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加朝专利>正文

灯管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540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04:14
灯管插座它克服了现有技本的不足,其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从而在技术和结构上都是个创造.。另外在座体固定上设计有活动支架,改变了原来呆板、不灵活、安装麻烦等缺点。其技术方案是: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而现技术的接触铜片是安装在座体后面,当灯管插入时接触铜片就会后缩,越插越松,接触不良影响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设计有活动支架,便捷了安装,优化了产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管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饰配件,属打灯饰行业范围.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灯管插座固定呆板、不灵活。而且它的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后面, 从而影响接触效果,造成严重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本的不足,其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从而在技术和结构上都是个创造。另外在座体固定上设计有活动支架,改变了原来呆板、不灵活、安装麻烦等缺点。其技术方案是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而现技术的接触铜片是安装在座体后面,当灯管捅入时接触铜片就会后缩,越插越松,接触不良影响质量。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设计有活动支架,便捷了安装, 优化了产品结构。本技术具有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以下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座体图;图2-1为本技术座体装配图;图2-2为本技术接触片;图2-3为本技术座体前板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图3-1本技术支架图。在图1中,1、座体,2、固定孔,3、灯管插孔,在图2中,1、座体,2、固定孔,3、灯管插孔,4、支架柱。在图2-1中,1、座体,2、固定孔,3、灯管插孔,4、支架柱,5接触片槽。在图2-2中,6、接触片。在图2-3中,2、固定孔,3、灯管插孔,7、前板在图3中,1、座体,2、固定孔,3、灯管插孔,4、支架柱,7、支架。在图3-1中,8、支架,9、支架孔。具体实施方式 将接触片(6)装入座体(1)中的接触片槽(5)内,然后将前板(7)装入座体⑴ 内,使座体(1)中的⑵与前板⑵中的⑵重合。再将支架⑶装入座体(1)内,使支架 (8)中的支架孔(9)套入座体(1)中的支架柱(4)上。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插座包括座体(1),还包括接触片(6)和前板(9)以及支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片(6)安装在座体(1)前面,以及设计有支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管插座,其特征是接触片(6)装入座体(1)中的接触片槽(5)内,然后将前板(9)装入座体⑴内,使座体⑴中的(2)与前板(9)中的⑵重I=I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管插座,其特征是将支架(7)装入座体(1)内,使支架 (7)中的支架孔(8)套入座体(1)中的支架柱内。专利摘要灯管插座它克服了现有技本的不足,其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从而在技术和结构上都是个创造.。另外在座体固定上设计有活动支架,改变了原来呆板、不灵活、安装麻烦等缺点。其技术方案是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而现技术的接触铜片是安装在座体后面,当灯管插入时接触铜片就会后缩,越插越松,接触不良影响质量。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利用力学原理接触铜片安装在座体前面,灯管插入时只能越插越紧,而接触越可靠,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设计有活动支架,便捷了安装,优化了产品结构。本技术具有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安装方便。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285276SQ201120309340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加朝 申请人:吴加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加朝
申请(专利权)人:吴加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