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70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液管,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的移液管本体,在移液管本体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或在移液管本体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管体。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移液管本体上部的侧壁上开一个通孔或在现有的移液管上端套一段带有通孔的管体,使移液管进气均匀,使用时当液面快接近刻度线时,可用食指盖住管移管液的端口,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放在通孔附近,但不盖住小孔,让液面缓缓下降,待液面下降至刻度线时,用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迅速盖住通孔,从而实现移液及加液的精确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方便控制放液的 移液管
技术介绍
移液管是一种很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在学校,工厂,研究所的实验 室里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移液管是通过调节手指和移液管之间的缝隙的 大小来控制空气进入移液管的量,从而达到控制管内液面高低的目的。因 为手指和移液管之间的缝隙一般为月牙状,所以进气量较难控制,液面下 降的速度也不容易保持匀速(过快或过慢),很难使液面准确地停在刻度 线处,放出的液体非多即少,让操作者很难掌握,即使是熟练的人也很难 保证一次成功。这样不但会浪费操作者大量的时间、药品,也给实验的精 确性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 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进气均匀的移液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端开设有端 口的移液管本体,在移液管本体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或在移液管 本体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管体。本实新型的通孔开孔在距离移液管本体2最上端0. lcm-10cm处,通 孔的直径为0. 001nim-5mm。由于本技术在现有的移液管本体上部的侧壁上开一个通孔或在 现有的移液管上端套一段带有通孔的管体,使移液管进气均匀,使用时当 液面快接近刻度线时,可用食指盖住管移管液的端口,无名指或食指或中 指放在通孔附近,但不盖住小孔,让液面缓缓下降,待液面下降至刻度线 时,用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迅速盖住通孔,从而实现移液及加液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 1的移液管本 体2,在移液管本体2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3,该通孔3开孔在 距离移液管本体2最上端0.1 cm-10 cm处,通孔的直径为0. 001咖-5 mm。实施例2,参见图2,本技术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 1的移液管本 体2,在移液管本体2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3管体4,该通孔3开孔在距 离移液管本体2最上端0.1 cm-10 cm处,通孔的直径为0. 001咖-5咖。本技术吸液操作和现在的移液管操作相同,吸液时可盖住通孔3, 也可不盖,因为通孔的进气量很小,不会影响吸液,初期放液和现在操作 也一样,当液面快接近刻度线时,可用左手食指盖住管口,无名指或食指 或中指放在通孔3附近,但不盖住通孔3,让液面缓缓下降,由于通孔3 很小,进气量也很小,所以液面下降比较缓慢,待液面下降至刻度线时, 用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迅速盖住通孔3,从而实现移液及加液的精确度。 其余操作均和现在移液管操作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移液管,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1)的移液管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移液管本体(2)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3)或在移液管本体(2)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3)管体(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孔(3)开孔 在距离移液管本体(2)最上端0.1cm-10cm处,通孔的直径为 0. 001咖一5亂。专利摘要一种移液管,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的移液管本体,在移液管本体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或在移液管本体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管体。由于本技术在现有的移液管本体上部的侧壁上开一个通孔或在现有的移液管上端套一段带有通孔的管体,使移液管进气均匀,使用时当液面快接近刻度线时,可用食指盖住管移管液的端口,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放在通孔附近,但不盖住小孔,让液面缓缓下降,待液面下降至刻度线时,用无名指或食指或中指迅速盖住通孔,从而实现移液及加液的精确度。文档编号B01L3/02GK201105224SQ20072012613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海 仝, 杨长安, 殷立雄, 晖 陈, 文 马, 黄世平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液管,包括上端开设有端口(1)的移液管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移液管本体(2)的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3)或在移液管本体(2)上端套一开设有通孔(3)管体(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立雄杨长安马文仝海陈晖黄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