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摄影像控点布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81411 阅读:19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勘测技术领域,属于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空摄影像控点布设方法,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航摄区域网内制定布标模型并布设控制标志点,平面控制点布设在航摄区域的四周,摄影基线长度为b,高精度加密点位时航向间距跨度为6~8b,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高程控制点布设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4b,沿航向间距跨度为6~8b,在高精度加密平面点位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航测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和测图精度,提高测绘生产效率,在满足航测内业精度的情况下,布点灵活,减少野外像控点布设数量,适合于任何陆地区域低空摄影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勘测
,属于测绘科学与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低空数字摄影,像幅小,像片多,像控点布设均按照目前的规范要求执行,其布设方法是在飞行后根据影像特征点实地刺点并测量点位坐标,航线首尾一对像控点应垂直于航线,这种方法操作困难,不能自由布设,并且对于植被密集,荒地,沙漠等无明显特征点地区,刺点非常困难,有时无法刺点,即使可以找到特征点,判断影像具体位置也很不精确,因而影响像控点坐标精度,从而降低航测内业坐标和高程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布点,提高像控点坐标精度和航测内业坐标和高程精度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航摄区域网内制定布标模型并布设控制标志点,平面控制点布设在航摄区域的四周, 摄影基线长度为b,高精度加密点位时航向间距跨度为6 8b,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高程控制点布设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4b,沿航向间距跨度为6 8b,在高精度加密平面点位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布设适当的高程控制点时,旁向重叠低于40%时,每条航线两端各布设一对高程控制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布设控制标志点采用直径为90cm的圆形标志,并在圆心打上木桩,涂上红色油漆以做标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点采用实时动态GPS测量其坐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航摄区域网四角控制点布设成点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航摄区域的首尾各增加一条航线,航摄区域左右各增加两个或三个模型。本专利技术采用飞行前布设像片控制点,预先制作地标,可以精确测量地标中心的坐标和高程,在内业屏幕上可以准确判断影像中心位置,像控点精度显著提高,并且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任何地面可以布设地面标志。本专利技术采用密集周边布点方式,提高野外像控点布设自由度,减少野外像控点测量,提高野外像控点坐标和高程精度,提高了航测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和测图精度,提高测绘生产效率,在满足航测内业精度的情况下,布点灵活,减少野外像控点布设数量,适合于任何陆地区域低空摄影测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低空摄影像控点布设示意图中,1、平面控制点;2、高程控制点;3、点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航摄区域网内制定布标模型并布设控制标志点,参阅图1所示,平面控制点1布设在航摄区域的四周,摄影基线长度为b,高精度加密点位时航向间距跨度为6 8b,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高程控制点2布设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4b,沿航向间距跨度为6 Sb。飞行前布设地标,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需要航摄的区域内制定布标方案,预先布设控制标志点,控制标志点采用直径为90cm的圆形标志,并在圆心打上木桩,涂上红色油漆以做标识,以减少航测外业控制点刺点、转点误差。控制点采用实时动态GPS测量其坐标,实际作业是与控制点布设标志同时进行的,在测区布设GPS基站,GPS-RTK流动站与标志布设一起,布设完控制点标志后,采用 GPS-RTK立即测量其三维坐标。由于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最弱点位于区域的四周,而不在区域的中央,也就是说对于区域空中三角测量,区域内部精度高而且均勻,精度薄弱环节在区域的四周,因此,采用密集周边布点方式,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区域的四周。高精度加密点位时宜采用其航向跨度为i = 6 8b,b为摄影基线长度,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的密周边布点方式,区域愈大愈有力,平面控制点间距视成图精度要求和区域大小而定,高程控制点应布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 4b,沿航向间距为6 Sb。在高精度加密平面点位时,仍需要布设适当的高程控制点,以保证模型的变形不致对平面坐标产生影响,如果旁向重叠比较小时,或低于40%,每条航线两端各布设有一对高程控制点。为了提高区域网的可靠性,控制点布成点组,特别是区域网四角控制点布设成点组3(参阅附图1所示),提高整个区域的精度,在不增加控制点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平差区域范围,航摄区域首尾各增加一条航线,左右各增加三个模型,以提高加密精度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在满足航测内业精度的情况下,布点灵活,减少野外像控点布设数量,适合于任何陆地区域低空摄影测量。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航摄区域网内制定布标模型并布设控制标志点,平面控制点布设在航摄区域的四周,摄影基线长度为b, 航向间距跨度为6 8b,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高程控制点布设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4b,沿航向间距跨度为6 8b,在高精度加密平面点位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布设适当的高程控制点时,旁向重叠低于40 %时,每条航线两端各布设一对高程控制点。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布设控制标志点采用直径为90cm的圆形标志,并在圆心打上木桩,涂上红色油漆以做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制点采用实时动态GPS测量其坐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航摄区域网四角控制点布设成点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航摄区域的首尾各增加一条航线,航摄区域左右各增加两个或三个模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勘测
,属于测绘科学与
,具体涉及一种,根据航摄区域地图,在航摄区域网内制定布标模型并布设控制标志点,平面控制点布设在航摄区域的四周,摄影基线长度为b,高精度加密点位时航向间距跨度为6~8b,旁向间距跨度为4b,每条航线两端各布一对像控点,高程控制点布设成锁形,高程控制点沿旁向间距为4b,沿航向间距跨度为6~8b,在高精度加密平面点位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点。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航测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和测图精度,提高测绘生产效率,在满足航测内业精度的情况下,布点灵活,减少野外像控点布设数量,适合于任何陆地区域低空摄影测量。文档编号G01C15/02GK102538770SQ2012100138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圣祖, 程正逢, 胡吉伦, 胡庆武, 高福山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吉伦胡庆武程正逢王圣祖高福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