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7147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02:49
一种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支架,改性抛物面反射镜和真空吸热管,改性抛物面反射镜是以函数为母线,沿z轴方向移动得到的反射面,其中,p为常数,取值范围在250~500之间,为线性函数。当入射光线与y轴构成的入射角从0~50°变化时,聚光范围在3~4倍p的圆形区域。通过对面型的改变,使整个集热装置的光线接收角度变大,实现了收集太阳能的全天免跟踪。配合标准可调式支架,根据维度位置一次安装,可实现常年免跟踪。与CPC等聚光器相比,拥有较高的聚光比,而且制造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整个集热装置在东西方向可实现单元串联、并联使用,实现系统集成。可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开水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特别是一种免跟踪聚光集热装置机构,属于太阳能利用

技术介绍
太阳能利用是可再生能源
商业化程度较高、推广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之一。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等优点,在解决传统能源危机中,太阳能利用是各国竞相开发和研究的热点。我国太阳能年辐照总量每平方米超过5000兆焦耳,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这是太阳能产业发展最为有利的外在客观条件,国内已有数千家企业涉足太阳能行业。然而,太阳能又是一种能流密度低、辐射具有间歇性、空间分布又不断变化的能源,白昼东出西落,夜晚没有,随纬度不同、且季节不同太阳仰角也不相同,与常规能源有很大区别,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太阳能热利用存在单位体积介质容量大、温度升高慢、热源品位低, 不能快速得到高温度等问题。常规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集热效率低,不同于太阳能热水器,在正常条件下,系统很难快速提供100°c水介质热源,即使夏天日照好的条件下单管集热有时也需三个小时以上,如果集热水箱较大,提供100°c的热源更加困难。如果将太阳能集热系统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其根本不能在常压下使水蒸发,也很难快速提供高温热空气,这样直接限制了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应用。开发中高温太阳能集热系统非常必要。跟踪聚光系统效率比无跟踪系统高,瞬时槽式聚光效果比CPC效果好,因为理论上它可以将聚焦面集中到一个点或一条线上。可以为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锅炉、太阳能空气集热等系统快速提供中温热源。聚光太阳能可以解决温度上升慢和提供高品位热源的问题,由于比吸热面面积大很多的聚光面能提供很大范围入射光源,故能将能量集中在较小区域。这种聚光面的典型例子就是抛物线聚光,而抛物线聚光获得高聚光比的前提条件是入射光线要与抛物线的轴平行,如果偏离一定角度聚光面就会发散,体现在实际中就是聚光光斑可能不能落在吸热面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一维或二维同步跟踪太阳方位,这会增加聚光装置复杂性和投资成本。而公知的CPC聚光主要存在聚光比较低问题,如果大面积聚光采用CPC方式,根据受光管半径,需要很多CPC反射面并联或串联运行。高聚光比免跟踪聚光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太阳能聚光装置结构复杂、投资成本高且聚光比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免跟踪式改性抛物面聚光器,实现免跟踪高聚光比的太阳能光线收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的改性抛物面反射镜和真空吸热管,所述的改性抛物面反射镜是以函数^ = + + ^为母线,沿ζ轴方向移4ρ动得到的反射面,其中,P为常数,取值范围在250 500之间,此时抛物面的焦点范围在 250mm 500mm之间,ζ轴方向的距离一般在IOOOmm 2000mm,kx为线性函数,k值在(0, 1]之间取值。当入射光线与y轴构成的入射角从0 50°变化时,聚光范围在3 4倍ρ的圆形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通过对面型的改变,使整个集热装置的光线接收角度变大,实现了收集太阳能的全天免跟踪。配合标准可调式支架,根据纬度位置一次安装,可实现全年免跟踪。(2)与CPC等聚光器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聚光面在增大聚光角的同时拥有较高的聚光比,而且制造相对简单,成本较低。(3)整个集热装置在东西方向可实现单元串联、并联使用,实现系统集成。可用于太阳能海水(苦咸水)淡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开水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等。附图说明图1是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示意图,图中1是改性抛物面反射镜,2是真空吸热管,3是支架,4是调整支腿,5是固定可旋转连接螺栓,6是可移动连接螺栓。图2是不同函数表达式的曲线图,图中7的函数表达式为_y = j^x2,8的函数表达式为=。 ο的函数表达式为少=—χ2,9的函数表达式为ι 2 ιV =-X H--X O2000 100图3是改性抛物面三维示意图。根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具体实施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3,支架上安装的改性抛物面反射镜1和真空吸热管2。改性抛物面反射镜1选取改性抛物线函数少=Τ^χ2,如图2中曲线8所示,将上述曲线沿Z轴方向拉伸一定距离,本实例优选1000mm,整个反射面厚度在3mm 5mm之间,本实例优选4mm,便得到一个槽式改性抛物面反射镜。这里,反射镜的长度为1000mm,开口宽度为500mm。实施例2:选取改性抛物线函数权利要求1. 一种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的改性抛物面反射镜和真空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抛物面反射镜是以函数= ^ + &为母线,沿ζ轴方向移4p动得到的反射面,其中,P为常数,取值范围在250 500之间,kx为线性函数,k值在(0, 1]之间取值。全文摘要一种免跟踪二维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支架,改性抛物面反射镜和真空吸热管,改性抛物面反射镜是以函数为母线,沿z轴方向移动得到的反射面,其中,p为常数,取值范围在250~500之间,为线性函数。当入射光线与y轴构成的入射角从0~50°变化时,聚光范围在3~4倍p的圆形区域。通过对面型的改变,使整个集热装置的光线接收角度变大,实现了收集太阳能的全天免跟踪。配合标准可调式支架,根据维度位置一次安装,可实现常年免跟踪。与CPC等聚光器相比,拥有较高的聚光比,而且制造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整个集热装置在东西方向可实现单元串联、并联使用,实现系统集成。可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开水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等。文档编号F24J2/12GK102519154SQ20111042520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铁根, 张以谟, 张红霞, 贾大功, 邹成刚 申请人:天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邹成刚贾大功刘铁根张以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