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更换胶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955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快速更换胶带的方法,解决了解决现有的整体更换皮带效率低、工艺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快速更换胶带的方法,将全部若干卷新胶带分别硫化连接成为三段,利用三个回柱车、两组滑轮组装置、胶带输送机上设有的滚筒,实现了胶带分段输送,循环工作,直至完全更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前期准备充分周密、施工工时利用率极高,同时具有穿插并行作业的特点,快捷、安全、且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各类胶带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皮带的更换方法,具体为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胶带输送机就是煤矿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集中体现,其中,胶带是承载和运输煤炭的载体,可见胶带在机械化煤流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当胶带接近使用年限,受井下巷道淋水、酸碱化、环境腐蚀等条件影响,胶带老化磨损严重,表面多处划伤,胶带边缘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刷边和钢丝绳断绳等现象,且断绳处在不断的增加,每天检修都要对胶带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补、重新制作硫化接头,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正常生产,要保证胶带输送机每天运行十八小时左右,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停产整体更换运输机胶带。目前,国内很多煤矿企业在运输机胶带更换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需更换的旧胶带先卸下来,然后将新胶带整体换上去,再进行闭合处的热硫化(或冷硫化),最后进行调试运行。长距离、大坡度运送重量很大的胶带,最短时间也要三个工作日才能将胶带安全传送到头部胶带输送机;然后将旧胶带从头部胶带输送机上翻下,再更换新胶带,需要两个工作日;加上后期的现场硫化及试运行,还需要两个工作日,即更换胶带共需要七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该方法除了耗时长以外,还具有以下缺陷1、尽管可以一次性将胶带传送到位,但胶带整体更换方案存在传送重量大、运送中间环节多、牵引控制工艺复杂、过程安全系数低、胶带损伤率高等缺点。2、部分前期准备工作须矿井停产后实施,极大地制约了工程进度。3、旧胶带从输送机上移除和摆放、新胶带通过所有驱动和卸载滚筒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整体更换皮带效率低、工艺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体为更换输送机I的皮带,包括以下步骤,(1)更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将全部若干卷新胶带分别硫化连接成为胶带I、胶带II、 胶带III三段,其中胶带I与胶带II的长度相同且大于胶带III的长度,全部新胶带按胶带I、 胶带II、胶带III的顺序由上至下全部整齐叠放于输送机I后方的输送机II尾部的轨道上; 在输送机II头部和尾部各架设一个滚筒;在靠近输送机I首尾两端的地面上固定回柱车I 和回柱车II,在输送机II的中部位置固定回柱车III,在回柱车I、回柱车II和回柱车III一侧的胶带上方分别设有滑轮组装置,在回柱车I和回柱车II之间连接一根通过各自滑轮组装置的牵引钢丝绳;在输送机I和输送机II各自的头部和尾部位置、各个回柱车所在的位置均设有通信装置;为各个设备准备好临时供电系统;(2)皮带更换工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停止生产,将待更换胶带的输送机I的张紧装置放松,并利用切割机切断胶带,断口长度等于胶带I的长度,断口的位置位于输送机I上方,切断胶带后将切下的旧胶带从输送机机架上翻下并就地平铺堆放在输送机I 一侧;同时,利用回柱车III上连有的钢丝绳通过对应的滑轮组装置将胶带I经过该处的滚筒牵引到输送机II上一定长度该长度,保证胶带I搭在输送机II的皮带上且保证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能使胶带I随输送机II的皮带运转, 