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6222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5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及方法;系统主要由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控制计算中心通过无线连接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于无线传感网技术低成本、自组织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在功能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线路布置,长期全天候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检测到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反应,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结构的速度反应和层间位移反应,从而除了通过层间位移对整体结构和结构构件进行震害评估外,还可以通过结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反应对非结构构件等速度或加速度敏感型构件进行震害评估,真正实现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震害评估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地震灾害评估领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
技术介绍
既有建筑的震害评估是强震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评估报告是合理确定灾后救助方案和灾后重建政策最原始的工程依据。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震后须对医院、避难场所(如大跨体育场馆)和学校等重要建筑进行迅速而准确的即时震害评估,以期更好地实现地震伤员的医务救助、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以及灾区学校的开学复课。专业人员对震后建筑结构的排查鉴定是当前灾后震害评估的主要手段。受实际条件的制约,这种评估手段具有以下局限性①对受灾建筑进行现场排查需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同时肉眼排查只能观察到结构的表面破坏,结构内部损伤则需借助仪器进行检测,因此大量人员和仪器的投入是这种评估手段所不可或缺的。②现场排查须在专业人员和仪器到达受灾现场后进行,排查工作也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评估时间往往较长,难以实现重要建筑的即时震害评估目标。③现场排查大多局限于结构局部损伤的判定,通过结构的局部损伤情况进行结构整体的定性震害评估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也很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亮熊前锦任达千张思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