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奋强专利>正文

碎纸机及其碎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27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碎纸机及其碎纸机构,碎纸机构包括机芯壳、电机、变速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刀辊,所述电机外接电源,变速机构设置在电机的转子上,其具有一输出齿轮,所述刀辊枢设在机芯壳上,各具有一转轴,在其各自的转轴的同一端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任意一个刀辊的转轴上还设有传动齿轮,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均为锥形齿轮。藉此优化后的传动结构所组装成的碎纸机,由于电机与刀辊能改变以往相对平行设置的方式为相互垂直设置,电机便能被收容在机座的一侧边,不影响碎纸桶的垂直空间,因此,有利于大大缩小碎纸机的体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碎纸机的碎纸机构以及应用该碎纸机构的碎纸机。
技术介绍
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包括电机、两个刀辊,电机转子连接一变速箱,该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齿轮,而两个刀辊在其各自转轴的同一端也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和第二齿轮,此外,与电机相邻近的一个刀辊的齿轮如第一齿轮外还设置有一传动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如此,当电机工作时,输出齿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进而带动其所依附的转轴旋转,相应地,第一齿轮同步旋转,进而,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也转动起来,从而,通过此一系列的传动过程,使两个刀辊相互配合完成碎纸任务。由于目前公知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中,所采用的输出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为圆柱齿轮,因此,限定了电机与刀辊之间的排列必须呈前后或左右这两种平行结构。这种排列结构导致了碎纸机的左右宽度或者前后宽度都受到限制,导致其整机体积的缩小受到局限,使碎纸机本身显得格外笨重。业内有人曾提出将电机平行置于两个刀辊的上方或下方来缩小碎纸机体积的假想,但是,目前尚没有一部碎纸机应用了这种方案,原因在于首先无论将电机置于刀辊的上方或下方,都会在上下高度上使碎纸机的尺寸增大,如置于刀辊上方,则还有可能影响碎纸机进纸;如置于其下方,本可将电机置于碎纸桶内,但是如此一来则会大大压缩了碎纸桶的容置空间,且电机容易被纸屑所阻塞,因此,此种方案并不具有积极效果,甚至并不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电机与刀辊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设置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体积相对变小且成本基本不变的碎纸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包括机芯壳、电机、变速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刀辊,所述电机外接电源,变速机构设置在电机的转子上,其具有一输出齿轮,所述刀辊枢设在机芯壳上,各具有一转轴,在其各自的转轴的同一端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任意一个刀辊的转轴上还设有传动齿轮,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均为锥形齿轮。应用上述碎纸机构组装而成的碎纸机,还包括顶盖、底壳以及机座,机座内置碎纸桶,底壳设置在机座上,其设有出屑口,碎纸机构则设置在底壳上,顶盖与机座锁固将碎纸机构和底壳套设其内,其中,所述底壳设置有通机口,所述碎纸机构的电机通过该通机口被容置于碎纸机的机座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藉此优化后的传动结构所组装成的碎纸机,由于电机与刀辊能改变以往相对平行设置的方式为相互垂直设置,电机便能被收容在机座的一侧边,不影响碎纸桶的垂直空间,因此,有利于大大缩小碎纸机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碎纸机的组装结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碎纸机底壳的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碎纸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碎纸机构与碎纸桶组装时的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碎纸机包括顶盖11、碎纸机构5、底壳3及机座14,底壳3装设在机座14的上部,其上开设有出屑口31,所述碎纸机构5装设在底壳3上,而顶盖11则与机座14锁固盖合并将所述底壳3和碎纸机构5套设其内。