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晓燕专利>正文

简易连续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322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克服目前应急吸痰所存在的操作麻烦、影响抢救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连续吸痰器,包括一常规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内的活塞、拉杆及筒体前端的针头安装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在针头安装座管的一侧设有液体流出管,在针头安装座管及液体流出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阀向相反。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目前应急吸痰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连续吸痰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简易连续吸痰器。技术背景目前,医院大都配有自动吸痰机,但是在一些野外等急救场合自动吸痰机则往往无能为力,此时医护人员往往采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进行应急吸痰。但是采用该操作方式由于注射器拉杆行程限制,吸一次痰后需要将吸痰管由注射器上取下,将注射器药筒内的痰液推出,然后重新连接吸痰管进行下一次吸痰,如此产生操作麻烦、耽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简易连续吸痰器,以克服目前应急吸痰所存在的操作麻烦、影响抢救效果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简易连续吸痰器,包括一常规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内的活塞、拉杆及筒体前端的针头安装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前端、在针头安装座管的一侧设有液体流出管,在针头安装座管及液体流出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阀向相反。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将吸痰管连接到针头安装座管上,拉动拉杆,此时针头安装座管内的单向阀打开,液体流出管内的单向阀封闭,痰液进入到注射器的筒体内;当拉杆拉至最大行程时,向筒体内推动拉杆,此时针头安装座管内的单向阀封闭,液体流出管内的单向阀打开,痰液便由液体流出管排出。如此循环不断推拉拉杆即可将痰液由病人喉部吸出并排出。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目前应急吸痰时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活塞,3、拉杆,4、针头安装座管,5、液体流出管,6-1、第一单向阀, 6-2、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简易连续吸痰器,包括一常规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1、筒体内的活塞2、拉杆3及筒体前端的针头安装座管4,在筒体的前端、在针头安装座管4的一侧设有液体流出管5,在针头安装座管及液体流出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6-1与第二单向阀6-2。第一单向阀6-1的设置为,当筒体1内的压力小于筒体外的压力,则单向阀打开,反之关闭。 第二单向阀6-2的设置为,当筒体1内的压力小于筒体外的压力,则单向阀关闭, 反之打开。权利要求1.简易连续吸痰器,包括一常规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内的活塞、拉杆及筒体前端的针头安装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在针头安装座管的一侧设有液体流出管,在针头安装座管及液体流出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阀向相反。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为克服目前应急吸痰所存在的操作麻烦、影响抢救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连续吸痰器,包括一常规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内的活塞、拉杆及筒体前端的针头安装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在针头安装座管的一侧设有液体流出管,在针头安装座管及液体流出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阀向相反。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目前应急吸痰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A61M1/00GK202283368SQ201120358659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晓艳, 张珊珊, 滕彩霞, 邢晓燕 申请人:邢晓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燕张珊珊滕彩霞张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邢晓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