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晶专利>正文

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441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18:22
一款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主要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患者、重症监护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便于治疗、护理、易于穿脱,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人身权利,使患者就医方便及舒适。采用优质棉布整体、无接缝设计,身体两侧由前后襟的布带相连,在前襟腋下第一条布带内侧处左右平行各设一个与后襟连接的扣眼。领口宽松,在心电监护电极位置设有电极导联连接口,前襟下摆设有拉链,在病号服正面设有两个口袋,左低右高,左下口袋低于膀胱高度,放置尿袋或引流袋使用,右上口袋放手机等个人用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所属
本技术是一款应用于临床住院患者的病号服,尤其是对外科手术患者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起到保护隐私、便于治疗、护理及易于穿脱的目的。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为患者准备的病号服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上下分体式,四季服装无变化、 男女统一。对活动自如、生活自理的普通患者穿着尚可,但对于特殊的患者而言却存在穿脱衣服很不方便的问题。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如外科系统的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几乎均要去除身上的衣服。术后由手术室返回病房,由平车搬到病床的过程中,由于暂时无法穿上衣服导致身体大部会处于暴露状态;医生为患者换药、查体,护士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以及其他原因均存在患者暴露太多的问题;另外,麻醉术后、重症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均需长时间进行心电监护、血氧监测及血压监测、吸氧等,目前,给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连接时,需将电极片分散贴附于身体的相关部位后连接导联线,导致导线直接与身体长时间接触,造成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临床病号服无法符合外科和重症监护病人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款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该款病号服不仅解决了穿脱衣服不方便的问题,还达到了保护患者的隐私,为医护人员提供治疗方便,为患者提供就医舒适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现存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采用整体、无接缝设计,即选择优质纯棉布,由一整块长方形布料对折,在布料中间裁剪出领口,领口两边留出肩袖长度后,裁出病号服袖口即可。病号服由前襟的扣眼和后襟的布带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打开相应的部位进行治疗、处置。术后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可以从病号服两侧任意处拿出放置、固定。病号服前襟胸上部左右位置、心脏位置、胸下部左右位置预留出6cm 长横向开口,开口周边加衬布包口固定,以便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连接。病号服前襟两侧缝制一高一低两个口袋(右上口袋可放手机、手纸等,左下口袋可放置尿袋或引流袋),以便于患者下床活动。病号服前襟下摆正中装有一拉链,便于从下面打开进行治疗护理。本技术在为患者穿病号服时,只需先将其平铺于病床或手术室平车上,再协助患者平卧其上,将病号服前襟由头部向身体方向展开,使患者露出头部并盖住身体,视情况进行前后襟的连接即可。脱换时只需解开布带连接,掀起前襟从头部即可拿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穿脱极为方便;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就医舒适; 便于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患者卧位时由于布料宽松可有效遮盖身体,下床活动后调整固定位置可做睡袍继续穿着。本技术在为一款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设计为无袖长袍款式,其特征是采用整体、无接缝设计,身体两侧由前后襟的布带进行连接,领口宽松;心电监护电极位置设有电极导联连接口,在前襟下摆设有竖向拉链;在病号服正面设置两个口袋,左低右高,病号服左下口袋需低于膀胱水平高度,在前襟布带左右平行各设一个可与后襟连接的扣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的展开图。图2是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正视图。图中1.病号服领口,2.电极导联连接口,3.前襟的扣眼,4.前、后襟的布带,5.病号服口袋,6.拉链,7.病号服袖口具体实施方式1.本技术的最初设计理念是为手术患者术后由手术室返回病房及术后监护所设计,下面就其为例,做以进一步说明。将图2的后背部分平铺于手术室平车上,将病号服前襟向上掀起堆放在领口(1) 处,将术后患者平卧其上,头颈部置于病号服领口(1)位置。此时再将病号服前襟由患者头部向身体展开,使其露出头部并盖住身体,前后襟不需连接,返回病房移动患者时应连同病号服一并搬移至病床上。进行监护时,动脉血氧及血压监测仪与患者露在外面的上肢连接, 心电监护导联线则由电极导联连接口(2)处连接,导联线留于病号服之外。术后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可以从病号服两侧任意处拿出放置、固定。视情况连接病号服前襟和后襟的布带 G),可根据需要打开相应的部位进行治疗、处置活动。本技术在为患者穿病号服时,将图2的后背部分平铺于手术室平车上,将病号服前襟向上掀起堆放在领口(1)处,将术后患者平卧其上,头颈部置于病号服领口(1)位置。此时再将病号服前襟由患者头部向身体展开,使其露出头部并盖住身体,前后襟连接即可。脱换时只需解开布带连接,掀起前襟露出头部即可拿下。本技术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处置及生活护理时,可根据需要打开连接病号服前襟和后襟的布带(4)及病号服前襟拉链(6)处。本技术在患者可以离床活动时可将腋下第一条布带与前襟的扣眼(3)相连接作为睡袍使用,病号服前襟两侧缝制一高一低两个口袋( ,右上口袋可放手机、手纸等, 左下口袋可放置尿袋或弓I流袋。权利要求1.一款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设计为无袖长袍款式,其特征是采用整体、无接缝设计,身体两侧由前后襟的布带进行连接,领口宽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其特征是心电监护电极位置设有电极导联连接口,在前襟下摆设有竖向拉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其特征是在病号服正面设置两个口袋,左低右高,病号服左下口袋需低于膀胱水平高度,在前襟布带左右平行各设一个可与后襟连接的扣眼。专利摘要一款多功能睡袍式病号服。主要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患者、重症监护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便于治疗、护理、易于穿脱,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人身权利,使患者就医方便及舒适。采用优质棉布整体、无接缝设计,身体两侧由前后襟的布带相连,在前襟腋下第一条布带内侧处左右平行各设一个与后襟连接的扣眼。领口宽松,在心电监护电极位置设有电极导联连接口,前襟下摆设有拉链,在病号服正面设有两个口袋,左低右高,左下口袋低于膀胱高度,放置尿袋或引流袋使用,右上口袋放手机等个人用品。文档编号A41D13/12GK202286413SQ2011202319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白晶 申请人:白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晶
申请(专利权)人:白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