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及该方法所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7382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4:50
一种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及该方法所用的装置,属于滑轨组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组装、打坑/铆压、推拉和检测步骤,其中组装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固定滑轨的下滑组件和组装保珠架;打坑/铆压步骤包括的工序为:打坑和/或铆压;推拉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定位上滑组件和推拉滑轨;检测步骤包括的工序为:检测滑轨的滑动力、锁止力和标识。优点:能实现滑轨组装→打坑/铆压→推拉→检测于一体的加工流程,无需多人操作,从而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周转,提高效率,且组装出的滑轨一致性好;能正确地检测出滑轨的各项性能;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传动平衡可靠,精度高,一致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滑轨组装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并且还涉及该方法所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滑轨组装方式为手工组装一打坑/铆压一推拉一抽检 —表面清洁,常见的滑轨检测方式为借助于测量工具抽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首先,需多人生产,生产效率低,尤其是手工组装,不仅加工工位多、周转次数多、加工周期较长,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大,滑轨一致性较差,质量不能保证;其次,滑轨滑动力及锁止力的检测方式为手工操作, 人为因素较大,且检测频次为抽检,不能完全确保滑轨的质量。针对现有滑轨组装及检测方式存在的人为因素大、加工工位多、周转次数多、生产效率低、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滑轨一致性差等问题,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同时完成滑轨组装和检测的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所用的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且对滑轨的滑动力及锁止力进行全检,从而保证滑轨生产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好及加工成本低。为完成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组装、打坑/铆压、推拉和检测步骤,其中组装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固定滑轨的下滑组件和组装保珠架;打坑/铆压步骤包括的工序为打坑和/或铆压,具体为在上滑组件或下滑组件两端头打限位坑,和/或用铆钉将上滑组件或下滑组件与支脚铆压连接;推拉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定位上滑组件和推拉滑轨;检测步骤包括的工序为检测滑轨的滑动力、锁止力和标识,检测滑轨的滑动力的操作过程为将推拉数次后的滑轨,在整个滑轨的滑动行程范围内,上滑组件相对于下滑组件以一定的速度滑动,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滑轨在全行程范围内的滑动力;检测滑轨的锁止力的操作过程为将滑动力检测合格的滑轨, 使滑轨处于解锁状态,推动上滑组件使上滑组件相对于下滑组件滑动,而使锁爪在第一位置锁止,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滑轨此时的锁止力,锁止力测试的位置为整个滑轨锁止范围内的最前位置、中间位置和最后位置三处;标识的方式为根据传感器检测出的滑轨滑动力及锁止力,一方面将结果传输至数据系统及在显示屏上显示,另一方面,在上滑道上进行滑轨状态标识,以目测区分滑轨的合格与不合格状态,标识具体方式为合格的滑轨用标识笔以绿色标识,不合格的滑轨用标识笔以红色标识。为完成另一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机架、用于将滑轨的下滑组件固定的固定机构、用于对上滑组件或下滑组件两端头打坑,和/或用铆钉将上滑组件或下滑组件与支脚铆压连接的打坑/铆压机构、用于将上滑组件定位及推拉滑轨的推拉机构、用于检测滑轨的滑动力、锁止力的检测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各机构的机架平台和侧板;所述的固定机构至少有一个,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用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压紧块和固定勾,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以一定间隔设置在机架平台的上方,所述的固定用气缸固定在机架平台的下方,所述的压紧块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压紧块的另一端与固定用气缸的气缸头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勾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的打坑/铆压机构至少有两个,每一打坑/铆压机构包括打坑/铆压用气缸、打坑/铆压传动组件、打坑/铆压刀、打坑/铆压定位块和定位气缸,所述的打坑/铆压用气缸设置在机架平台上,所述打坑/铆压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打坑/铆压刀相连接、另一端与打坑/铆压用气缸相连接,所述的打坑/铆压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分别设置在机架平台的上方,且两者相连接;所述的推拉机构包括左右滑动装置、上下滑动装置和定位块,所述的左右滑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杆、左右导轨和左右滑块,所述的左右导轨有一对,以一定间隔设置在侧板上,所述的左右滑块与一对左右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丝杆设置在一对左右导轨长度方向的中间,且两端安装在侧板上,所述的电机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的上下滑动装置包括上下移动用气缸、上下导轨、上下滑块和导轨拖板,所述的上下导轨至少有一对,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左右滑块上,所述的上下滑块与一对上下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导轨拖板的数量有复数个,分别固定在上下滑块上,所述的上下移动用气缸与左右滑块相固定,所述的定位块固定在上下滑块上;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 显示屏、标识笔和解锁装置,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上下滑块上,从传感器输出信号至数据系统,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的标识笔有复数枚,分别设在相对应的导轨拖板上,所述的解锁装置包括解锁用气缸和解锁勾,所述的解锁用气缸固定在机架平台的下方,所述的解锁勾的一端与解锁用气缸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的端部形成有弯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坑/铆压机构用于打坑工序或者用于铆压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坑/铆压机构用于打坑工序和铆压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锁勾穿设在所述的第二固定座上。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的固定机构、打坑/铆压机构、推拉机构和检测机构,能实现滑轨组装一打坑/铆压一推拉一检测于一体的加工流程,无需多人操作,从而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周转,提高效率,且组装出的滑轨一致性好;其次,由于滑轨自动组装检测机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直接与定位块相固定,同时检测工序所采用的机构之间以丝杆及导轨滑块来传动,因此能正确地检测出滑轨的各项性能;再,各机构之间通过电气控制引导传动系统移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传动平衡可靠,精度高,一致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加工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加工方法所用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架、固定机构和解锁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图中1.机架、11.机架平台、12.侧板;2.固定机构、21.固定用气缸、22.第一固定座、23.压紧块、24.固定勾、25.第二固定座;3.打坑/铆压机构、31.打坑/铆压用气缸、 32.打坑/铆压传动组件、33.打坑/铆压刀、34.打坑/铆压定位块、35.定位气缸;4.推拉机构、41.左右滑动装置、411.电机、412.丝杆、413.左右导轨、414.左右滑块,42.上下滑动装置、421.上下移动用气缸、422.上下导轨、423.上下滑块、424.导轨拖板、43.定位块;5.检测机构、51.传感器、52.显示屏、53.标识笔、54.解锁装置、541.解锁用气缸、 542.解锁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滑轨自动组装检测的方法,包括组装、打坑/铆压、推拉和检测步骤。组装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固定下滑组件和组装保珠架;打坑/铆压步骤包括的工序为打坑/铆压,且可以为单独打坑工序或单独铆压工序,也可以打坑、铆压工序同时存在;推拉步骤包括的工序为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耀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忠明祥和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