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峰专利>正文

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790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包括一碎纸机壳体(100),具有入纸口(4);一护板(3),设于上述入纸口(4);以及一与上述护板(3)配合可通断电路的安全开关(5),内置于碎纸机壳体(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纸口(4)具有一倾斜的入纸通道(7),而所述的护板设于该入纸通道(7)一侧,所述安全开关(5)设于护板(3)尾部相对应位置,所述护板(3)于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由触碰安全开关(5)的常态位置转变为未触碰安全开关(5)的断电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入纸通道倾斜设计,便于手指等异物进入入纸口后护板能快速察觉到来自入纸口的外力,进而能快速关闭安全开关,电路断路,碎纸机就停止工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碎纸机,尤其涉及一种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碎纸机可以将机密性档案或数据粉碎销毁,由此在商务办公及居家生活中的作用 日益增强。碎纸机在使用时,操作者需用手将纸放入碎纸机的入纸口内,入纸口下方 的刀具转动将纸巻进机器内粉碎,有时在碎纸过程中手指容易被带进入纸口,从而发 生手指割伤甚至被粉碎的意外,特别是儿童更易于发生这种事故,国外每年有类似事 件报道,为此,美国消费性产品安全协会(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简 称CPSC)于2004年5月针对碎纸机安全警讯发布了第5127号文件。因此,在碎纸机入纸口加装安全防护装置以避免手指因伸进入纸口造成伤害变得 刻不容缓。目前主要有采用机械的安全结构和触碰电路的断电结构,触碰电路的具体 可参考CN2915259Y, CN101032706A。机械的安全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参考中国技术专利ZL200420110611.3,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管的碎纸 机》(授权公告号CN2794634Y),该专利在入纸口将装一根管子,该管子的设置可以 保证纸张顺利进入壳体进行粉碎,又可以阻止手指伸进入纸口,虽然能起到一定安全 作用,但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入纸口的宽度,类似的结构还可以参考中国技术专 利ZL200620107446.5。又参考中国技术专利200620139399.2,公开了一种《碎纸机入纸口触停安 全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002037Y),该专利在入纸口两侧活动枢接一安全护板, 该安全护板与开关相邻,当护板受到如手指伸入所产生的压力时,即安全护板转动触 碰开关,使碎纸机断电,由此确保操作安全,类似的结构还可以参考中国技术专 利ZL200620165636.2、 ZL200620014133.5、 ZL200620015703.2。该类技术都利用手 指伸进入纸口,带来入纸口压力变化,以此来断开电路,相对于前一种机械结构的设 计有了智能化的趋势,渐渐成为主流设计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碎纸机入纸 口安全装置,该装置入纸口一旦有手指等异物进入时,便会对入纸口产生一定压力, 由压力反馈到安全开关上以断开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包括一碎纸机壳体,具有入纸口; 一护板,设于上述入纸口;以及一与上述护板配合可通断电路的安全开关,内置于碎纸机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纸口具有一倾斜的入纸通道,而所述的护板设于该入纸通道 一侧,所述安全开关设于护板尾部相对应位置,所述护板于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由触碰 安全开关的常态位置转变为未触碰安全开关的断电位置。便于护板能迅速感受到入纸口带来的外力,护板的具体结构及设置优选如下所 述的护板呈条状,长度与入纸口相适应,纵向截面大致呈三角形,而该三角形底边即 为所述入纸通道的上沿。考虑护板的组装及碎纸机外观,所述碎纸机壳体上设有一镶件,而所述的入纸口 则位于该镶件中部,对应地,所述的护板可活动地设于镶件的入纸口处。所述护板尾部还设有伸入所述镶件的扣部,该扣部可活动且限制于镶件中,通过 该结构可以实现护板的手动按压复位,而无需增设护板的复位机构。当然也可以增设 复位机构,具体优选如下所述护板尾部还设有驱使护板由未触碰安全开关的断电位 置转变为触碰安全开关的常态位置的复位机构。进一步,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复位弹 簧,该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护板尾部连接,另一端则固定于碎纸机壳体内。