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720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包括钻头主体、牙轮、牙轮工作面上的切削齿。钻头主体上牙轮轴颈平面与钻头轴线夹角β的范围为0°<β<90°,轴颈偏移量为其中,D为钻头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轮式钻头破岩效能高,钻头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钻探工程、矿山开采、地质钻探、建筑工程、隧道工程、 盾构及非开挖等技术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
技术介绍
钻头是钻井过程中直接与岩石接触,通过切削、冲压等作用破碎岩石的工具。现代钻井工程中广泛使用的钻头主要有牙轮钻头(包括单牙轮钻头、三牙轮钻头)、PDC钻头(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Bits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当今,牙轮钻头和PDC钻头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一是怕划眼和扩眼, 使密封轴承的牙轮钻头,特别是PDC钻头先期损坏;二是对井底中心岩石的运动小,功能不足,中心岩石不易破碎,影响钻头的机械钻速,牙轮钻头和PDC钻头中心布齿少、易磨损,也是钻头失效的主要原因。三牙轮钻头钻进时破岩形式为冲击压碎破岩,通过牙轮上的牙齿对井底岩石形成冲击压碎作用破碎岩石,形成井径。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剪和抗拉强度,而三牙轮钻头利用牙齿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来破岩,能量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深井钻井等高钻压情况下,由于高密度的钻井液的作用,井底的岩屑压持效应明显,钻头牙齿难以吃入岩石并冲击破碎岩石,故破岩效率相对较低。三牙轮钻头轴承寿命是制约钻头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轴承承受钻压引起的载荷,加上三牙轮钻头以冲击形式破岩,轴承受到的冲击载荷大,载荷幅值高,加之三牙轮钻头的增速效应三牙轮钻头轮体速比(钻井时牙轮转速与钻头转速之比)大于1,即钻头钻进时牙轮转速大于钻头钻速,所以轴承转速相对较快,导致三牙轮钻头的轴承寿命较短。双牙轮钻头的牙轮布置方式与三牙轮相同,各牙轮工作面(布牙齿的弧面)均是相对设置,即均是向内。除了造成以上的问题之外,从牙轮钻头破岩过程和运动轨迹分析, 牙轮上的牙齿与井底井壁岩石接触时间较少,牙齿在井底滑移的距离也较小,中心破岩效率低,影响了机械钻速。单牙轮钻头牙轮形状不同于双牙轮和三牙轮的锥球形(近似半球形),而是近球形,工作面布满整个球面(双、三牙轮的工作面是半圆弧面)。依靠牙齿对地层的冲击、滚压和刮切三种方式破碎岩石,尤其是刮切运动的方向在牙轮表面的各个部位都不同,即不同排数的牙齿在井底沿不同方向的轨迹,作较长距离的滑移来切削地层,并形成网状的井底轨迹。单牙轮钻头的特点是牙轮转速低,轴承尺寸较大,使用寿命优于三牙轮钻头,但是单牙轮钻头有无法回避的缺点单牙轮钻头的满眼结构决定其破岩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复破碎,排屑困难。牙齿耐磨性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牙齿磨钝或断齿,机械钻速急剧下降。PDC钻头破岩形式为刮削岩石,在钻井、地质乃至建筑工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钻井工程中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钻头中心线和井眼中心线重合的理想工作条件下,钻头钻进时各切削齿的运动轨迹为相对固定的同心圆环带。由于其破岩机理和结构差异,PDC 钻头适用于较高钻速和软至中硬地层。其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1.井底条件要求高如果井底有异物,会导致PDC钻头产生崩齿或热摩擦现象,温度升高烧黑胎体,甚至熔化钎焊层,产生掉齿现象,影响机械钻速,加速钻头失效。2. PDC齿失效的严重后果与牙轮钻头相比较,PDC钻头个别齿的失效(掉齿、崩齿等)会严重增加附近PDC齿的载荷,加快其磨损速度,加剧钻头失效。3.心部破岩效率不高PDC钻头不同径向区域上的PDC齿的磨损速度差异明显,夕卜肩部切削岩石比例大,磨损速度快。心部PDC齿接触破岩效率低,磨损则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PDC钻头的缺陷,本技术针对牙轮钻头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解决现有双、三牙轮钻头能量利用率低、破岩效率低、轴承寿命短、钻进效率低,以及单牙轮满眼结构造成的排屑困难、牙齿耐磨性差等问题。本技术的钻头以旋切方式冲击、压碎、切削岩石,实现破岩,同时改进钻头轴承结构,确保提高破岩效率的同时增加钻头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包括钻头主体(1)、牙轮O)、牙轮工作面上的切削齿(3),牙轮O)与钻头主体(1)上牙轮轴颈构成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主体(1) 上牙轮轴颈平面与钻头轴线的轮体夹角β的范围为0° < β <90°,轴颈偏移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包括钻头主体(1)、牙轮O)、牙轮工作面上的切削齿(3),其特征在于钻头主体(1)上牙轮轴颈平面与钻头轴线的轮体夹角β的范围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牙轮轴颈平面与钻头轴线的轮体夹角β i = β i+1或β i兴β i+1,轴颈偏移量Si = si+1或Si兴si+1, 其中,i为牙轮的序号(i ^ 1),轮i对应的轮体夹角为Pi,轮i对应的轴颈偏移量为S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夹角β的范围是15°彡β彡8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李舒田家林曾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深远石油钻井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