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劲刚专利>正文

火场除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1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该火场除烟器包括由壳体(1)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6),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3、4),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蜂鸣报警器(12),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多层网(3、4)。使用该火场除烟器能有效消除浓烟,使人们看清逃生方向,从而快速逃离火灾现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火灾现场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
技术介绍
纵观历来的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现象,大部分人不是直接被火烧死烧 伤的,而是因为火场大量的浓烟,使人看不清逃生的方向而不知所措,不是 被烟熏晕,就是被浓烟呛死。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减少火场的人身伤亡,消 除浓烟是关键。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在火场使用的有效的消除浓烟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 效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使用该火场除烟器能使人们看清逃生方向,从而 快速逃离火灾现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由壳体围成的除烟腔 室、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敏开关,所述 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所述 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所述电气 室内设有蓄电池组、直流电压表、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所述蓄电池组的 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正负极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高压电直 流包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高压电直流包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 多层网,所述直流电压表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串联于 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逆变器之间。所述多层网由耐高压的陶瓷板固定于用不锈钢制作的所述外壳内。所述逆变器、所述高压电直流包外部由石棉隔热板包裹。所述多层网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 所述逆变器两端还并联有蜂鸣报警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有除烟腔体、电气室和 光敏开关,腔体的前壁设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腔体内在所述进风口与 所述出风口之间相间隔设置两道多层网,电气室中设置有蓄电池组、直流电 压表、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当光敏开关感应到烟雾(尘)时,即接通电 源,蓄电池组中的直流电经逆变器后变为交流电,该交流电又经高压电直流 包转换为高压直流电,分别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的正负极相连接的两道多层 网即会分别带有高压的正电和负电,吸入风扇将烟雾(尘)从进风口吸入腔 体内,烟雾(尘)中的微粒子经第一道多层网时便会带有正(或负)电荷, 再经第二道多层网时,带正(或负)电荷的微粒子便会被吸附于带负(或正) 电的多层网上,从而使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没有烟雾(尘),从面达到消除浓 烟的目的,所以本技术能有效消除浓烟,使人们能看清逃生方向,从而 快速逃离火灾现场;由于本技术的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外部由石板隔 热板包裹,所以可防止电器元件过热而失效;由于本技术的多层网的各 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所以能尽可能多的吸附烟雾(尘)中的微粒子,使除 烟效果更好;由于本技术还设有蜂鸣报警器,所以能及时报警,能尽快 召来消防人员灭火救灾,以最大程度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由壳体l围成的除烟腔室、设 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在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 6,在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 多层网3、 4,不锈钢多层网3、 4由耐高压的陶瓷板固定于不锈钢制作的外 壳1内,所述多层网3、 4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 10、蜂鸣报警器12,所述蓄电池组5的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9的直流正负极 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9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 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的负极连接所述多层网3、正极连接所述多层网4, 所述直流电压表7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11串联于所 述蓄电池组5与所述逆变器9之间,蜂鸣报警器12并联于所述逆变器9两端。 所述逆变器9、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外部由石棉隔热板包裹。所述蓄电池组 5带有充电器8,充电器8上设有充电开关13。所述直流电压表7设置于电 气室的面板上的显见位置,以便观察蓄电池组5的电压状况以便及时充满电, 使蓄电池组5随时保持可使用状态。工作原理光敏开关自备电源,当光敏开关ll感应到烟雾(尘)时,由 于光通量的变换而使电路导能,12V的蓄电池组5中的直流电经逆变器9后 变为12V 220V的交流电,该交流电又经高压电直流包10转换为6万V 10 万V高压直流电,多层网3即会带有高压负电,多层网即会带有高压正电, 吸入风扇2将烟雾(尘)从进风口吸入腔体内,烟雾(尘)经第一道多层网 3时便会带有负电荷,再经第二道多层网4时,带负电荷的烟雾(尘)中的 微粒子便会被吸附于带正电的多层网4上,从而使从出风口 6排出的空气没 有烟雾(尘),从面达到消除浓烟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其蓄电池组5、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等 元件市面上均有出售,所以实现起来也很容易,经本申请人多次实验,其除 烟效果相当好。权利要求1、一种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壳体(1)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6),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3、4),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所述蓄电池组(5)的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9)的直流正负极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9)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多层网(3、4),所述直流电压表(7)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11)串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与所述逆变器(9)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网(3、 4) 由耐高压的陶瓷板固定于用不锈钢制作的所述外壳(1)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9)、所 述高压电直流包(10)外部由石棉隔热板包裹。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网(3、 4)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9)两 端还并联有蜂鸣报警器(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该火场除烟器包括由壳体(1)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6),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3、4),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蜂鸣报警器(12),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多层网(3、4)。使用该火场除烟器能有效消除浓烟,使人们看清逃生方向,从而快速逃离火灾现场。文档编号B03C3/04GK201067707SQ20072005440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场除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壳体(1)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6),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3、4),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所述蓄电池组(5)的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9)的直流正负极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9)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多层网(3、4),所述直流电压表(7)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11)串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与所述逆变器(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劲刚黄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伍劲刚黄艳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