进一步,所述的护板尾部通过其中段凸起的触碰部与安全开关的触碰头接触,而 所述的复位弹簧为一对,分别设于触碰部两侧。考虑到护板的活动限制和稳定,所述的护板尾部还向下延伸有穿过镶件的导向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入纸通道倾斜设计,便于手指等异物 进入入纸口后护板能快速察觉到来自入纸口的外力,进而能快速关闭安全开关,电路 断路,碎纸机就停止工作。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反应灵敏,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性。附图说明图l为实施例l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M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1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安全开关放大图。图8为实施例1的分解组装图。图9为实施例1正常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1中护板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l: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包括碎纸机壳体100、镶件2、护板3、复位弹簧6和安全开关,碎纸机壳体100又包括上盖1和收集筒 101C见图8所示)。镶件2设于上盖1中部,镶件2中部设有具有入纸口4,入纸口4具有一倾斜的入纸通 道7,护板3可活动地设于镶件2的入纸口4处,内置于碎纸机壳体100内的安全开关5设 于护板3尾部相对应位置,护板3于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由触碰安全开关5的常态位置转变 为未触碰安全开关5的断电位置。复位弹簧6—端与护板(3)尾部连接,通过一螺钉102锁 住于护板的插入部33上,另一端61则固定于碎纸机壳体100内,本实施例则具体地与镶 件2固定。护板3呈条状,长度与入纸口4相适应,纵向截面大致呈三角形,而该三角形底边 即为入纸通道7的上沿。护板3尾部向下延伸有触碰部32、 一对导向柱31及一对伸入复 位弹簧6的插入部33。触碰部32与安全开关5的触碰头51接触(见图6所示), 一对导向柱 31及一对插入部33分别设于触碰部32两侧,导向柱31穿过镶件的第一通孔21,而插入 部33穿过镶件的第二通孔22。本实施例中的护板3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材料。工作原理参考图9所示,正常使用时,由于护板3自身重力作用,护板的触碰部 32与安全开关的触碰头51相抵,这时通电,碎纸机正常工作;参考图10所示, 一旦入 纸口4有手指等异物进入,使护板3受到外力后,护板3就向上运动,触碰部32与触碰头 51就脱开,安全开关5断电,碎纸机就马上停止工作,确保安全,撤去手指等异物后, 护板3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恢复原状,碎纸机就继续工作。实施例2,参考图ll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中护板3上不设复位弹簧,复位通过护板3尾部的扣部34实现,扣部34伸入镶件2中,并扣部34可活动且 限制于镶件2中。其他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这样当撤去手指等异物后,由外向里轻轻 地按压护板3使其恢复原状,触碰部32与触碰头51挤压,碎纸机就能继续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包括一碎纸机壳体(100),具有入纸口(4);一护板(3),设于上述入纸口(4);以及一与上述护板(3)配合可通断电路的安全开关(5),内置于碎纸机壳体(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纸口(4)具有一倾斜的入纸通道(7),而所述的护板(3)设于该入纸通道(7)一侧,所述安全开关(5)设于护板(3)尾部相对应位置,所述护板(3)于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由触碰安全开关(5)的常态位置转变为未触碰安全开关(5)的断电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纸机入纸口安全装置,包括  一碎纸机壳体(100),具有入纸口(4); 一护板(3),设于上述入纸口(4);以及  一与上述护板(3)配合可通断电路的安全开关(5),内置于碎纸机壳体(100)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纸口(4)具有一倾斜的入纸通道(7),而所述的护板(3)设于该入纸通道(7)一侧,所述安全开关(5)设于护板(3)尾部相对应位置,所述护板(3)于受入纸口处外力后由触碰安全开关(5)的常态位置转变为未触碰安全开关(5)的断电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