然后利用输送机II的变频低速运转将胶带I拖动运输到输送机II头部,停止输送机II的运转;②将胶带I通过梢木连接并固定在回柱车I和回柱车II的滑轮组装置之间的牵引钢丝绳某处,将回柱车II置于“空档”,然后开动回柱车I和输送机II来牵引和传送胶带I,需利用输送机II的变频器使之运转速度与回柱车I运转速度相同;期间,若回柱车I的容绳量不足,停止运行回柱车I和输送机II,取下牵引钢丝绳与胶带I连接处的梢木,将回柱车 I置于“空档”,同时开动回柱车II,利用回柱车II将牵引钢丝绳反向拉回到回柱车II,然后重新利用梢木将牵引钢丝绳与胶带I连接固定;如此循环反复牵引胶带I经过该处的滚筒到达输送机I上切断胶带的断口位置;③把胶带I两端与旧胶带进行简单硫化连接,并调节张紧装置张紧胶带;然后启动输送机I,把胶带I后与胶带II长度相同的一段旧胶带调整到输送机I上方位置,然后重复步骤①和步骤②,用胶带II替换相同长度的一段旧胶带;然后把胶带II头端与胶带I尾端进行完整的硫化连接,把胶带II尾端与旧胶带进行简单硫化连接。④重复上述步骤③,用胶带III替换对应剩余的旧胶带,把胶带III头端与胶带II尾端、胶带III尾端与胶带I头端进行完整的硫化连接。(3)更换胶带完毕后,进行试运转,并处理换后的胶带和无用的设备,然后恢复生产。滚筒作为胶带输送的过渡装置,防止胶带由于变向受力而损伤;滑轮组装置用于起吊和拖拉皮带;回柱车I和回柱车II的设置是为了实现来回正反向拖拉,调整钢丝绳的位置,实现循环重复拖拉胶带;简单硫化连接不同于完整的硫化连接,只是起到暂时的连接作用,不具备长期使用的条件,但操作简单,实现方便,足够保证胶带临时运转的受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分段传输皮带,实现了快速高效地更换皮带,简化了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施工时间;本专利技术前期准备充分周密、施工工时利用率极高,同时具有穿插并行作业的特点,快捷、安全、且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各类胶带更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经济效益具体在更换4650米的头部胶带输送机胶带时,原方法更换胶带需要7天时间,但优化后的更换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将头部输送机胶带全部更换完毕,为矿井直接赢得了 4天的生产时间。一般矿井全年平均产量为400万吨, 一年按365天计算,每月有一天月检时间,所以每年正常的生产天数为365-12=353天,则正常的矿井日产原煤量为^1^^1.1113 。即优化方案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为C7-3)天xl.1万11I-= 4.4万吨原煤。按市场价每吨原煤660元计算,为矿井创造效益约为4.4万吨X660元=31 万元。更换胶带期间,优化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其它检修项目,利用更换胶带的间歇时间将原本需要的2天月检完成的大型检修项目穿插完成,间接创造效益为2天xl.l万= 2.2万吨原煤,即间接创造效益2. 2万吨X660元=1452万元。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所需工作设备的位置示意图中a-胶带I,b-胶带II,C-胶带III,d-输送机I,e-输送机II,f-滚筒,g-回柱车 I,h-回柱车II,i-回柱车III,j-滑轮组装置,k-牵引钢丝绳。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具体为更换输送机I d的皮带,包括以下步骤,(1)更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将全部若干卷新胶带分别硫化连接成为胶带Ia、胶带 II b、胶带III C三段,其中胶带I a与胶带II b的长度相同且大于胶带III C的长度,全部新胶带按胶带I a、胶带II b、胶带III C的顺序由上至下全部整齐叠放于输送机I d后方的输送机II e尾部的轨道上;在输送机II e头部和尾部各架设一个滚筒f ;在靠近输送机I d首尾两端的地面上固定回柱车I g和回柱车II h,在输送机II e的中部位置固定回柱车III i, 在回柱车I g、回柱车II h和回柱车III i 一侧的胶带上方分别设有滑轮组装置j,在回柱车Ig和回柱车IIh之间连接一根通过各自滑轮组装置j的牵引钢丝绳k;在输送机I d和输送机II e各自的头部和尾部位置、各个回柱车所在的位置均设有通信装置;为各个设备准备好临时供电系统;(2)皮带更换工作,包括以下步骤①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利白宝国王威宋银林张志强曹晓银王琦王汉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