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648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用时防止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的卡合错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1)中,卡合部件(5)的固定端(51a)构成为固定于后腰围区域(A)的两侧缘部周边,机械式固定部件(52)构成为由设于把手端(51b)的粘接层(53)与基材(51)粘接,宽度方向(W)的粘接层(53)的长度构成为比宽度方向(W)的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长度长,粘接层(53)的一部分构成为在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或外侧中的至少一侧向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性物品
本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的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在后腰围区域的两侧缘部周边设置形成为向该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一对卡合部件。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穿用时,能够利用设于该卡合部件的机械紧固件(机械式固定部件)可分离地卡合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CN201692166U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申请人发现由上述的机械紧固件形成的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的卡合存在容易错位的问题。因此,本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目的是提供在穿用时能够防止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的卡合错位的吸收性物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吸收性物品具备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位于该前腰围区域及该后腰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其中,在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两侧缘部周边,设置在穿用上述吸收性物品时能够可分离地卡合上述前腰围区域及该后腰围区域、向该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而形成的一对卡合部件,上述卡合部件具备基材和机械式固定部件,上述基材的一端是固定端,上述基材的另一端是把手端,上述固定端构成为固定在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两侧缘部周边,上述机械式固定部件构成为利用设于上述把手端的粘接层与上述基材粘接,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粘接层的长度构成为比该宽度方向的上述机械式固定部件的长度长,上述粘接层的一部分构成为在上述机械式固定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或外侧中的至少一侧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技术的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在穿用时能够防止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的卡合错位的吸收性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从皮肤接触面侧观看的平面图的一例。图2是图1所示的平面图的卡合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的放大图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从皮肤接触面侧观看的平面图的另一例。图5是图4所示的平面图的卡合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图6是图5所示的放大图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进行说明。例如,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是一次性尿布等。图1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从皮肤接触面侧观看的平面图的一例,图2表示图1所示的平面图的卡合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图3表示图2所示的放大图的A-A剖视图。另外,图4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从皮肤接触面侧观看的平面图的另一例,图5表示图4所示的平面图的卡合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图6表示图5所示的放大图的B-B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具备前腰围区域C、后腰围区域A和位于前腰围区域C及后腰围区域A之间的下裆区域B。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具备透液性的表面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4、配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4之间的吸收体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1中,也可以在表面片2和吸收体3之间配置第二片(未图示)。吸收体3由以粉碎浆料及高分子吸收聚合物形成的吸收体芯和包入吸收体的芯套构成。在此,高分子聚合物是丙烯酸钠共聚体的粒状的聚合物。另外,芯套是吸收液体的任意材料的片。例如,作为芯套,可以使用薄纸,也可以使用通过气流成网法把亲水性纤维或粉碎浆料制成片状的气流成网片。另外,作为表面片2,可以使用由称为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聚烯烃纤维、称为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或是开孔的聚乙烯薄膜,作为背面片4,可以使用聚烯烃薄膜。进而,作为第二片,可以使用由称为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聚烯烃纤维、称为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进而,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在后腰围区域C的两侧缘部周边,设置形成为向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的一对卡合部件5。在此,卡合部件5构成为在穿用吸收性物品1时能够可分离地卡合前腰围区域C 及后腰围区域A。如图2及图3所示,该卡合部件5具备基材51和机械式固定部件52 (例如,机械紧固件)。在此,基材51的一端是固定端51a,基材51的另一端是把手端51b。固定端51a构成为固定在后腰围区域C的两侧缘部周边。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 固定端51a也可以构成为以夹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4之间的形态固定。另外,如图3所示,机械式固定部件52构成为由设于把手端51b的粘接层53与基材51粘接。具体来讲,该粘接层53通过在把手端51b的吸收性物品的皮肤接触面侧涂布粘接剂而构成。作为该粘接剂,可以使用苯乙烯系的粘接剂,也可以使用以丙烯系粘接剂或烯烃系粘接剂为主体的粘接剂。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宽度方向W的粘接层53的长度(dl+d2)构成为比宽度方向W的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长度d2长。进而,如图2及图3所示,粘接层53的一部分构成为在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向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在此,露出的粘接层53的一部分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dl比宽度方向W的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长度d2长。另外,如图4至图6所示,粘接层53的一部分可以构成为在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向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或者,粘接层53的一部分可以构成为在机械式固定部件5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及外侧的两侧向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接触面侧露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因为能够在穿用时不仅利用机械式固定部件52 还利用粘接层53卡合前腰围区域及后腰围区域,所以,可防止该卡合的错位,在使配置在比机械式固定部件52更靠基材51侧的位置上的粘接层53与前腰围区域C及后腰围区域 A卡合时,只要卡合粘接层53,自然就使得机械式固定部件52被卡合。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性物品1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即使卡合部件5与衣服接触,机械式固定部件也不与衣服直接接触,所以,不会错误地与衣服卡I=I ο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高速制造该吸收性物品1时,因为可以稳定地折叠该卡合部件5,所以,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以上,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确本技术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容确定的本技术的宗旨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修正及变更方式。因此, 本说明书的记载内容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并不意味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附图标记说明1...吸收性物品,A...后腰围区域,B...下裆区域,C...前腰围区域,2...表面片,3...吸收体,4...背面片,5...卡合部件,51...基材,51a...固定端,51b...把手端, 52...机械式固定部件,53...粘接层。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备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位于该前腰围区域及该后腰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两侧缘部周边设置一对卡合部件,该一对卡合部件在穿用上述吸收性物品时能够可分离地卡合上述前腰围区域及该后腰围区域,以向该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卡合部件具备基材和机械式固定部件, 上述基材的一端是固定端, 上述基材的另一端是把手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中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