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784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它属于医疗器械耗材。该引流器结构合理,体积小、不对创部施以正压、可连续进行吸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有板型钳、负压球、排液瓶、吸引瓶、膨胀球、排液管、穿刺针、连接管,所述排液瓶与吸引瓶,通过连接管相通,在吸引瓶中设置有膨胀球,在吸引瓶上端设置有负压球,在负压球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引瓶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盖,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管,在排液管上设置有板型钳,所述排液管终端设置有穿刺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使用引流器都比较复杂,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以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良好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包括板型钳、负压球、排液瓶、吸引瓶、膨胀球、排液管、穿刺针、连接管,所述排液瓶与吸引瓶,通过连接管相通,在吸引瓶中设置有膨胀球,在吸引瓶上端设置有负压球,在负压球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引瓶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盖,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管,在排液管上设置有板型钳,所述排液管终端设置有穿刺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合理,体积小;2.不对创部施以正压;3.可连续进行吸引;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在图中,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主要由板型钳1,排液盖2,负压球3,排液瓶4,吸引瓶5,膨胀球6,进气口 7,排液管8,穿刺针9,单向阀10,连接管11等构成。所述排液瓶4与吸引瓶5,通过连接管11相通,在吸引瓶5中设置有膨胀球6,在吸引瓶5上端设置有负压球3,在负压球3中设置有单向阀10,所述吸引瓶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 7,所述排液瓶4上端设置有排液盖2,所述排液瓶4上端设置有排液管8,在排液管 8上设置有板型钳1,所述排液管8终端设置有穿刺针9。所述连接管11可由软塑料管制成。所述穿刺针9可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排液瓶4和吸引瓶5可由无毒塑料吹塑制成。权利要求1. 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包括板型钳(1)、负压球(3)、排液瓶、吸引瓶(5)、膨胀球(6)、排液管(8)、穿刺针(9)、连接管(11),其特征在于排液瓶(4)与吸引瓶 (5),通过连接管(11)相通,在吸引瓶( 中设置有膨胀球(6),在吸引瓶( 上端设置有负压球(3),在负压球(3)中设置有单向阀(10),吸引瓶(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7),排液瓶(4)上端设置有排液盖0),排液瓶(4)上端设置有排液管(8),在排液管(8)上设置有板型钳(1),排液管(8)终端设置有穿刺针(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负压穿刺引流器,它属于医疗器械耗材。该引流器结构合理,体积小、不对创部施以正压、可连续进行吸引。本技术含有板型钳、负压球、排液瓶、吸引瓶、膨胀球、排液管、穿刺针、连接管,所述排液瓶与吸引瓶,通过连接管相通,在吸引瓶中设置有膨胀球,在吸引瓶上端设置有负压球,在负压球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引瓶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盖,所述排液瓶上端设置有排液管,在排液管上设置有板型钳,所述排液管终端设置有穿刺针。文档编号A61M1/00GK202314559SQ20112043179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姜格宁, 孙连成, 洪基奉, 穆培永, 郭媛 申请人:威海众和康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格宁洪基奉郭媛孙连成穆培永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众和康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