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0090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染水域的生态修复工艺,该修复工艺使用阶梯浮床作为生态修复的工具,该阶梯浮床的种植植物由低到高呈现阶梯式分布,且植物间的间距比较大,阳光透过率高,净化水体效果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特别的方法调制粘土并成团,装入塑料篮子里,将沉水植物移植入篮子中,埋入浮床作用区的底泥中。沉水植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扎根,成功地在底泥中扩展,这种移植工艺在硬质岸坡、有潮汐的艰难条件成功地抵御了大潮汐的冲击。最后移出阶梯浮床低层漂浮植物区,使得沉水植物逐步向河道中心扩展,逐步铺满整个河道污染区,完成对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水渠或者支流河道污染水域的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如今,城市水渠或者支流河道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城区范围急剧扩充,但是排污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无法跟上扩充速度;小型运输船舶的污物、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沿岸居民、新进居民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等等,使得很多河道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河道的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能力差。今年来,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居住小区的建设中,人工湖泊、景观池塘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城市景观水体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 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加上居民生活和水系中鱼类的影响,极易造成水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有机物、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都增高。在温度较高时,富含N、P等营养元素的水体中还会滋长藻类,藻类的异常繁殖会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湖水呈现明显的绿色,水体色度较高,一般可达几十度甚至上百度,并伴有明显的鱼腥味,有时甚至造成水体发黑发臭。目前主要通过在水体内种植沉水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但是沉水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环境要求,尤其在硬质岸坡、有潮汐的条件下难以存活。所以我们研究其移植工艺。沉水植物对河道水质的要求很高,浮床遮挡阳光,阻碍沉水植物生存。在有潮汐的硬质岸坡污染河道中,沉水植物植入后,连同流沙般的淤泥一起被冲走,植物无法扎根于土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本专利技术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沉水植物在硬质岸坡、有潮汐的艰难条件下难以存活的问题,从而解决城市污水水域水质污染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污染河水经过阶梯浮床的生物防护膜过滤,通过生物防护膜截留掉水体中的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第二步,经过生物防护膜过滤后的水体进入到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通过阶梯浮床的生物净化作用使水质条件得以改善;第三步,选用侧面和底面都是网状的塑料篮子,调制粘土使之成团,接着将沉水植物种入上述团状粘土并移植到上述塑料篮子中,然后将种植沉水植物的篮子埋入浮床作用区的底泥中;第四步,经过一段时间,沉水植物在经过阶梯浮床处理后的净化水体中开始扎根,然后篮子中的沉水植物穿过塑料篮子的网状孔隙在底泥中扩散,并逐步铺满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第五步,移出阶梯浮床低层漂浮植物区,使得沉水植物逐步向河道中心扩展,逐步铺满整个河道污染区,完成对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其中,所述阶梯浮床包括圆弧形围框、两个由七个正六边形浮框组成的浮床托架和放置于正六边形浮框各个顶点上的浮盒,六个正六边形浮框均勻分布在一个正六边形浮框四周并分别与其一边固定连接而组成浮床托架;所述围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浮床托架相连接,所述两个浮床托架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所述两个浮床托架的外侧框边上各设有一个限位桩;在所述圆弧形围框内种植低层漂浮植物,在位于所述浮床托架中心处的正六边形浮框的顶点上的浮盒内种植浮盆高层植物,在所述浮床托架的其他外围顶点上的浮盒内种植浮盆中层植物。