空泵,可方便快捷的进行圆环形工件的真空吊运。如果需要吸附不同几何尺寸的圆环形工件,在不停泵的情况下可先将快卸自封插座分离,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且不停止抽气,这时真空系统的真空度几乎保持不变。快速更换真空吸头后再将快卸自封插座插入,系统恢复接通状态,待系统真空度达到吸附工件所要求的真空值时继续进行吊运。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真空吸附力足够,密封性能良好,使用安全可靠, 并能自适应吊运圆环形工件外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真空吸头上真空腔的双吸口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密封圈主视图。图中,1.圆环形工件 2.密封圈 3.真空吸头 4.提手 5.活套接头 6.真空三通阀门 7.直角接头 8.单向阀 9.快卸自封插座 10.真空软管 11.外吸口 12.密封圈外飞边 13.真空腔 14.压板 15.密封圈内飞边 16.内吸口 17.抽气口 18.密封圈贴合面 19.密封圈抽气口 20.螺钉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在图1到图3中,本技术的具有狭窄唇边双吸口的真空吸取器,含有密封圈2、 真空吸头3、提手4、活套接头5、真空三通阀门6、直角接头7、单向阀8、快卸自封插座9、真空软管10、压板14 ;所述真空吸头3上设置有具有狭窄唇边的环形燕尾槽截面的真空腔13 的双吸口(即外吸口 11和内吸口 16),所述密封圈2设置有外飞边12和内飞边15。其连接关系是,所述密封圈2通过压板14和螺钉孔20固定连接在真空吸头3下端;真空吸头3 上端设置有提手4 ;真空三通阀门6的一个接口通过活套接头5与提手4固定连接,真空三通阀门6的另一个接口固定连接在直角接头7的水平接口上,真空三通阀门6的第三个接口与大气接通;直角接头7的垂直接口与单向阀8固定连接,快卸自封插座9与单向阀8固定连接;真空软管10与快卸自封插座9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真空吸头3、提手4、接头 5、真空三通阀门6、压板14的中心轴线为同轴线;所述直角接头7的垂直中心线、单向阀8、 快卸自封插座9、真空软管10的中心轴线为同轴线。所述真空吸头3上的具有狭窄唇边的环形燕尾槽截面真空腔13的双吸口(即外吸口 11和内吸口 16)与密封圈2的外飞边11和内飞边15对应匹配设置。所述真空吸头3上的抽气口与密封圈2上的密封圈抽气口对应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真空吸头3上的抽气口设置为八个,抽气口 17为其中一个。密封圈 2上的密封圈抽气口设置为八个,密封圈抽气口 19为其中一个。在本技术中,吊运圆环形工件1时,先将真空吸头3上的真空腔13的双吸口 (即外吸口 11和内吸口 16)放在需吊运圆环形工件1的被吸部位,注意密封圈2的密封圈贴合面18紧贴工件表面,启动真空泵,然后将真空三通阀门6的旋钮旋转到“吸”的位置。 待系统真空度达到吸附工件所要求的真空值时,即提起提手4进行吊运。将真空三通阀门 6的旋钮旋转到“放”的位置,这时真空吸头3的内腔与大气相通,可放下被吸附圆环形工件 1,完成吊运。如果需要吸附不同几何尺寸的圆环形工件,在不停泵的情况下可先将快卸自封插座9分离,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且不停止抽气,这时真空系统的真空度几乎保持不变。快速更换真空吸头3后再将快卸自封插座9插入,系统恢复接通状态,待系统真空度达到吸附工件所要求的真空值时继续进行吊运。如果在吊运过程中真空软管10发生严重漏气或断裂时,单向阀8可迅速自动封闭真空三通阀门6的抽气口,维持吸取器真空腔13内的工作压强,被吸附圆环形工件1在短时间内不会脱落,避免发生事故。在本技术中,真空吸头3、真空三通阀门6、直角接头7、单向阀8和快卸自封插座9与提手4连接成一体,方便控制真空吸取器实现工作或非工作状态,即吸气、放气状态。快卸自封插座9用于连接吸取器与真空泵之间的真空软管10,以便更换不同的真空吸头3,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快卸自封插座9能快速接通,快速分离,两件连接时密封可靠, 确保所要求的真空性能。一旦真空软管10严重漏气或断裂,单向阀8可自动封闭真空三通阀门6的抽气口,维持吸取器真空腔内的工作压强,被吸附圆环形工件1在短时间内不会脱落,避免发生事故。在本技术中,真空吸头3上的双吸口是由一个具有环形燕尾槽截面真空腔13 的内吸口 11和外吸口 16组成,密封圈2也具有环形燕尾槽截面。由于圆环形工件内外直径相差较小,造成吸附有效面积较小。吸取平面环形工件时,为使密封圈2具有良好的贴合度,外露的密封圈2被内吸口 11和外吸口 16折成45°角后分别形成外伸的内飞边15和外飞边12。密封圈内飞边15和外飞边12受压变形折成水平状态,密封圈贴合面18与圆环形工件1的平面接触密封,形成第一道密封线;内飞边15和外飞边12的根部又分别被真空吸头3的具有环形燕尾槽截面燕尾槽真空腔13的内吸口 11和外吸口 16压紧,形成第二道密封线,以增强密封的可靠性。这种结构相对增大了吸附面积,从而相对提高了吸取器的吸附力。真空吸头3上的抽气口沿真空吸头3的圆周等距设置,密封圈2的密封圈抽气口与真空吸头3上的抽气口对应匹配设置,既缩短了吸取器的吸附时间,又增加了其吸附力的均勻性。另外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绍梅李军格魏建民崔元萍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