顶盖11设有进纸口12。纸张由顶盖11的进纸口12进入,经过碎纸机构5时被其粉碎后形成纸屑,纸屑通过该出屑口31掉落并盛装在机座14内置的碎纸桶6(参阅图4)上。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碎纸机构5包括主刀辊51(参见图1)、次刀辊52(参见图1)、机芯壳58、电机53以及变速机构54,电机53外接电源(未图示),主刀辊51及次刀辊52通过各自的转轴510,520枢设于机芯壳58内,并且,各转轴510,520同一端突出于机芯壳58外,其上分别装设主圆柱齿轮511和次圆柱齿轮521,主圆柱齿轮511与次圆柱齿轮521相互啮合。此外,在主刀辊51的转轴510外端,还设置有传动齿轮518,该传动齿轮518为锥形齿轮。电机53则装设在机芯壳58外侧,其转子呈向上状态,与主、次刀辊51,52的纵长面垂直,电机53的转子上设一公知的变速机构54,该变速机构54具有一输出齿轮548,该输出齿轮548也为锥形齿轮,所述传动齿轮518与输出齿轮548相互啮合,两者所形成的轴交角呈90度。请参阅图2和图4,因应电机53呈垂直状放置的改进,所述底壳3上还开设有一通机口32,供电机53穿过该通机口32容置于机座14一侧,相应地,碎纸机的碎纸桶6略窄于机座14(参见图1)的纵长空间,以保证不影响机座14容置所述电机53,再者,也不会出现电机53影响碎纸桶6内纸屑容置的情况出现。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4,所述传动齿轮518与输出齿轮548所采用的锥形齿轮所形成的轴交角也可以是其它的角度范围,但是,90度是优选的。所述装设在主刀辊51上的传动齿轮518也可以装设在其转轴510的另一端,相应地,电机53、变速机构54及其输出齿轮548也应装设在异于主、次圆柱齿轮511,521的另外一端。所述变速机构54可用一盒体(未图示)封装,因为其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行赘述。本技术碎纸机构的刀辊可以包括多个,每个刀辊的转轴同一端均设置有圆柱齿轮,相邻两个圆柱齿轮相互啮合,任意一个刀辊的转轴上增设一与所述变速机构54上的输出齿轮548相互啮合的呈锥形状的传动齿轮518。此一方案适用于公知技术中的具有多进纸口多切纸功能的碎纸机。碎纸机通电工作时,电机53转动,其转速经过变速机构54多个齿轮间的配合后,在输出齿轮548上实现相对慢速运转,输出齿轮548带动与其啮合的传动齿轮518,传动齿轮518则通过带动主刀辊51的转轴510带动整个主刀辊51转动,与此同时,主刀辊51上所装设的主圆柱齿轮511也会被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与其啮合的次圆柱齿轮521,进而带动次刀辊52反向旋转,与主刀辊51形成相互反向的旋转运动,使主刀辊51与次刀辊52实现配合切纸的功能。如此一来,应用本技术碎纸机构的本技术的碎纸机的体积将被大大减小,碎纸机显得更为轻便,对缩小占地面积及提高搬运效率均有明显的效果,为用户所乐见。权利要求1.一种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包括机芯壳、电机、变速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刀辊,所述电机外接电源,变速机构设置在电机的转子上,其具有一输出齿轮,所述刀辊枢设在机芯壳上,各具有一转轴,在其各自的转轴的同一端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任意一个刀辊的转轴上还设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均为锥形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的轴交角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转轴上的传动齿轮与该刀辊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均设置在该转轴的同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转轴上的传动齿轮与该刀辊转轴上的圆柱齿轮被设置在该转轴的不同端。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碎纸机构的碎纸机,其还包括顶盖、底壳以及机座,机座内置碎纸桶,底壳设置在机座上,其设有出屑口,碎纸机构则设置在底壳上,顶盖与机座锁固将碎纸机构和底壳套设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设置有通机口,所述碎纸机构的电机通过该通机口被容置于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纸机的碎纸机构,包括机芯壳、电机、变速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刀辊,所述电机外接电源,变速机构设置在电机的转子上,其具有一输出齿轮,所述刀辊枢设在机芯壳上,各具有一转轴,在其各自的转轴的同一端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任意一个刀辊的转轴上还设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均为锥形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奋强
申请(专利权)人:钟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