其中,所述低层漂浮植物为狐尾藻或香菇草;所述浮盆中层植物为菖蒲;所述浮盆高层植物为美人蕉或再力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以营造水生生物群落为主体,辅助以生态驳岸等技术的水质生态保护技术,以阶梯滤床系统及辅助水质生态修复处理技术的污水水体水质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持技术,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专利技术使用阶梯浮床作为生态修复的工具,该阶梯浮床的种植植物由低到高呈现阶梯式分布,且植物间的间距比较大,阳光透过率高,净化水体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用特别的方法调制粘土并成团,装入塑料篮子里,将沉水植物移植入篮子中,埋入浮床作用区的底泥中。沉水植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扎根,成功地在底泥中扩展,这种移植工艺在硬质岸坡、有潮汐的艰难条件成功地抵御了大潮汐的冲击。最后移出阶梯浮床低层漂浮植物区,使得沉水植物逐步向河道中心扩展,逐步铺满整个河道污染区,完成对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阶梯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围框,2.浮框,3.浮床托架,4.浮盒,5.连接架,6.固定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污染河水经过阶梯浮床的生物防护膜过滤,通过生物防护膜截留掉水体中的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第二步,经过生物防护膜过滤后的水体进入到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通过阶梯浮床的生物净化作用使水质条件得以改善;第三步,选用侧面和底面都是网状的塑料篮子,调制粘土使之成团,接着将沉水植物种入上述团状粘土并移植到上述塑料篮子中,然后将种植沉水植物的篮子埋入浮床作用区的底泥中;第四步,经过一段时间,沉水植物在经过阶梯浮床处理后的净化水体中开始扎根,然后篮子中的沉水植物穿过塑料篮子的网状孔隙在底泥中扩散,并逐步铺满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第五步,移出阶梯浮床低层漂浮植物区,使得沉水植物逐步向河道中心扩展,逐步铺满整个河道污染区,完成对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本专利技术以营造水生生物群落为主体,辅助以生态驳岸等技术的水质生态保护技术,以阶梯滤床系统及辅助水质生态修复处理技术的污水水体水质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持技术,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图2所示,所述阶梯浮床包括圆弧形围框1、两个由七个正六边形浮框2组成的浮床托架3和放置于正六边形浮框2各个顶点上的浮盒4,六个正六边形浮框2均勻分布在一个正六边形浮框2四周并分别与其一边固定连接而组成浮床托架3 ;所述围框1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浮床托架3相连接,所述两个浮床托架3之间通过连接架5固定;在所述两个浮床托架3的外侧框边上各设有一个限位桩6 ;在所述圆弧形围框1内种植低层漂浮植物,在位于所述浮床托架3中心处的正六边形浮框2的顶点上的浮盒4内种植浮盆高层植物,在所述浮床托架3的其他外围顶点上的浮盒4内种植浮盆中层植物。其中,所述低层漂浮植物为狐尾藻或香菇草;所述浮盆中层植物为菖蒲;所述浮盆高层植物为美人蕉或再力花。本阶梯浮床在最外层圆弧形围框1内可以种植狐尾藻、香菇草等低矮的植物;在浮床托架3的外层浮盒4中可以种植菖蒲等植物,使其1-2尺长的根部形成生物膜;浮床托架3的内层浮盒4中可以种植美人蕉、再力花等植物,能大量增加生物膜的数量,淹没在水中的生态浮床植物根系提供了一个巨大面积的生物膜形成环境。种植植物由低到高呈现阶梯式分布,且植物间的间距比较大,阳光透过率高,净化水体效果明显。在生态修复中,使用浮床是生态修复工程的前半个阶段的工艺。沉水植物的存在, 使其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在逐步发展其数量以及种类,由此逐渐构成水下森林,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至此,沉水植物已可以替代浮床,甚至比浮床发挥更大的净化水质作用, 将浮床工艺由不可持续的临时解决方案变为可持续的发展的生态修复工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生态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污染河水经过阶梯浮床的生物防护膜过滤,通过生物防护膜截留掉水体中的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第二步,经过生物防护膜过滤后的水体进入到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通过阶梯浮床的生物净化作用使水质条件得以改善;第三步,选用侧面和底面都是网状的塑料篮子,调制粘土使之成团,接着将沉水植物种入上述团状粘土并移植到上述塑料篮子中,然后将种植沉水植物的篮子埋入浮床作用区的底泥中;第四步,经过一段时间,沉水植物在经过阶梯浮床处理后的净化水体中开始扎根,然后篮子中的沉水植物穿过塑料篮子的网状孔隙在底泥中扩散,并逐步铺满阶梯浮床的浮床作用区;第五步,移出阶梯浮床低层漂浮植物区,使得沉水植物逐步向河道中心扩展,逐步铺满整个河道污染区,完成对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烨吴国华季正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