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2083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现场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的视频摄像仪;用于采集身份证信息的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输入学生学号的学号输入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接送人员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识别工作的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用于保存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在处理后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有若干个存储子单元,一个储存单元预存一个学生的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用于负责各种对外接口的处理的微处理单元;用于报警提示的报警提示装置。该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能快速、准确、有效的识别接送人员的身份信息,在保证学生接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接送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目前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上学放学仍以学生家长接送为主,但随着学生家长工作日渐忙碌,以至于不少家长不能前往幼儿园或小学亲自接送自己的孩子而只好委托亲戚、保姆等人负责接送,幼儿园学生或小学生的接送环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且,接送信息无可靠的记录,当发生问题时,幼儿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责任难以界定,即使目前采用接送卡等现代高科技技术辨认接送人,但由于接送卡容易被盗取和仿制,认卡不认人,持卡就可以进入,漏洞很多,不法分子则可以冒领幼儿,进而绑架、勒索学生家长,同时,接送卡容易丢失、损坏,给家长造成重复投资,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采用人脸识别的接送管理装置的应用,但是在接送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学生比较多,数据处理量非常大,而人脸识别技术需要对照片内人脸各个参数进行对比处理,这样,处理起来非常的慢,在接送过程严重影响了接送的效率,从而造成放学时校园门口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该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能快速、准确、有效的识别接送人员的身份信息,在保证学生接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接送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现场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的视频摄像仪;用于采集身份证信息的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输入学生学号的学号输入单元;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所述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和视频摄像仪和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接送人员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识别工作;存储器,与所述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保存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在处理后的各种数据,所述存储器包括有若干个存储子单元,一个储存单元预存一个学生的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微处理单元,用于负责各种对外接口的处理,所述微处理单元和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连接、学号输入单元分别连接;报警提示装置,所述报警提示装置与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报警提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采用PCA计算识别。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报警提示装置为声光报警提示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还包括触摸显示屏。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该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采用视频摄像仪对现场接送人员进行人脸拍摄,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对其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 现场接送人员出示身份证或输入子女学号,微处理单元即可马上调出存储器中与该身份证或子女学号对应的存储子单元的照片数据,该存储子单元内预存有该学生的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这样,微处理单元即可快速比对,认证一致,即可通过,不一致,则报警提示装置提示报警,校园门卫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这样,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识别接送人员,识别准确度非常高,而且通过出示身份证或输入子女学号的方式将存储器中的对比数据范围缩小,从而达到了快速识别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框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家长接送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身份不明者接送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采集现场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的视频摄像仪,接送人员在视频摄像仪前停留一秒左右即可拍摄到该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拍摄信息真实准确;用于采集身份证信息的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输入学生学号的学号输入单元;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所述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和视频摄像仪和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接送人员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完成识别工作;该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是采用PCA计算识别,PCA中文含义是主成分分析, 它是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是一种基于全局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原理,它基于K-L分解,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首次将人脸看作一个整体,特征提取由手工定义到利用统计学自动获取简单的说,它的原理就是将一高维的向量通过一个特殊的特征向量矩阵,投影到一个低维的向量空间中,表示为一个低维向量,并不会损失任务信息即通过低维向量和特征向量矩阵,可以完全重构出所对应的原来高维向量.特征脸方法就是将包含人脸的图像区域看作是一种随机向量,因此,可以采用K-L变换获得其正交 K-L基底,对应其中较大特征值的基底具有与人脸相似的形状,因而又称为特征脸。利用这些基底的线性组合可以描述、表达和逼近人脸图像,从而可以进行人脸识别与合成。识别过程就是将人脸图像映射到有特征脸张成的子空间上,比较其与已知人脸在特征空间的位置,从而进行判别。存储器,与所述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保存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在处理后的各种数据,所述存储器包括有若干个存储子单元,一个储存单元预存一个学生的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每个学生的接送人员一般是学生的家庭内的主要亲戚,可能包括学生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等,这些人每人预先拍摄一组人脸信息和和扫描身份证信息作为原始对比数据,这些数据对应的存入存储器的相应存储单元,该储存单元与学生的学号进行对应,例如,A学生的学号是12345,那么与12345对应的存储器单元内则存有A学生的亲戚的人脸和身份证信息,那么当A学生亲戚中的一个来接送A 学生,该接送人员可以选择输入学生学号或者输入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并视频摄像仪拍摄该接送人员的现场照片,这样微处理可以有效寻址,找到A学生的存储单元内的有效身份信息,这样,该接送人员的现场照片就只需和A学生的存储单元内的预存照片比对,即可确认是A学生中那位亲戚,而无需与整个存储器所有其他学生亲戚的照片进行比对,节省了大量的比对时间,那么相应的,也就节省了接送人员在门口的识别等待时间,提高了接送效率,避免了学校出现接送拥堵的现象;微处理单元,用于负责各种对外接口的处理,所述微处理单元和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连接、学号输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可以是设置在学校传达室内的计算机;报警提示装置,所述报警提示装置与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报警提示,该报警提示装置优选为声光报警提示装置,声音模块是可编程的语音提示模块,非常的人性化,也比警鸣声要顺耳舒服。所述的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还包括触摸显示屏,该触摸显示屏可以用来显示接送管理装置反馈给接送人员的各种信息,方便直观,并且学号输入单元也可以设置在触摸显示屏内和触摸显示屏整合,操作更加方便。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接送学生时,家长有两种方式选择通过1.家长在视频摄像仪面前拍摄照片并出示身份证,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将拍摄的照片与其在存储器中与该身份证相应的存储单元内的预存人脸信息比对,认证一致即可通过。2.家长在视频摄像仪面前拍摄照片并输入子女学号,,人脸识别运算处理器将拍摄的照片与其在存储器中与该身份证相应的存储单元内的预存人脸信息比对,认证一致即可通过。在熟悉本接送系统使用流程后,有权限的家长可实现在1秒左右快速通过园区; 而无权进入者则被拒之门外,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元郭晓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世华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