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炳林专利>正文

循环洗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2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米清洗设备,其特征是本淘米器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家庭及单位食堂均可适应。(*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米清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循环洗米器。稻米是人们的主食,而稻米食用必须经过淘洗,这样,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食堂煮饭都存在洗米的问题,特别是单位食堂,洗米问题一直没有专门的设备,炊事人员是一般用网萝装米后用自来水冲,即费水、又洗不干净。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专门的洗米设备,该设备洗米即不费水,又能淘洗干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完美地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易行,洗米即不费水,又能淘洗干净。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参见附图,本技术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本实施例的循环桶(6)上部为一圆桶(5),圆桶(5)顶边有一出边(2),上部设有一溢水孔(14)。其下部为一锥桶(7),在其锥桶(7)锥顶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其下部设有一落砂管(12),落米管(11)、循环管(8)、进水管(10)、落砂管(12)用一四通连通。支架(9)为一三角架,三角架顶部有一平顶圆(4),循环桶(6)通过上部出边(2)搁置于三角架上,平顶圈(4)设有一活节(3),活节(3)连接循环管(8)及出米管(1),出米管(1)可以自由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淘米器,其特征是淘米器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淘米器,其特征是循环桶(6)上部为一圆桶(5),圆桶(5)顶边有一出边(2),上部设有一溢水孔(14)。其下部为锥桶(7),在其锥桶(7)锥顶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其下部设有一落砂管(12),落米管(11),循环管(8),进水管(10)、落砂管(12)用一四通连通,支架(9)为一三角架,三角架顶部有一平顶圈(4),循环桶(6)通过上部出边(2)搁置于三角架上,平顶圈(4)设有一活节(3),活节(3)连接循环管(8)及出米管(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米清洗设备,其特征是本淘米器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家庭及单位食堂均可适应。文档编号B03B5/00GK2159255SQ9323383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炳林 申请人:张炳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淘米器,其特征是淘米器由出米弯头(1)、循环桶(6)、落米管(11)、进水管(10)及循环管(8),支架(9)组成,循环桶(6)下部接一落米管(11)、落米管(11)与循环管(8)、进水管(10)接通,循环管(8)上部接一出米弯头(1),循环桶(6)置于支架(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炳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