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054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取盛固液物体的瓢,尤其涉及一组带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成套的瓢。公开了一种套瓢,包括至少两个瓢叠放在一起,瓢包括瓢体和手柄,手柄上设有磁性铁。这样,多个大小不一的瓢套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手柄部分的磁性铁,可以将套在一起的瓢相互吸附在一起,不会散乱开,这样便于置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瓢
本技术涉及一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取盛固液物体的瓢,尤其涉及一组带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成套的瓢。
技术介绍
瓢是用来取水用的一种工具,以前的农村都是用水缸来盛水的,取水时就用这种工具。现在瓢不仅用于在取水的时候,也可以用于盛放大米、大豆之类的,或者其他不易于与人体接触的化学颗粒物或者粉末。而瓢也可以作为一种记量的器具,不同大小的瓢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按需取放额定的量,但是不同大小的瓢却不太容易存放。而且现有的瓢的大小多是额限定的统一大小,并没有成套的定量大小的套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成套的定量大小的套瓢,不同大小的瓢却不太容易存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小定量,存放方便的套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套瓢,包括至少两个瓢叠放在一起,瓢包括瓢体和手柄,手柄上设有磁性铁。这样, 多个大小不一的瓢套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手柄部分的磁性铁,可以将套在一起的瓢相互吸附在一起,不会散乱开,这样便于置放。作为优选,瓢体的开口部分设有缺口。缺口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取水倒出水的时候, 水流有一定的方向和量,有良好的导向和控量的作用。作为优选,缺口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瓢体的开口上。作为优选,包括四个瓢,由外至内每个瓢的瓢体尺寸逐渐变小。大瓢内部套有小瓢使得瓢早置放的时候,可以节约空间。作为优选,瓢体为圆形。使得瓢有一定的美观性和工艺性。作为优选,瓢体的底部设有垫圈。使得瓢可以平稳的置放在平面上。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个瓢套在一起,节约了存放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套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套瓢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套瓢,包括四个瓢1叠放在一起,由外至内每个瓢1的瓢体2尺寸逐渐变小。每个瓢1包括瓢体2和手柄3,手柄3上设有磁性铁4。瓢体2为圆形,瓢体2的开口部分对称设有两个缺口 5,瓢体2的底部设有垫圈6。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套瓢,包括至少两个瓢(1)叠放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瓢(1)包括瓢体(2)和手柄(3 ),手柄(3 )上设有磁性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瓢体(2)的开口部分设有缺口(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5)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瓢体(2)的开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瓢,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瓢(1),由外至内每个瓢(1)的瓢体(2)尺寸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套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瓢体(2)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套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瓢体(2)的底部设有垫圈(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取盛固液物体的瓢,尤其涉及一组带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成套的瓢。公开了一种套瓢,包括至少两个瓢叠放在一起,瓢包括瓢体和手柄,手柄上设有磁性铁。这样,多个大小不一的瓢套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手柄部分的磁性铁,可以将套在一起的瓢相互吸附在一起,不会散乱开,这样便于置放。文档编号A47J47/01GK202272277SQ20112037147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立新 申请人:宁波利时塑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利时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