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明时专利>正文

新型输血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687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血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在莫非氏滴管的中间部位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与水平药液面成一定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了药液面与过滤膜的接触面积,因此可减少气泡产生,不影响输血输液速度,不改变外形,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易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输血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血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背景临床上采用的输血输液器一般为莫非氏滴管,为了降低药业中各种微粒对人体的伤害,现在的输液器大都设有药液过滤器装置,一般是利用平面过滤膜过滤、且将过滤膜设在滴管的下部,这样的设置极易产生气体,所产生的气体也很难排出,残留的气体一旦流入人体血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气泡、且易排气的带有过滤装置的输血输液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血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在莫非氏滴管的中间部位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过滤膜为平面形状。所述平面过滤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70°。所述平面过滤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所述过滤膜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过滤网的夹角为50° 70°。所述锥形面过滤网的夹角为60°。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了液面与过滤网面的接触面积,可减少气泡的产生,不影响输血输液速度,不改变外形,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莫非氏滴管、2过滤网、3输液导管、4药液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莫非氏滴管,在莫非氏滴管的中间部位设有过滤膜2,该过滤膜2 与水平药液面4成一定的夹角。所述过滤膜2为平面形状。所述平面过滤膜2与水平药液面4的夹角为50° 70°。所述平面过滤膜2与水平药液面4的夹角为60°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过滤膜2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过滤膜2的夹角为50° 70°。所述锥形面过滤膜2的夹角为60°。本技术的药液通过输液导管3进入莫非氏滴管1,通过与水平药液面4形成一定的夹角过滤膜2对药液进行过滤,由于增大了药液面4与过滤膜2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不影响输血输液速度,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易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输血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1),其特征在于在莫非氏滴管(1)的中间部位设有过滤膜(2),该过滤膜(2)与水平面药液面(4)成一定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为平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过滤膜(2)与水平药液面 (4)的夹角为50° 7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过滤膜(2)与水平药液面 (4)的夹角为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为锥形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过滤膜(2)的夹角为 50° 7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过滤膜(2)的夹角为 60°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血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在莫非氏滴管的中间部位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与水平药液面成一定的夹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了药液面与过滤膜的接触面积,因此可减少气泡产生,不影响输血输液速度,不改变外形,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易推广。文档编号A61M5/14GK202270218SQ20112034121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侯明时 申请人:侯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时
申请(专利权)人:侯明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