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碟形弹簧机构在复合模具中应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2549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碟形弹簧机构在复合模中应用的方法。包含提供压料、校正和卸料几种功能。将弹簧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模具中。其中,上部的导向套筒由压板压住,下部的导向杆头部作为输出端与导向螺杆相连。导向螺杆与校正上模螺纹连接,并将校正上模悬挂于上模座上。初始状态,弹簧机构将校正上模弹出凹模之外。压力机滑块向下运动,校正上模与锻件接触,和切边冲头共同将锻件压紧。随着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校正上模往凹模内运动,压缩弹簧机构,校正上模与切边冲头抱住锻件完成切边、冲孔和校正工序。当滑块运动到下死点,工作行程结束,滑块上升,弹簧机构复位,将校正模弹出,实现卸料功能。其中,整个工作过程中,锻件均被校正上模和切边冲头抱紧,保证了锻件不会错移,提高零件精度。直至校正上模与锻件脱离,锻件平稳地留于下模的切边冲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碟形弹簧机构的应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在复合模中,通过复合碟形弹簧机构提供压料、校正力并实现卸料功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模具主要依靠螺旋弹簧进行复位和卸料。螺旋弹簧结构简单,可用行程大,但是许用载荷小,导向性差,不能提供校正力,主要用于普通的复位和卸料功能。近年来,随着生产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高端模具,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的模具,越来越多的使用氮气弹簧。氮气弹簧本质上是一种阻尼氮气缸,其能承受的载荷大,行程长,导向稳定, 但是结构复杂,价格较高,耐高温能力差。对于手动生产的简单冲模,聚氨酯的使用也较多, 其结构简单,但是行程不可调整,且不耐高温,只能用于冷作模具。碟形弹簧稳定性好,载荷大,但是行程较小,需要增加导向装置,提高了结构复杂程度,一般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螺旋弹簧负载小,导向性差;氮气弹簧结构复杂,价格高,且不耐高温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在切边、冲孔和校正工序复合模具中,尤其是高温下工作的模具中,实现压料、校正和卸料等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碟形弹簧机构在模具中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碟形弹簧机构包含压板,导向杆,碟形弹簧组和导向套筒四个部分。其特征在于碟形弹簧组套在导向杆上,导向杆末端与导向套筒内壁连接,导向套筒底部与导向杆头部共同压住碟簧组,而压板则将整个弹簧机构固定于所需模具上。根据所需载荷和行程所用碟形弹簧数目和组合方式可以调整。导向套筒最大外径和导向杆头部外径相等且等于45mm;导向套筒内径与导向杆间隙不小于0. 2mm。导向杆随着碟形弹簧的伸缩在导向套筒内滑动,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导向杆进入套筒深度为hr大于5mm。导向杆与导向螺杆相连;导向螺杆尾部带有螺纹且与校正上模连接,并将校正上模悬挂在上模座内。先将弹簧机构安装在上模座内,再将压板把导向套筒压紧,保证只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且压板低于模具表面高度hd=2mm ;导向套筒上表面与上模座表面高度差hg为1_2 mm。弹簧最大行程Sm=37. 5mm,其预压行程Sy>5mm。弹簧在预压状态最大伸长11^=124. 5mm, 此状态下锻件飞边E与凹模刃口 D距离^ 20mm。锻件切边完成后锻件进入凹模刃口内部的行程大于15mm。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复合模具中,实现压料、校正和卸料等功能。与其他弹簧结构相比,在保证所需行程的前提下,可提供较高的载荷,且结构简单,导向稳定,工作可靠,便于安装和使用。