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鳖配合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58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鳖配合饲料,饲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鱼粉45-55份、α-淀粉20-24份、发酵豆粕4-7份、膨化大豆2-5份、液体鱼油1-2份、啤酒酵母粉2-4份、蛋氨酸1-2份、赖氨酸1-2份、脱脂奶粉1-2份、蛋黄粉1-2份、复合矿物质0.5份、复合维生素0.4份、磷酸二氢钙1.5份,植酸酶0.1份,中草药添加剂0.2份,海藻粉1份,卵磷脂1份,β-葡聚糖0.1份,保肝宁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搭配科学合理,提高成鳖抗病力,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生态养殖的要求,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能够满足成鳖的营养需要,降低养殖成本,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鳖配合饲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
,更具体涉及一种成鳖配合饲料。技术背景中华鳖分/^/^is)俗称甲鱼、元鱼、团鱼、水鱼、王八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此属共有20余个种和亚种(中国现有鳖科动物仅2属3种,鼋属1种,鳖属2种,中华鳖和山瑞鳖),皆产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和味美等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走俏国内外市场。由于自然鳖源锐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昂贵。因此,鳖养殖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发展。鳖的养殖可分为自然生态养殖模式和恒温技术工厂化养殖模式两种。冬季不加温的自然生态养殖模式,需要2-4年才能养成商品规格(约1. 2斤/只),但冬季加温池饲育的成鳖在4月份水温上升时可移至露天池中进行自然生态养殖。目前恒温技术工厂化养殖的鳖约占我国鳖总产量的65%,需使饲养水温保持30°C左右,使鳖全年处于生长状态,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但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工厂化养鳖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日常管理不到位,选用配合饲料不当,容易造成鳖病发生频繁,死亡率较高。此外,许多鳖用饲料投喂后,鳖不喜食,残留多,摄食后转化率低下,并排放出大量的氮、磷,从而造成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引发鳖病害流行,死亡严重。有的养殖户使用大量的药物进行不科学的病害防治,结果造成商品鳖药残严重超标,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有毒水产品事件,均是乱用药物造成的。“成鳖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16186. 9)公开了成鳖配合饲料但其中的中草药添加剂没有具体说明是那些中草药及它们之间的复配配比组成关系,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说明书的记载无法实现,故申请人重新申请并完全公开饲料配方的全部组分及配比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鳖配合饲料,配方搭配科学合理,提高成鳖抗病力,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生态养殖的要求,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能够满足成鳖的营养需要,降低养殖成本,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鳖配合饲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鱼粉45-55份、α -淀粉20-Μ份、 发酵豆粕4-7份、膨化大豆2-5份、液体鱼油1-2份、啤酒酵母粉2-4份、蛋氨酸1_2份、赖氨酸1-2份、脱脂奶粉1-2份、蛋黄粉1-2份、复合矿物质0. 5份、复合维生素0. 4份、磷酸二氢钙1. 5份,植酸酶0. 1份,中草药添加剂0. 2份,海藻粉1份,卵磷脂1份,β -葡聚糖 0.1份,保肝宁0.1份;所述的复合矿物质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是SiSO4 10%、MnS046%、CaI036%、 CoS044%、CuS042%, FeS0472%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是VA3%、VB1L 5%、VB24. 5%、VB6L 5%、 VB12O. 5%、烟酸 15%、泛酸钙 6%、肌醇 30%、VC20%、VE15. 5%、叶酸 0. 5%, VK3O. 5%、生物素 1. 5% ; 所述的中草药添加剂是黄芪、党参、菌陈、仙鹤草、枣仁、远志、茯苓、当归、山楂、大黄、 黄芩、板蓝根和甘草的混合物;所述的各中草药的质量分数是黄芪13%、党参10%、菌陈9%、 仙鹤草6%、枣仁10%、远志5%、茯苓5%、当归10%、山楂5%、大黄6%、黄芩7%、板蓝根6%、甘草 8% ;其制备的工艺流程为投料、初清、一次混合、除铁、粉碎、二次混合、包装;在第二次混合过程中采用油脂雾化喷涂系统添加液体鱼油。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确定中华鳖成鳖阶段的营养需求,筛选出供应稳定、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原料和高效添加剂,设计出氨基酸平衡、营养全面的成鳖饲料配方,该饲料转化率高、污染物排泄少、鳖生长速度快,同时改进生产工艺,使饲料中营养损失最低。2)本专利技术根据国内外专家及公司技术人员对中华鳖营养需求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公司10多年来对鳖养殖及其饲料生产累积的经验,制定了成鳖营养的需求量标准,配制出免疫促长的复合鳖类饲料用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和鳖类饲料用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使饲料充分符合成鳖生长要求,并减少成鳖的病害发生。3)鳖进食蛋白质对养殖水域有较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氮废弃物的排出。动物摄取的氮被储存在体中或作为粪、尿排泄掉。因而氮平衡很重要,如果鳖进食的蛋白质质量不高,会导致消化率低,从而增加了粪尿氮的排出量,进食蛋白质过多,也会导致氮排泄量的增加。在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动物蛋白质周转的降解量占合成量的比例较低,而且氮的排泄量也减少。成鳖对氮的排泄与饲料中蛋白质或非蛋白质成分的能量比例有关,增加饲料配方中脂肪的水平,减少蛋白质供给,使排出的氮降低,并使饲料转化率提高。因此本饲料采用高质量的蛋白质原料,并适当减少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应地增加如脂类等相对无污染和高度可消化的能量来源。如在成鳖料中行业标准规定蛋白质含量> 46. 0%,脂肪含量彡3. 0%,市场上大多数品牌的成鳖料的蛋白质含量48. 0%以上,脂肪含量5. 0%以下,本产品的成鳖料却要求蛋白质含量47.0%以下,脂肪含量7. 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饲料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改善饲料中蛋白能量比减少排泄物中氮污染,对环境有显著的保护效果。4)本专利技术根据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平衡状态及供给形式是影响蛋白质周转代谢的重要因素,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在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以平衡营养,从而提高现有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减少成鳖粪尿中氮的排泄,从而减少对养殖水体污染,同时更精确、更经济地利用饲料中的有效养分。5)本专利技术的饲料加入外源性蛋白酶来弥补内源性蛋白酶的不足,提高蛋白质吸收率,减少鳖体氮的排出,对环境有显著的保护效果。6)本专利技术的饲料显著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料总磷水平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磷进入了水环境的结果。健康养殖模式必需考虑养殖生产中磷的排放量,许多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养殖场排放水中磷水平要求不高于0. 05mg/L。磷的排放量与饲料中磷的含量和磷的存在形式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证明,鳖对不同磷源的有效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磷酸盐的溶解性越好,其利用率越高;无机磷的利用率高于有机磷,本专利技术的饲料选择磷生物利用率高的磷酸氢钠和磷酸氢钾等作为磷源,同时在不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饲料中磷含量,从而减少磷对水环境的污染。添加酶制剂植物饲料源中约有2/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成鳖消化系统内又缺乏足够的内源性植酸酶,很难利用这部分与植酸结合的植酸磷,另外植酸还可与锌、钙、镁、锰、蛋白质及某些消化酶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鱼、虾对这些矿物质元素和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在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磷的排放。采用磷利用率高的饲料原料, 以减少饲料中磷的排放,减轻磷对水体的污染。7)本专利技术根据中草药对水产动物本身具有的免疫调节功能,通过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中草药进行复配使用,制备成中草药制剂添加在饲料中,能有效提高成鳖免疫力,促进生长,减少成鳖的病害发生,减少用药。8)本专利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同时,减少加工艺过程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才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