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870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0:08
一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其包括镜盒和焦点检测单元。镜盒还包括:第一开口,其位于摄像光学系统侧,已通过摄像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到第一开口;和底板,其被配置于镜和焦点检测单元之间,该底板包括以从第一开口开始接近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延伸的板状的前部。聚光透镜的一部分相对于如下直线位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侧,该直线是通过使第一开口的底板侧的端部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延长而得到的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平6-30837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两个遮光壁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这两个遮光壁与摄像镜头的预期成像面(imaging surface)和镜盒(mirror box)的底部之间的摄像面不平行,该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通过利用这些遮光壁防止杂散光(stray light)入射到焦点检测单元而提高焦点检测精度。镜盒的底部具有将焦点检测光束导入焦点检测单元的开口,并且根据日本特开平6-308375号公报的附图镜盒的底部具有平行于光轴的平面。根据日本特开平6-308375号公报,为了使照相机小型化而使焦点检测单元接近摄像镜头的光轴的尝试会导致镜盒的底部上移,并会导致在镜盒的底部反射的眩光 (flare)入射到摄像面,从而妨碍高品质摄像。另外,当镜盒的底部具有平行于光轴的平面时,镜盒的底部下方的焦点检测单元的周围的死区(dead space)变大,从而小型化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构造为提供高品质摄像的小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其包括镜盒,其被构造成容纳镜,该镜被构造成当该镜被插入到已通过摄像光学系统的光束的光路中时该镜使所述光束的一部分偏转; 和焦点检测单元,其包括聚光透镜,该聚光透镜被构造成使被所述镜偏转后的光束聚光,并且所述焦点检测单元利用被所述聚光透镜聚光的光和相位差方法来提供焦点检测。所述镜盒还包括第一开口,其被配置成允许已通过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所述光束入射到所述镜盒;和底板,其被配置于所述镜和所述焦点检测单元之间,所述底板包括前部,该前部随着所述前部延伸远离所述第一开口而朝向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倾斜。所述聚光透镜的一部分相对于如下直线位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侧,该直线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端平行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所述光轴延长,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下端是所述第一开口的最靠近所述底板的端部。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I中示出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镜盒的底部的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示意性截面图,其示出了在镜上升状态(mirror-up state)下图2中示出的照相机的有效光束与底板之间的关系。图5A和图5B是不出在具有底板的情况下眩光与摄像面之间的关系的不意性截面图。图6A和图6B是图2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7是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的底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还适用于基于胶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图I中,附图标记I表示照相机主体,附图标记2表示可拆装(可移除)地安装到照相机主体I的摄像镜头(摄像光学系统)(未示出)用的照相机支座。附图标记3表示具有两级开关的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能够发出自动曝光(“AE”)和自动调焦(“AF”) 的开始指令以及摄像指令。当轻按(半按)释放按钮3时,第一开关SWl打开以提供AE和 AF,当在该状态下完全按压释放按钮3时,第二开关SW2打开以提供摄像。图2是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下降状态(mirror down state)下镜盒100周边的截面图。镜盒100被配置于照相机支座2和摄像元件4之间,焦点检测单元105位于镜盒100的下方,取景器光学系统位于镜盒100的上方。摄像元件4为由摄像镜头所形成的光学像提供光电转换并产生图像数据。摄像元件4可以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X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摄像元件4 具有与摄像镜头的光轴50垂直的矩形的摄像面,并且摄像元件4具有在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长边。镜盒100容纳主镜101和副镜102,在通过将这些镜插入到已通过摄像镜头的光束的光路中而得到的镜下降状态下,这些镜使光束的一部分偏转。镜盒100具有前面开口、 即第一开口 108a,其位于摄像镜头侧(摄像光学系统侧),并且已通过摄像镜头的光束入射到该前面开口 108a;和快门开口 113 (如下文将描述的图5A和图5B所示),其位于与摄像镜头所在侧相反的摄像元件侧。上板106作为透明平板被设置在镜盒100的上部,棱镜盒109被固定在上板106 的上方并形成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由遮光材料制成的底板(底部单元)103设置于镜盒100的底部。底板103配置于副镜102和焦点检测单元105之间,该底板103限定镜盒100的内部空间,并且如下文所述的那样防止眩光入射到摄像元件4。图3是底板103的立体图。底板103的上表面是镜盒100的底面(内表面)。底板103包括前部103a、中央部103b和后部103c。前部103a、中央部103b和后部103c均具有平面形状或平板(flat plate)形状。 前部103a从中央部103b向下弯折(倾斜),后部103c从中央部103b向下弯折(倾斜)。 结果,底板103具有山形(heap)形状,并且以向上凸的状态(以使中央部隆起的方式)固定于镜盒100。前部103a和中央部103b由第一直线部110划分,中央部103b和后部103c由第二直线部111划分。第一直线部110和第二直线部111均具有预定的宽度,两者彼此平行并且均与摄像元件4的长边平行。在第一直线部110和第二直线部111处,底板103的倾斜角度是变化的。中央部103b被配置成使得其上表面能够大体平行于光轴50或大体平行于上板 106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不过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种配置。前部103a以该前部103a 随着位置远离第一直线部110而变得远离摄像镜头的光轴的方式倾斜,后部103c以该后部 103c随着位置远离第二直线部111而变得远离摄像镜头的光轴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部103a以该前部103a能够从前面开口 108a开始接近光轴50 的方式相对于光轴50倾斜延伸,并且与日本特开平6-308375号公报所不的底板不同,该前部103a不平行于光轴50。因此,底板103在前部103a处在副镜侧具有向上的山形形状或凸形状,该山形形状(斜坡)防止眩光到达摄像元件4,从而使得能够高品质摄像。另外, 底板103在前部103a处在焦点检测单元侧、即下侧具有凹部,该凹部能够容纳作为焦点检测单元的一部分的聚光透镜107a的一部分,从而使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小型化。特别地,底板103的前部103a从前面开口 108a的下端108b开始朝向光轴50向上倾斜,并且该倾斜防止眩光到达摄像元件4。更特别地,聚光透镜107a的作为焦点检测单元的一部分的部分能够被装配到由底板的向上突出部形成的凹部中,以减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尺寸。另外,后部103c以该后部103c随着位置远离中央部103b而变得远离光轴50的方式相对于光轴50倾斜,并且该后部103c的倾斜角度被设定成使得从后部103c反射的光不入射到摄像元件4。后部103c相对于光轴50的倾斜不是必要的,而是增强维持有效光束 L和防止眩光的效果,并且促进防止在转动的副镜102与后部103c之间的干涉。底板103还包括(第二)开口 104,开口 104是允许被副镜102反射并偏转的光束通过开口 104的穿孔或孔。开口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圭亮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