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1970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识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由膨胀节外壳、顶盖、膨胀节、储油室组成。膨胀节外壳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面开口,开口处与储油室的上端口密封插接。在膨胀节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膨胀节外壳罩于膨胀节外,膨胀节下端开口,该端口与储油室上端口连通。膨胀节上端开有放气注油孔,该孔处连通有放气注油管。在膨胀节最上端面处盖有顶盖,放气注油管由顶盖中心穿出。在顶盖朝向观察窗侧的园周边上粘贴有反光贴。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即使观察窗玻璃布满灰尘,由于反光贴的强反光特性也能清楚观测到油位,在日光照射,高温区域反光条不会脱落,且在晚上也能观测到油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识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互感器内部是用变压器油来充当绝缘介质,而变压器油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为了防止温度降低导致互感器内油位太低,进而导致互感器内部绝缘强度降低而发生的事故,国内互感器是通过膨胀节顶端的红色塑料顶盖或涂有红色油漆的油位色标来观察油位的高低,如果油位低就要安排停电进行补充加油。但是油位观察窗一般放置在户外,表面粘满灰尘,工作人员无法在安全距离外观察到油位,必须停电、爬上清理再观察,费时费力。而且在阳光照射、高温的环境下,红色塑料顶盖容易脱色、色标油漆变脆脱落,观测油位变得更困难。在晚上观测到油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强反光特性,且不易脱落的互感器油位识别直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由膨胀节外壳、顶盖、膨胀节、储油室组成。膨胀节外壳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面开口,开口处与储油室的上端口密封插接。在膨胀节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膨胀节外壳罩于膨胀节外,膨胀节下端开口,该端口与储油室上端口连通。膨胀节上端开有放气注油孔,该孔处连通有放气注油管。在膨胀节最上端面处盖有顶盖,放气注油管由顶盖中心穿出。在顶盖朝向观察窗侧的园周边上粘贴有反光贴。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即使观察窗玻璃布满灰尘,由于反光贴的强反光特性也能清楚观测到油位,在日光照射,高温区域反光条不会脱落,且在晚上也能观测到油位。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膨胀节和储油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膨胀节、储油室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变压器油,2、放气注油管,3、膨胀节,4、储油室,5、顶盖,6、反光贴,7、观察窗,8、膨胀节外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一3所示,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由膨胀节外壳8、顶盖5、膨胀节3、储油室4组成。膨胀节外壳8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面开口,开口处与储油室4 的上端口密封插接。在膨胀节外壳8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7。膨胀节外壳8罩于膨胀节3 夕卜,膨胀节3为一可伸缩的软质空腔囊,由相互连接的波纹盘组成。膨胀节3下端开口,该端口与储油室4上端口连通。膨胀节3上端开有放气注油孔,该孔处连通有放气注油管2。3在膨胀节3最上端面处盖有顶盖5,放气注油管2由顶盖5中心穿出。在顶盖5朝向观察窗 7侧的园周边上粘贴有反光贴6。在储油室4内填充变压器油1。当储油室4内的变压器油1体积变化时,膨胀节3 随之伸缩。通过观察窗7即可看出顶盖5在膨胀节外壳8内所处位置。在白天时,直接观察反光贴6即可读出油位。在晚上时,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观察窗7,反光贴6反光也可读出油位。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由膨胀节外壳、顶盖、膨胀节、储油室组成,其特征在于膨胀节外壳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面开口,开口处与储油室的上端口密封插接,在膨胀节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膨胀节外壳罩于膨胀节外,膨胀节下端开口,该端口与储油室上端口连通,膨胀节上端开有放气注油孔,该孔处连通有放气注油管,在膨胀节最上端面处盖有顶盖,放气注油管由顶盖中心穿出,在顶盖朝向观察窗侧的园周边上粘贴有反光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膨胀节为一软质空腔囊,由相互连接的波纹盘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识反光条识别互感器油位装置。由膨胀节外壳、顶盖、膨胀节、储油室组成。膨胀节外壳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面开口,开口处与储油室的上端口密封插接。在膨胀节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膨胀节外壳罩于膨胀节外,膨胀节下端开口,该端口与储油室上端口连通。膨胀节上端开有放气注油孔,该孔处连通有放气注油管。在膨胀节最上端面处盖有顶盖,放气注油管由顶盖中心穿出。在顶盖朝向观察窗侧的园周边上粘贴有反光贴。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即使观察窗玻璃布满灰尘,由于反光贴的强反光特性也能清楚观测到油位,在日光照射,高温区域反光条不会脱落,且在晚上也能观测到油位。文档编号H01F27/00GK202268225SQ20112036736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剑, 徐文邦, 王德平, 黄擎 申请人: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电业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黄擎徐文邦王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