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1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试管架,包括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其特征是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一组试管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每个试管定位孔(1)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试管导向孔(5),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小巧,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试管架随意倒置或侧放,可以使试管在外力作用下,在试管架内进行快速偏心式混匀旋转,甚至激烈翻转、摇晃,试管以及试管内的血样标本均能平稳的放置于试管架内,其特殊的功能以及小巧的结构将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产生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管架,尤其涉及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试管架。
技术介绍
目前,血细胞分析仪自动送样时采用的试管架是市场上常用的一般试管架,放置在试管架的试管通常不能被夹紧,往往在自动送样过程中晃动,更不能翻转倒置,试管在试管架内难以完成混匀、穿刺的功能,而且其体积大,上述缺陷已经难以满足自动送样多样化设计要求。在现有的技术中,也有一些能防止翻转的新型试管架,例如公告号为CN2354657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齿滑动固定试管架,其虽然能让试管架翻转,但翻转时必须在手工协助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试管才不会掉落,而且其固定杆直接用力于试管,很容易造成试管损坏。公告号为CN2589067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一种多孔试管架,其结构能在不用手工协助操作的情况试管架翻转试管不会掉落,而且不易对试管造成损坏,但试管不能单独在试管架内快速偏心式混匀旋转,不能满足试管在不脱离试管架情况下完成混匀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的专用试管架,其体积小、可以随意翻转放置、在外力作用下试管在试管架内可以进行快速偏心式混匀旋转的专用试管架。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由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若干个用以定位试管的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设有对应于定位孔(1)的若干个用以放置试管的导向孔(5),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本专利技术的单个试管的支撑,由一组定位孔(1)、导向孔(5)、导向柱(6)、弹簧(7)构成,若干个试管,由对应数量的若干组定位沉孔、导向孔、导向柱、弹簧形成对每个试管的相对应的支撑。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试管框架(2)上部设有的定位孔(1)为沉孔结构,即为倒阶梯结构,该沉孔结构能有效的对试管进行定位并阻止试管向上运动突出试管框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的定位孔(1),也可以是倒角结构试管孔,其上部小、下部大的结构,也同样能有效的对试管进行定位并阻止试管向上运动突出试管框架。本专利技术所述试管支撑座(4)设有的若干个用以放置试管的导向孔(5)为沉孔结构,即为倒阶梯结构,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导向柱(6)在弹簧(7)的作用下可以在导向孔内上下运动,但受导向孔中沉孔限位不会弹出试管支撑座(4)。导向孔(5)也可以为倒角结构,即其上部小,下部大的倒角结构,也同样可以起限位作用,使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在导向孔内上下运动时不会弹出试管支撑座(4)。但是,最好还是设置为倒阶梯形的沉孔结构。本专利技术中试管(3)从试管架侧面放置在试管支撑座(4)上的导向孔(5)内,施以一定的外力使试管(3)的整体高度小于定位孔(1)的高度,将试管(3)的管口对准定位孔(1),当松手后,试管(3)在内置导向柱(6)、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压在试管框架上定位孔(1)内,使得试管(3)在试管架每个试管支撑位中牢靠放置。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导向孔内内置了导向柱(6)、弹簧(7),试管(3)可以在来自定位孔(1)方向的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柱(6)方向上作小幅度的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试管架,特别适合于应用于血细胞分析仪中使用,也可以作为常规的试管架使用。本专利技术也可以设置多组试管架,将它们连在一起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小巧,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试管架随意倒置或侧放,可以使试管在外力作用下,在试管架内进行快速偏心式混匀旋转,甚至激烈翻转、摇晃,试管以及试管内的血样标本均能平稳的放置于试管架内,其特殊的功能以及小巧的结构将对新一代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起到推动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1为定位孔,2为试管框架,3为试管,4为试管支撑座,5为导向孔。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管结构剖视示意图。1为定位孔,2为试管框架,3为试管,4为试管支撑座,5为导向孔,6为导向柱,7为弹簧,8为试管框架底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附图1、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由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5个用以定位试管的沉孔结构的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也相应的设有5个沉孔结构的导向孔(5),每一个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试管(3)从试管架侧面放置在试管支撑座(4)上的导向孔(5)内,试管(3)在内置导向柱(6)、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压在试管框架上定位孔(1)内,使得试管(3)牢靠放置在试管架中。同时,试管(3)还可以在来自定位孔(1)方向的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柱(6)方向上作小幅度的上下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试管架,包括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其特征是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一组试管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每个试管定位孔(1)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试管导向孔(5),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管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孔(1)为沉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管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孔(1)为倒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试管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孔(5)为沉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试管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孔(5)为倒角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管架,其特征是将多组试管架连接在一起。全文摘要一种试管架,包括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其特征是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一组试管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每个试管定位孔(1)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试管导向孔(5),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小巧,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试管架随意倒置或侧放,可以使试管在外力作用下,在试管架内进行快速偏心式混匀旋转,甚至激烈翻转、摇晃,试管以及试管内的血样标本均能平稳的放置于试管架内,其特殊的功能以及小巧的结构将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产生推动作用。文档编号B01L9/06GK1923369SQ20061012444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戴洪, 卢伟江, 朱敏生, 程伟, 龙俞文 申请人: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管架,包括试管框架(2)、试管支撑座(4)、试管框架底板(8),试管支撑座(4)设在试管框架(2)的底部,与试管框架底板(8)相连接,试管框架(2)与试管框架底板(8)构成试管架的外框,其特征是试管框架(2)的上部设有一组试管定位孔(1),试管支撑座(4)上每个试管定位孔(1)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试管导向孔(5),导向孔内内置导向柱(6)、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洪卢伟江朱敏生程伟龙俞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