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荣贵专利>正文

水质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008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0:41
一种水质净化器,包含一外管、一中管、一内管、一水循环单元,及一导引单元。该外管界定出一下储液空间,及一相反于该下储液空间的上储液空间。该中管位于该外管内,并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导引空间的围绕壁,而该围绕壁具有一位于该外管的上储液空间的导流段,及一位于该外管的下储液空间的延伸段,该导流段具有数个间隔环设,且使该上储液空间与该导引空间相通并呈斜向的净水口。该中管呈斜向的净水口让上储液空间内的水液在流动时维持有良好旋转的势流,持续甩动水液内的沉淀物,因此能有较好的净水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器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水质净化器,包含一外管11、一中管12、一内管13,及一水循环单元14。该外管11界定出一上储液空间111,及一相反于该上储液空间111的下储液空间 112。该中管12位于该外管11内,并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导引空间122的围绕壁121,及数个使该上储液空间111与该导引空间122相通且呈水平的净水口 123。该内管13设于该中管12内,并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出水空间130的设置壁131, 而该设置壁131具有一穿设出该外管11的出水段132、一介于该外管11的上储液空间111 的连接段133,及一介于该外管11的下储液空间112且长度不超出中管12的集液段134, 其中该集液段134具有数个间隔环设,且使该导引空间122与出水空间130相通且呈水平的引流口 135 (图中仅显示一个)。该水循环单元14包括一设于该外管11的环绕壁且与上储液空间111相通的入水管141、一设于该外管11且与上储液空间111相通的上排水管142,及一设于该外管11的环绕壁且与下储液空间112相通的下排水管143,其中以外管11径向的方向观看,该入水管 141与该中管12的投影未重迭。在使用上,通过该入水管141输送含有大量沉淀物、悬浮粒的水液进入外管11的上储液空间111,且由于该入水管141与该中管12的投影未重迭,因此水液会在上储液空间111形成旋转的势流,在旋转的势流中,大颗粒的沉淀物会被甩向外侧,并由该上排水管 142排出,而内侧的水液会由所述净水口 123进入该中管12,并流向下储液空间112,并再次由该下排水管143的排出沉淀物,当该下储液空间112累积水液后,而较为干净的水液会因水压的关系由该内管13的出水空间130被推挤向上,最后通过该出水段132被收集。但由于该中管12的净水口 123是呈水平态样,当水液在上储液空间111旋绕时, 流入净水口 123的水液易造成剩余水液的流动不连续形成断层,因此在甩动沉淀物的效果上大打折扣,净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净水效果的水质净化器。本技术的水质净化器,包含一个外管、一个中管、一个内管、一个水循环单元, 及一个导引单元,该外管包括一个底壁、一个由底壁向上延伸的环绕壁、一个盖设该环绕壁的顶壁,及一个与环绕间连接并介于该底壁、该顶壁之间的阻隔壁,该底壁、环绕壁、阻隔壁界定出一个下储液空间,而该顶壁、环绕壁、阻隔壁界定出一个上储液空间,该中管位于该外管内,并包括一个由该外管的顶壁向下延伸的围绕壁,该围绕壁围绕界定出一个导引空间,而该围绕壁具有一个位于该外管的上储液空间的导流段,及一个位于该外管的下储液空间的延伸段,该导流段具有数个间隔环设,且使该上储液空间与该导引空间的净水口,该内管设于该中管内,并包括一个围绕界定出一个出水空间的设置壁,而该设置壁具有一个穿设出该外管的顶壁的出水段、一个与该出水段连接且介于该外管的顶壁及阻隔壁之间的连接段,及一个与该连接段连接且介于该外管的底壁及阻隔壁间并不超出中管的集液段, 其中该集液段具有数个间隔环设,且使该导引空间与出水空间相通的引流口,该水循环单元包括一个设于该外管的环绕壁且与上储液空间相通的入水管、至少一个设于该外管的环绕壁且与上储液空间相通的上排水管,及至少一个设于该外管的环绕壁且与下储液空间相通的下排水管,其中以外管径向的方向观看,该入水管与该中管的投影未重迭,其中该导引单元包括数个分别设于该中管的净水口外侧的导流板,该中管的净水口与该内管的净水口是呈斜向设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于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导引单元的导流板的高度是由向远离该水循环单元的入水管且环绕该中管的方向逐渐增加。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中管的净水口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35 80度。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内管的引流口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35 80度。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中管的净水口的截面积总和是小于该水循环单元的入水管的截面积。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内管的引流口的截面积总和小于中管的截面积。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水循环单元的该入水管的入水方向与所述上排水管的出水方向大致呈90度相交。较佳地,前述的水质净化器,其中该水循环单元是包括两个上排水管,并还包括一个设于外管的底壁且与下储液空间相通的排污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中管呈斜向的净水口让上储液空间内的水液在流动时维持有良好旋转的势流,持续甩动水液内的沉淀物,同时另一方面,该导引单元的导流板将相邻该中管较干净的水液导入该净水口,因此能有较好的净水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说明现有的一种水质净化器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质净化器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导引单元的三个导引板高度逐渐变高的示意图;及图4是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水液循环的路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质净化器,包含一外管3、一中管4、一内管5、一水循环单元6,及一导引单元7。该外管3包括一底壁31、一由底壁31向上延伸的环绕壁33、一盖设该环绕壁33 的顶壁34,及一与环绕壁33连接并介于该底壁31、该顶壁34间的阻隔壁32,该底壁31、环绕壁33、阻隔壁32界定出一下储液空间310,而该顶壁34、环绕壁33、阻隔壁32界定出一上储液空间340,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壁31是呈弧型向上弯曲。该中管4位于该外管3内,并包括一由该外管3的顶壁34向下延伸的围绕壁41, 该围绕壁41围绕界定出一导引空间410,而该围绕壁41具有一位于该外管3的上储液空间 340的导流段411,及一位于该外管3的下储液空间310的延伸段412,该导流段411具有三个间隔环设,且使该上储液空间340与该导引空间410相通并呈斜向的净水口 413。其中, 该中管4的斜向净水口 413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35 80度,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口 413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45度。该内管5设于该中管4内,并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出水空间510的设置壁51,而该设置壁51具有一穿设出该外管3的顶壁34的出水段511、一与该出水段511连接且介于该外管3的顶壁34及阻隔壁32间的连接段512,及一与该连接段512连接且介于该外管3 的底壁31及阻隔壁32间并不超出中管4的集液段513,其中该集液段513具有三个间隔环设,且使该导引空间410与出水空间510相通并呈斜向的引流口 514(图中仅显示一个),该内管5的斜向引流口 514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35 80度,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口 514与水平面夹设的角度是45度。该水循环单元6包括一设于该外管3的环绕壁33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吴荣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