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及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205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毛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及制造工艺。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包括超细纤维连接纱,上层面纱和下层底纱,具有双层结构,由超细纤维连接纱与上层面纱和下层底纱交织成若干个组织结构单元,所述的上层面纱由内丝和外丝纬编而成,所述的下层底纱为Coolmax纤维;其制造工艺是先采用纬编针织机有规律的将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和32S的棉纱编织成平纹结构的上层面纱,再将超细纤维连接纱与上层面纱和下层底纱交织成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最后采用剪毛刀将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两表面上的毛圈剪断并剪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下层底纱采用Coolmax纤维,远远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使面料具备了吸湿排汗功能,最后通过剪毛工艺,更加保证了面料的保暖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巾
,具体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及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做双面磨毛巾的这类面料大多采用复合布或者双层布,用复合布制成的双面磨毛巾虽质地柔软但保暖效果差,而且直接接触人皮肤有不适之感,使用时间越长感觉越明显,而且不透气、吸湿性差;用双层布制成的双面磨毛巾的正反面一样,立体感较强,但无法满足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即不柔软适合,而且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另外, 这两种布制成的双面磨毛巾的内外层伸缩率不同,结构不稳定,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了面料透气性, 在保暖的基础上,使面料具备了吸湿排汗功能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双面磨毛巾上述特性要求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的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包括超细纤维连接纱,上层面纱和下层底纱,具有双层结构,由超细纤维连接纱与上层面纱和下层底纱交织成若干个组织结构单元,所述的上层面纱由内丝和外丝纬编而成,所述的下层底纱为Coolmax纤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面纱为平纹结构。由于平纹组织的交织点很多,经纬线的抱和最为紧密,因此,上层面纱的质地最为坚牢、外观最为平挺。进一步地,所述的内丝为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外丝为32S的棉纱。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质地柔软,又因其绒更短,表面几乎看不出绒毛而皮肤却能感知,以至手感和外观更细腻而别致。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超细纤维连接纱包括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上层面纱包括第一上层面纱,第二上层面纱。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下层底纱包括第一下层底纱,第二下层底纱。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作上层面纱采用纬编针织机有规律的将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和 32S的棉纱编织成平纹结构的上层面纱。第二步、连接下层底纱采用双层结构编织工艺通过超细纤维连接纱将上层面纱与下层底纱交织成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交织后的毛巾织物的组织结构单元中的相互位置关系如下a、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依次与第一上层面纱、第一下层底纱、第二上层面纱和第二下层底纱交织后,其位置跨在第一上层面纱之上,落第一下层底纱之下,跨第二上层面纱之上,落第二下层底纱之下;b、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依次与第一上层面纱、第一下层底纱、第二上层面纱和第二下层底纱交织后,其位置落第一上层面纱之下,跨第一下层底纱之上,落第二上层面纱之上,跨第二下层底纱之上。第三步、剪毛采用剪毛刀将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两表面上的毛圈剪断并剪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四种纱线组成,采用双层结构编织工艺,减少了人工,相应的降低了能耗;本专利技术中下层底纱采用Coolmax纤维,远远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 使面料具备了吸湿排汗功能,最后通过剪毛工艺,更加保证了面料的保暖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上层面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超细纤维连接纱,2.上层面纱,3.下层底纱,21.内丝,22.外丝,1_1.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1-2.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2-1.第一上层面纱,2-2.第二上层面纱, 3-1.第一下层底纱,3-2.第二下层底纱。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 2所示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包括超细纤维连接纱1,上层面纱2和下层底纱3,具有双层结构,由超细纤维连接纱1与上层面纱2和下层底纱3交织成若干个组织结构单元,上层面纱2由内丝21和外丝22纬编而成,下层底纱3为Coolmax纤维。进一步地,上层面纱2为平纹结构。由于平纹组织的交织点很多,经纬线的抱和最为紧密,因此,上层面纱2的质地最为坚牢、外观最为平挺。进一步地,内丝21为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外丝22为32S的棉纱。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质地柔软,又因其绒更短,表面几乎看不出绒毛而皮肤却能感知,以至手感和外观更细腻而别致。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超细纤维连接纱1包括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1-1,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1-2。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上层面纱2包括第一上层面纱2-1,第二上层面纱2-2。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下层底纱3包括第一下层底纱3-1,第二下层底纱3-2。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的制造工艺,先采用纬编针织机有规律的将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和32S的棉纱编织成平纹结构的上层面纱2 ;然后,采用双层结构编织工艺通过超细纤维连接纱1将上层面纱2与下层底纱3交织成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交织后的毛巾织物的组织结构单元中的相互位置关系如下a、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1-1依次与第一上层面纱2-1、第一下层底纱3-1、第二上层面纱2-2和第二下层底纱3-2交织后,其位置跨在第一上层面纱2-1之上,落第一下层底纱3-1之下,跨第二上层面纱2-2之上,落第二下层底纱3-2之下;b、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1-2依次与第一上层面纱2-1、第一下层底纱3-1、 第二上层面纱2-2和第二下层底纱3-2交织后,其位置落第一上层面纱2-1之下,跨第一下层底纱3-1之上,落第二上层面纱2-2之上,跨第二下层底纱3-2之上;最后,采用剪毛刀将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两表面上的毛圈剪断并剪齐。 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细纤维连接纱(1),上层面纱(2)和下层底纱(3),具有双层结构,由超细纤维连接纱(1)与上层面纱( 和下层底纱C3)交织而成若干个组织结构单元,所述的上层面纱O)由内丝和外丝02)纬编而成,所述的下层底纱(3)为Coolmax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面纱O)为平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丝为40D 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外丝(22)为32S的棉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超细纤维连接纱(1)包括第一超细纤维连接纱(1-1),第二超细纤维连接纱(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上层面纱( 包括第一上层面纱0-1),第二上层面纱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其特征在于每个组织结构单元中的下层底纱C3)包括第一下层底纱(3-1),第二下层底纱(3-2)。7.一种吸湿排汗双面磨毛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作上层面纱采用纬编针织机有规律的将40D的桃皮绒-超细纤维纱和32S 的棉纱编织成平纹结构的上层面纱0)。第二步、连接下层底纱采用双层结构编织工艺通过超细纤维连接纱(1)将上层面纱 (2)与下层底纱(3)交织成双层结构的毛巾织物,交织后的毛巾织物的组织结构单元相互位置关系如下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