可广泛使用于复合模具,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的模具,不需在设备上增加顶出装置,即可实现自发的压料、校正和卸料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碟形弹簧的结构图; 图2是图1复合碟形弹簧的俯视图3是复合碟形弹簧在模具中的安装图4是图3局部放大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的载荷曲线图6所示为校正上模接触锻件吋,各部件位置示意图7是开始切边时弹簧机构位置图8是校正完成时弹簧机构位置图9是图8中II的局部放大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几个主要參数的函数关系;图11是卸料示意图12表示连续冲程内几个典型函数的关系。具体实施在图1中,(3)导向杆的末端B在(1)导向套筒的内壁C做上下滑动。(3)导向杆插入 (2)碟形弹簧的内孔中,(2)碟形弹簧上端由(1)导向套筒底面D压住,下端由(3)导向杆的头部E托住。(13)压板将(1)导向套筒压住。导向套筒最大外径和导向杆头部外径相等且等于45mm,以确保将整个弹簧机构作为整体安装使用。(11)锁块通过(12)螺钉与(3)弹簧机构的导向杆连接,以便将弹簧机构锁在一起,便于运输和存放。当弹簧机构装入模具之中后,(11)和(12)被拆除。工作过程中,(3)导向杆在(1)导向套筒内孔中滑动,保证两者间隙S 1,其值为0. 2mm-0. 5 mm。导向杆与碟形弹簧内径间隙δ 2为0. 4 -0. 8mm。图2为图1的俯视图。在图3中,该弹簧机构安装于切边冲孔校正的复合模具,提供压料、校正カ并兼有卸料功能。(13)压板通过(14)压板螺钉将(1)导向套筒压紧在(4)上模座内,弹簧机构(3) 导向杆的头部E与(5)导向螺杆连接;(6)校正上模在(5)导向螺杆的带动下,在(7)凹模中上下滑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导向准确,必须保证导向杆伸入导向套筒长度 hiv5mm0图4为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当(13)压板通过螺钉与(4)上模座固定后,对(1) 导向套筒起限位作用。当模具未安装于压カ机(10)滑块上吋,导向套筒上端面与上模座端面高度差hg为1-2 mm, (13)压板低于模具表面高度hd为2 mm。图5为ー种实施的特性曲线。该弹簧自由长度htQ' =127.5 mm,装入模具后初始长度htQ=124. 5 mm ;切边开始时长度Iit1=IlO mm ;校正时长度ht2=95 mm ;压并长度ht2' =90mm。可工作最大行程Sw= ht0 - ht2' =34. 5 mm,实际工作行程Sw' = ht0 _ht2 =29.5。可提供最大载荷为5240 N。图6所示为校正上模接触锻件时,各部件位置示意图。当模具安装于压力机(10) 滑块时,滑块将(1)导向套筒压入(4)上模座中,(1)导向套筒上端面与(4)上模座的端面相平齐。碟形弹簧力通过导向套筒作用在压力机滑块上,而不是作用于压板螺钉。(6)校正上模与(5)导向螺杆连接。导向螺杆轴肩靠在(5-A)台阶孔底面。此时,(2)碟形弹簧伸长,(3)导向杆在碟形弹簧作用下,向下贴紧(5)导向螺杆头部。(3)导向杆在(2)碟形弹簧的导向套筒内孔滑动。(9)切边冲头固定在下模座上,(7)切边凹模固定于(4)上模座上, 并随之运动。(10)压力机滑块携带上模向下运动,(6)校正上模与(8)锻件接触,并与(9) 切边冲头共同将锻件压住。此时弹簧长度Iit=Iitci ;校正上模与上模座距离H=Htl ;导向螺杆头部台阶与台阶孔距离H' =H0'。凹模刃口 7-A与锻件飞边8-A距离hs=hiv图7所示实施中,(10)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9)切边冲头推动(8)锻件和(6)校正上模向上运动,弹簧被压缩,锻件与(7-A)切边凹模刃口接触并开始切边。此时校正上模底面与上模座槽底的高度为H1,导向螺杆头部台阶与台阶孔距离H/,弹簧长度htlt)同时,(6)校正上模在碟形弹簧的弹性载荷作用下与(9)切边冲头组成一对校正模,将锻件压紧进行校正。图8所示实施为(10)压力机滑块运动到下死点、弹簧机构被压缩到最大位置的模具和弹簧机构示意图,此时,锻件切边已完成。(8-1)锻件进入凹模刃口内部的行程hs2> 15mm;确保(8-1)锻件与(8-2)飞边完全分离。(6)校正上模与(4)上模座槽底接触,完成校正。此时校正模底面(6-A)与上模座槽底的高度为H2, (5)导向螺杆头部的台阶与台阶孔距离H2',弹簧长度ht2。(3)导向杆伸入(1)导向套筒长度也最大。弹簧极限工作行程 Sw=ht2' -ht0, Sw > Ik2Mhs11,确保弹簧不失效。图9为图8中II的局部放大视图。即在校正完成时,弹簧被压缩到最大位置,导向杆伸入导向套筒长度最长,此时导向杆上端面与导向套筒上端面距离ha>lmm,以避免导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伟韡胡福荣杨勇曹飞余光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