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饰片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885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30 10:17
一种羽绒服饰片材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服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布基和位于第一、第二布基之间的羽绒,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基和第二布基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用于将第一、第二布基彼此面对面结合在一起的布基结合条,相邻布基结合条之间构成为彼此隔绝的充绒筒子,所述的羽绒位于所述的各充绒筒子内。优点:可保障羽绒制品的纯度;改变充绒筒子内的羽绒的量可获得所需的克重;可为羽绒服饰生产厂商配套或者由羽绒服饰生产厂商自制,有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结构简单,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提供的制作方法工艺步骤简短,无需苛刻的设备以及不受严苛的操作规程制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饰材料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羽绒服饰片材,并且还涉及该羽绒服饰片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羽绒服饰的制作过程为先是将面料和夹里即衬里裁剪成依需规格的底片;然后将面料和夹里缝合成筒子;再向筒子内充入羽绒并且拍勻拍平伏;接着用平缝机或类似的缝纫设备进行平缝,藉以将羽绒固定,以避免羽绒在筒子内跑位或称游动;最后缝制为成衣。上述制作方法中,向筒子内充绒的任务都是由工人手工担当的,充绒量难以掌握,对于同一批次的羽绒服饰而言,纵使由同一批工人担当充绒任务,往往存在此多彼少或彼多此少的现象,并且在充绒后拍勻、拍平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就同一件羽绒服而言, 不免存在或袖体部分厚、或衣体部分薄,以及,或衣体部分厚而袖体部分薄的状况,从而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上述影响羽绒制品质量的根源在于羽绒服生产厂商缺乏专业化的厂际协作配套意识所致,因为,目前我国的羽绒制品生产厂商大都处于各自为战,自布料至成衣在同一企业内一统到底(一稿到底)。毫无疑问,该现状对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具有制约性,并且不足以降低成衣的成本。因为,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外,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羽绒絮片的加工信息,略以例举的如 CN100207120C推荐的“一种复合式羽绒絮片的加工方法”、CN1544741A提供的“一种夹芯式羽绒絮片的加工方法”、CN101787619B介绍的“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41770C披露的“一种羽绒绒丝的加工方法”、CN1519410A揭示的“防钻绒羽绒复合絮片”、CN2178726Y公开的“羽绒-喷胶棉复合保暖絮片”、CN2582403Y公诸的“增强型羽绒保温片材”、CN202000089U推出的“羽绒絮片”和CN201657854U倡导的“超音波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等等。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及专利申请方案能够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满足量产要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而制成不同的克重。如果为羽绒服饰厂商应用,那么可以消除前述的不利因素。但是,由于羽绒的特殊性,因此依据目前的技术手段包括设备状况无法在不掺入其它纤维和/或包裹网状物的状态下形成羽绒絮片,并且将羽绒制成絮片后会失去羽绒的固有特色,例如蓬松透气性和手感等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使最终的羽绒服饰名不符其实,尤其一经进入商业渠道还存在消费欺诈之嫌。因此,如何既可使心绒服饰片材体现名符其实又能适于羽绒服饰厂商生产应用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始终期望解决,然而迄今为止既未在公开的文献中也未在实际的市场中披露有得以借鉴的技术信息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并且在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掺入异种材料而有助于保障羽绒制品的羽绒纯度、有利于获得所需克重而藉以满足羽绒制品生产厂商的使用要求并且有益于羽绒制品生产厂商节约劳动力资源和有便于体现结构简单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的羽绒服饰片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饰片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无需苛刻的设备和遵从严苛的操作规程并且能保障所述羽绒服饰片材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绒服饰片材,包括第一、第二布基和位于第一、第二布基之间的羽绒,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基和第二布基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用于将第一、第二布基彼此面对面结合在一起的布基结合条,相邻布基结合条之间构成为彼此隔绝的充绒筒子,所述的羽绒位于所述的各充绒筒子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布基结合条包括第一、第二布基区隔本体和位于第一布基区隔本体或者位于第二布基区隔本体上的用于将第一、第二布基区隔本体彼此结合在一起的复合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布基结合条的宽度为1.5-5 mm。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胶层耐温范围为175-185 。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胶层的厚度为0. 03-0. 1 mm。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胶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聚氨酯人造革胶1份,溶剂0. 2-0. 4份和催化剂0. 001-0. 005份。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为丙酮或丁酮;所述的催化剂为S-3000A型催化剂。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绒筒子的直径为1-5 cm。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绒服饰片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布基准备,选取由化学纤维编织成的化学纤维布作为第一布基和第二布基;B)制胶,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人造革胶1份、溶剂0.2-0. 4份和催化剂0. 001-0. 005 份,混勻,得到复合胶,待用;C)布基上胶并且复合,将由步骤B)得到的复合胶以1-5cm的间隔距离涂布到由步骤A) 得到的第一布基或第二布基上,并且控制复合胶在第一布基或第二布基上的宽度为1. 5-5 mm,复合胶的厚度控制为0. 03-0. 1 mm,将第一、第二布基通过具有加热辊的复合机复合,加热辊的温度控制为175-185°C,压力控制为0. 35-0. 45MPa,使第一、第二布基在对应于所述复合胶的部位粘结在一起并且在该复合胶的部位形成布基结合条,相邻布基结合条之间形成直径为1-5 cm的充绒筒子,再对充绒筒子的一端端口封闭;D)充绒,将羽绒3用自动定量充绒机充入到充绒筒子内,得到羽绒服饰片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化学纤维为涤纶纤维或者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的混合;步骤C)中所述的对充绒筒子的一端端口封闭是指通过缝4纫设备将对应于充绒筒子的一端端口的第一、第二布基的边缘部位彼此缝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第二布基上间隔构成有布基结合条,在相邻布基结合条之间构成的充绒筒子内充入羽绒,因此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向羽绒中掺入其它成分,从而可保障羽绒制品的纯度;改变充绒筒子内的羽绒的量可获得所需的克重;可为羽绒服饰生产厂商配套或者由羽绒服饰生产厂商自制,有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结构简单, 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提供的制作方法工艺步骤简短,无需苛刻的设备以及不受严苛的操作规程制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1 以制作由图1所示结构的羽绒片材为例A)布基准备,从市售渠道购取由涤纶纤维经编织而得到的门幅(幅面宽度)为1.8m涤纶布作为第一布基1和第二布基2,第一、第二布基1、2的克重可以是相同也可以不同,颜色同例;B)制胶,按重量份数称取优选由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红友胶粘剂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101-A聚氨酯人造革胶1份(业界称PU胶),丙酮0. 4份和优选由中国江苏省常熟市远洋化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仁元范梅香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