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776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21:40
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横向设置并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壳还设有自第一端及第二端中间垂直于第一端延伸的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位于第一端中的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二端中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三端中的第三接触部,该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可以分别插接插孔连接器,从而使该插针连接器可以同时插接两个插孔连接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针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插针连接器。技术背景现有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插针连接器,一般具有本体、收容于本体内的插针以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外壳为纵长型,并在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口以用以对接电子元件。但是,这种插针连接器只可以连接一个插孔连接器,而另一端插接电缆,在需要连接两个插孔连接器的环境下无法使用。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需要同时插接两个插孔连接器的插针连接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插针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 所述外壳设有横向设置并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壳还设有自第一端及第二端中间垂直于第一端延伸的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位于第一端中的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二端中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三端中的第三接触部。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插针连接器通过设置第一端、第二端及垂直于第一端延伸的第三端,使该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可以分别插接插孔连接器,从而使该插针连接器可以同时插接两个插孔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针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插针连接器100,其包括本体20、收容于本体20中的导电端子30及套设于本体20外的外壳40。所述外壳40设有横向设置并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端41及第二端42,该外壳40还设有自第一端41及第二端42中间垂直于第一端41延伸的第三端43。所述导电端子30设有位于第一端41中的第一接触部31、位于第二端42中的第二接触部32以及位于第三端43中的第三接触部33。所述本体20包括位于第一端41内的第一本体21、位于第二端42内的第二本体22以及位于第三端43内的第三本体23。其中,所述第三端43及第三本体23之间设有弹簧50。所述弹簧50的一端抵靠有垫圈51而另一端抵靠有卡圈52,所述插针连接器100还设有抵靠于卡圈52上的密封圈53,所述密封圈53与弹簧50分别位于卡圈52两侧。权利要求1.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横向设置并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壳还设有自第一端及第二端中间垂直于第一端延伸的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位于第一端中的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二端中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三端中的第三接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位于第一端内的第一本体、位于第二端内的第二本体以及位于第三端内的第三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及第三本体之间设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有垫圈而另一端抵靠有卡圈,所述插针连接器还设有抵靠于卡圈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弹簧分别位于卡圈两侧。专利摘要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横向设置并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壳还设有自第一端及第二端中间垂直于第一端延伸的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位于第一端中的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二端中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三端中的第三接触部,该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可以分别插接插孔连接器,从而使该插针连接器可以同时插接两个插孔连接器。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282531SQ20112035270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云珍 申请人: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