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752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下模,上、下模分别设置有用于压紧材料的脱料板和浮料块,浮料块下端设置有使其运动的浮料顶杆,所述浮料顶杆的下方连接有弹簧,上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外围设有复位零件,复位零件上方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杆弹簧;下模设置有材料冲头内腔形成的产品凹模,材料冲头的内腔还设置有产品复位零件,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出产品的复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解决了平面度要求高的薄料和多层材料冲压不稳定性的问题。模具维修的次数显著减少,生产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正常的冲压时,产品合格率近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材料或平面度要求较高的薄料冲压机构,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在制造行业中,冲切机往往成为必不可少的装置。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冲切机。冲切的时候,由一端连接有弹簧22的顶杆13将浮料块10向上运动,脱料板11和浮料块10将材料3压紧,材料3接触到冲头12,冲头12将材料3冲切入凹模20,产品复位杆 23始终压紧产品4,模具到下死点时,冲头不冲穿材料,当脱料板11和浮料块10分开时,产品复位杆23将产品顶出凹模20。顶出产品后,产品6随材料3到下一工站进行落料。但当遇到比较薄的材料,还用这种方式进行冲切,产品6就会卡在凹模20里面导致其产生无法复位的情况。同时,用这种冲切机冲双层材料的时候,发现原来粘在一起的产品,在冲切后,因为产品6的冲切断面在被产品复位杆7顶出时受到了凹模20内壁的摩擦力的影响,双层料之间会有细小的缝隙。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对于薄料,多层材料并不适合。不仅冲压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且模具维修的频率高,产品合格率低,需要全部检测,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保持薄料和多层材料的高平面度冲压的的冲压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下模,所述上、下模分别设置有用于压紧材料的脱料板和浮料块,所述浮料块下端设置有使其运动的浮料顶杆,所述浮料顶杆的下方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外围设有复位零件,复位零件上方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杆弹簧;所述下模设置有产品凹模,所述产品凹模由材料冲头内腔形成,所述材料冲头的内腔还设置有产品复位零件,所述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出产品的复位组件。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一产品复位杆,所述产品复位杆通过底端连接有弹簧的复位顶杆连接。优选地,所述顶杆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顶杆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采用此结构进行冲压,产品和产品周围的材料始终都有一个相对的力牵引,解决了平面度要求高的薄料和多层材料冲压不稳定性的问题。 采用这种机构实际生产时,双层材料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情况,也不因为产品薄而出现产品卡凹模弹不出来的现象,在产品顶出凹模时,不会变形。模具维修的次数显著减少,生产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正常的冲压时,产品合格率近100%。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下模, 所述上、下模分别设置有用于压紧材料的脱料板31和浮料板30。所述浮料板30下端对称设置有两根使其运动的浮料顶杆41,所述浮料顶杆41的下方均连接有弹簧。所述上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外围是复位零件,所述复位零件在冲压的时候压紧材料,在冲切完毕后有脱料的作用。复位零件上方连接有两根顶杆42,所述顶杆4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顶杆弹簧 43。所述下模设置有产品凹模,所述凹模由材料冲头22形成,具体的,所述材料冲头 22的内腔就是冲切产品的凹模,所述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出产品的复位组件。具体的,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一产品复位杆23,所述产品复位杆23通过底端连接有弹簧的复位顶杆 40连接。下面简述下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将待冲切的材料10放置好后,脱料板31和浮料板30压紧材料10,使材料10接触到材料冲头22。凸模继续向下运动,当产品冲头21接触到材料10时开始冲切,产品冲头21 将材料10冲切进凹模22内形成产品20。与此同时,材料冲头22冲切产品周围的材料,此时,产品20与其周围的材料10均受到各自上、下模的顶杆尾端的弹簧力的作用,上、下模中弹簧相反的力使得产品20和周围材料结合的很好。当脱料板31和浮料板30分开后,产品复位杆23将产品20顶出,复位杆11将废料顶出。完成整个的冲切过程。由于产品复位杆 23的顶杆上设置有弹簧,在顶出产品时有缓冲作用,对于薄的产品也不会出现产品卡凹模弹不出来的现象,在产品顶出凹模时,不会变形。采用此结构进行冲压,产品和产品周围的材料始终都有一个相对的力牵引,解决了平面度要求高的薄料和多层材料冲压不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下模,所述上、下模分别设置有用于压紧材料的脱料板(31)和浮料块(30),所述浮料块(30)下端设置有使其运动的浮料顶杆 (41),所述浮料顶杆(41)的下方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外围设有复位零件,复位零件上方连接有顶杆(42),所述顶杆0 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杆弹簧(43);所述下模设置有产品凹模,所述产品凹模由材料冲头0 内腔形成,所述材料冲头 (22)的内腔还设置有产品复位零件(21),所述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出产品的复位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一产品复位杆(23),所述产品复位杆通过底端连接有弹簧的复位顶杆GO)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02)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顶杆0 的另一端均连接有顶杆弹簧G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平面度的冲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下模,上、下模分别设置有用于压紧材料的脱料板和浮料块,浮料块下端设置有使其运动的浮料顶杆,所述浮料顶杆的下方连接有弹簧,上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外围设有复位零件,复位零件上方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杆弹簧;下模设置有材料冲头内腔形成的产品凹模,材料冲头的内腔还设置有产品复位零件,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出产品的复位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解决了平面度要求高的薄料和多层材料冲压不稳定性的问题。模具维修的次数显著减少,生产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正常的冲压时,产品合格率近100%。文档编号B21D28/14GK102527816SQ20111042036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钱晓晨, 骆兴顺 申请人: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晨骆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