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520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护套、外导体、绝缘层以及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具有相同的轴心,所述内导体由至少两层不同的金属层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内导体的材质及结构配合,在保持电气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使产品轻型化,且可大大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用同轴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漏泄同轴电缆的市场需求是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主要集中在铁路、城轨地铁、无线网优、城市安防和矿山等领域。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了解决低频资源的枯竭问题,漏泄同轴电缆也要着轻型化、低成本等方向发展。漏泄同轴电缆轻型化、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要求如何在不降低漏泄同轴电缆电气性能的条件下优化产品结构成为业界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泄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护套共四部分组成。以7/8”漏泄电缆为例,电缆内导体由光滑铜管200构成,如图1所示;绝缘层由皮/泡/皮结构或皮/泡结构的采用C02物理发泡聚乙烯构成;外导体制作有周期性的横向或纵向的几何形状开槽;形成纵包或绕包挤出护套,护套由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构成。由于电缆内导体占用较多比重的铜,随着铜资源的紧缺,铜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电缆制造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利润空间大幅度下降。综上可知,现有的通信用同轴电缆,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其重量轻便,且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护套、 外导体、绝缘层以及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具有相同的轴心,所述内导体由至少两层不同的金属层构成。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由铜层和铝层构成,且所述铜层套设于所述铝层。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铜层的厚度占所述内导体厚度的10% 30%。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由银层和铝层构成,且所述银层套设于所述铝层。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由银层和铜层构成,且所述银层套设于所述铜层。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由银层和钢层构成,且所述银层套设于所述钢层。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由铜层和钢层构成,且所述铜层套设于所述钢层。根据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述内导体为中空圆管形或实心圆管形。本技术通过改变漏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结构,使其更加轻便且成本降低。具体的,内导体的结构由两层金属层构成,其可以有多种金属层结合方式,比如内导体的外层为铜层,内层为铝层,借此在保证电气指标未降低的情况下使产品轻型化,实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漏泄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漏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100,其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护套 10、外导体20、绝缘层30以及内导体40。其中,外导体20和内导体40为同轴结构,二者具有相同的轴心,且外导体20制作有周期性的横向或纵向的几何形状开槽,借此形成纵包或绕包挤出护套10,护套10由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构成,绝缘层30由皮/泡/皮结构或皮/泡结构的采用C02物理发泡聚乙烯构成,内导体40则至少由外金属层41和内金属层42两层金属层构成,外金属层41套设在内金属层42外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导体40由铜层和铝层构成,且外金属层 41为铜层,内金属层42为铝层。所述铜层的厚度占所述内导体40厚度的10%-30%,所述铝层的厚度占所述内导体40厚度的70% -90%。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普遍使用高频信号传输,传输频率主要集中在100ΜΗζ-3000ΜΗζ 之间,电流集中在内导体的外表面传输。根据计算,传输频率在IOOMHz时,电流的透入深度为0. 0067mm,传输频率在3000MHz时,电流的透入深度为0. 001223mm。随着频率的增加,透入深度进一步减小,因此工作频率越高需要电缆铜层越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以 7/8漏泄电缆为例,其采用直径9. 0mm,厚度0. 58mm的铜铝复合结构(也叫铜包铝管结构, 即外金属层41为铜层,铜层的厚度占内导体40的10% -30%,内金属层42为铝层,铝层的厚度占内导体40厚度的70% -90% )。与现有技术相比,内导体40外径不变,铜材用量节省70% -90%左右,且经过反复验证,本技术漏泄同轴电缆100的电气性能指标与原漏泄电缆相比并未降低,且铝在电气、机械、射频性能方面与铜非常接近,其比重仅为铜的比重的1/3,价格比铜的价格要低很多,故本技术即可降低成本,也使电缆轻型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漏泄同轴电缆100的内导体40的双金属层结构可以有多种结合方式,比如,外金属层41为银层,内金属层42为铝层;或者外金属层41为银层,内金属层42为铜层;或者外金属层41为银层,内金属层42为钢层;或者外金属层41为铜层, 内金属层42为钢层。更好的,内导体40的结构可以为中空管状结构,也可以为实心圆管状结构,只须通过相应的计算即可获取内导体40的合适绘成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改变漏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结构,使其更加轻便且成4本降低。具体的,内导体的结构由两层金属层构成,其可以有多种金属层结合方式,比如内导体的外层为铜层,内层为铝层,借此在保证电气指标未降低的情况下使产品轻型化,实用性更高。 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护套、外导体、绝缘层以及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具有相同的轴心,所述内导体由至少两层不同的金属层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由铜层和铝层构成, 且所述铜层套设于所述铝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的厚度占所述内导体厚度的10% 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由银层和铝层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山郑朝辉田志明董新蕾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摩比通讯技术吉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