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888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足底按摩轮,包括一个支轴(1)和分别固定设于支轴两端的两个滚轮(2),还包括一个呈弧形弯曲的弹性支撑装置(3),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底部连接支轴中心(4),顶部连接按摩轮(5)。所述按摩轮(5)的球心与支轴中心(4)的连线与支轴(1)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足底按摩轮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对足底进行按摩时,按摩轨迹是按照足全息学定位图进行设计的,对于治疗失眠、生殖腺、肠道、泌尿系统及肝胆系统的功能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身体用的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足底按摩轮
技术介绍
足底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但现在的各种足底按摩轮装置通常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那些电动足底按摩装置还需要消耗电能,造价较高,不适合个人居住较小的家庭放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足底的穴位和经络进行保健按摩,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治疗疾病的足底按摩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底按摩轮,包括一个支轴和分别固定设于支轴两端的两个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呈弧形弯曲的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支轴中心,顶部连接按摩轮。所述按摩轮的球心与支轴中心的连线与支轴的夹角为60°。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为一弹性轴,所述弹性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轴中心,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所述弹性支撑装置由连接在支轴中心的衔接片和连接在衔接片上的弹簧构成,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所述按摩轮与两个滚轮的球心分别位于以所述支轴中心为球心的同一圆上。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为一 Y形弹性轴,所述Y形弹性轴底端连接支轴中心,所述Y形弹性轴顶部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按摩轮,所述两个按摩轮的球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支轴。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为底部连接支轴中心的一个T形衔接片和分别连接在T形衔接片顶部左右两端的两个弹簧构成,所述两个弹簧另外两端连接两个按摩轮,所述两个按摩轮的球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支轴。所述两个按摩轮与两个滚轮的球心位于以所述支轴中心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所述按摩轮的直径为滚轮的直径的一半。本技术的足底按摩轮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对足底进行按摩时,按摩轨迹是按照足全息学定位图进行设计的,既符合西医足底主要血管和神经的走行方向, 又符合足全息定位图的生物学设计,对于治疗失眠、生殖腺、肠道、泌尿系统及肝胆系统的功能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足底按摩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足底按摩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足底按摩轮的弹性支撑装置和按摩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足底按摩轮的弹性支撑装置和按摩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足底按摩轮的按摩轮的运动轨迹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足底按摩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包括一个支轴1和分别固定设于支轴两端的两个滚轮2,为了支撑按摩轮5,还包括一个弹性支撑装置3,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为有弹性的,可控制按摩球5进行弧形移动,图5示出了按摩球5弧形移动的轨迹;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为弧形弯曲的,当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时,可以使按摩轮5对足底的反作用力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轴中心,顶部连接按摩轮。所述两个滚轮2的按摩轨迹为 由足跟趾短屈肌及足底方肌起点开始,向足趾方向沿足底内外侧动静脉及足底内外侧神经走行,止于足底动脉深弓的顶点。按摩轮的按摩轨迹为由足跟向足底动脉深弓顶点的往复轨迹。所述按摩轮5的球心与支轴中心4的连线与支轴1的夹角过大即接近直角,当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时,过大的夹角首先会使足底不易将弹性支撑装置3压弯,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其次当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进行滚动按摩时,按摩轮5对足底有一个较大的反作用力,人会感觉很不舒服;所述按摩轮5的球心与支轴中心4的连线与支轴1的夹角过小,则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进行滚动按摩时,按摩轮5对足底的反作用力不够,起不到按摩治疗作用,所以在此将按摩轮5的球心与支轴中心4的连线与支轴1的夹角优选设置为60°,在此角度下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进行滚动按摩时,按摩轮5可对足底进行有效的按摩,且在人体感觉舒适范围之内。所述按摩轮5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按摩轮5为一个时,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 可以为一弹性轴31,所述弹性轴31 —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轴中心4,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5 ;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也可以为连接在支轴中心的衔接片33和连接在衔接片上的弹簧32构成,弹簧32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5。当足底压在按摩轮5上,按摩轮5离支轴中心4太近或太远时,滚轮2和按摩轮5的相对位置就不能使其按摩轨迹符合人体全息学生物设计,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本技术优选为按摩轮5与两个滚轮2的球心分别位于以所述支轴中心4为球心的同一圆上。当按摩轮5为两个时,可有效提高按摩的效率和范围。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可以为一 Y形弹性轴34,所述Y形弹性轴34底端连接支轴中心4,所述Y形弹性轴34顶部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按摩轮5,所述两个按摩轮5的球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支轴1 ;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也可以为底部连接支轴中心的一个T形衔接片35和分别连接在T形衔接片35顶部左右两端的两个弹簧32构成,所述两个弹簧32另外两端连接两个按摩轮5,所述两个按摩轮5的球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支轴1。同样,当按摩轮5离支轴中心4太近或太远时,滚轮2和按摩轮5的相对位置就不能使其按摩轨迹符合人体全息学生物设计,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本技术优选为按摩轮5与两个滚轮2的球心位于以所述支轴中心4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所述按摩轮5的直径为滚轮2的直径的一半,这样较大的滚轮2设计可以很稳定的前后滚动,较小的按摩轮5设计可以更方便的从足跟向足趾运动,其大小高低与滚轮2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足底起到按摩作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若干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足底按摩轮,包括一个支轴(1)和分别固定设于支轴(1)两端的两个滚轮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呈弧形弯曲的弹性支撑装置(3),所述弹性支撑装置C3)底部连接支轴中心G)、顶部连接按摩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 的球心与支轴中心 (4)的连线与支轴(1)的夹角为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为一弹性轴 (31),所述弹性轴(31) —端连接在所述支轴中心G),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C3)由连接在支轴中心的衔接片(33)和连接在衔接片(33)上的弹簧(32)构成,所述弹簧(32)另一端连接一个按摩轮(5)。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 与两个滚轮 ⑵的球心分别位于以所述支轴中心⑷为球心的同一圆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C3)为一Y形弹性轴(34),所述Y形弹性轴(34)底端连接支轴中心G),所述Y形弹性轴(34)顶部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按摩轮(5),所述两个按摩轮(5)的球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支轴(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C3)为底部连接支轴中心(4)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占森徐文中吕海霞柳展梅张颖陈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