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72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12:20
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包括芯刀,芯刀座,U形固定座,连杆,销轴,导向杆,偏心套,轴承;芯刀座中间凸起有矩形通孔用于安装芯刀,芯刀后端用螺栓固定在U形座上;芯刀座背后固定了两根导向杆,U形固定座上下的两个通孔套在导向杆上;能挂在导向杆上滑动;U形固定座上固定着的销轴;连杆的两个孔里并列安装了两个轴承,一个轴承套在销轴上,另一个轴承套在偏心套的偏心凸起上。偏心套接受来自电机的转矩旋转时,驱动连杆带动U形固定座作水平移动,固定在U形固定座上的芯刀就随同在芯刀座里进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步进电机控制偏心套转过的角度和转速,就能按照工艺要求实现芯刀的进出,特别适合于制造马鞍形之类的变径异型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丝成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芯刀是弹簧卷绕机械必要的关键部件。在弹簧卷绕过程中,钢丝被强制送出,向一个方向移动,必须有变径机构的顶杆或滚轮在三个位置和从不同方向上对钢丝进行抵推, 改变钢丝的前进方向,使其卷曲,才能使钢丝卷绕成弹簧。芯刀相当于是位于弹簧中心的第四把特殊顶杆。除了控制弹簧的直径外,在弹簧卷绕完工后,芯刀还得配合切刀把钢丝切断,使成品弹簧从原料钢丝上脱离下来。在卷绕马鞍形变径弹簧时,芯刀仅仅具有上下方向的移动就显得不够了,会出现顶杆和芯刀的碰撞,芯刀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还必须有进出的横向移动。现有技术出现一种用电磁阀控制横移的芯刀,其缺陷是芯刀只能做固定行程的移动,要么全进,要么全出;不能控制行程和速度,不能适应二次弯曲成型弹簧的先进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动态移动芯刀、能精确控制弹簧外径的二次弯曲成型弹簧的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包括芯刀,芯刀座,U形固定座,连杆,销轴,导向杆, 偏心套,轴承;芯刀座中间凸起有矩形通孔用于安装芯刀,芯刀安装在芯刀座通孔里能前后滑动,芯刀后端用螺栓固定在U形座上;芯刀座中间凸起对应的背后固定了两根导向杆,U形固定座上下的两个通孔套在导向杆上;能挂在导向杆上滑动;U形固定座上固定着的销轴外套着轴承;连杆的两个孔里安装了轴承,一个轴承套在销轴上,另一个轴承套在偏心套的偏心凸起上。偏心套7的轴孔接受来自固定在芯刀座上的伺服电机旋转转矩时,驱动连杆带动 U形固定座作水平移动,固定在U形固定座上的芯刀就随同在芯刀座里进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用伺服电机控制偏心套转过的角度和转速,就能按照工艺要求实现芯刀的进出。特别适合于制造马鞍形之类的变径异型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的装配外形图;图2为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的右视图;图3为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芯刀,2芯刀座,3U形固定座,4连杆,5销轴,6导向杆,7偏心套,8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如图1-图3所示,芯刀座2中间凸起有矩形通孔用于安装芯刀1,芯刀1安装在芯刀座2的通孔里能前后滑动,芯刀1后端用螺栓固定在U形座 3上;芯刀座2中间凸起对应的背后固定了两根导向杆6,U形固定座3上下的两个通孔套在导向杆上;能挂在导向杆上滑动;U形固定座3上固定着的销轴5,外套着轴承8 ;连杆4的两个孔用轴承8,一个轴承8套在销轴5上,另一个轴承8套在偏心套7 的偏心凸起上,销轴5和偏心套7的凸起就相当于是两根摆杆。偏心套7的轴孔接受来自固定在芯刀座上的伺服电机旋转转矩时,驱动连杆4带动U形固定座3作水平移动,固定在U形固定座3上的芯刀1就随同在芯刀座2里进出。用伺服电机控制偏心套7转过的角度和转速,就能按照工艺要求实现芯刀1的进出。特别适合于制造马鞍形之类的变径异型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机芯刀的进出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刀,芯刀座,U形固定座,连杆,销轴,导向杆,偏心套,轴承;芯刀座中间凸起有矩形通孔用于安装芯刀,芯刀安装在芯刀座通孔里能前后滑动,芯刀后端用螺栓固定在U形座上;芯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度俞家林黄花丽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家度弹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