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超专利>正文

一种耙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486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9:57
一种耙子,包括耙体、柄头和手柄,柄头为圆管状,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对称中心线上,耙体为弧形杆体,其顶端与柄头垂直固接,耙体内部设有管体,管体一端开口与柄头内的存储腔相连,管体另一端开口位于耙体底端,手柄垂直固接在柄头中心,手柄顶端向内开设插槽,插槽底部与存储腔相通,柄头对应每个耙体内部管体处设有上盖,拉绳伸入插槽内并分别与位于耙体底部开口处的活动盖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在翻地的同时进行播种,节省体力,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工具。
技术介绍
耙子是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现有的耙子结构比较单一,人们需要先翻地,才能播种,浪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可在翻地的同时进行播种, 节省体力的耙子。本技术,包括耙体、柄头和手柄,柄头为圆管状,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对称中心线上,耙体为弧形杆体,其顶端与柄头垂直固接,耙体内部设有管体,管体一端开口与柄头内的存储腔相连,管体另一端开口位于耙体底端,手柄垂直固接在柄头中心,手柄顶端向内开设插槽,插槽底部与存储腔相通,柄头对应每个耙体内部管体处设有上盖,拉绳伸入插槽内并分别与位于耙体底部开口处的活动盖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后,人们可将种子从上盖投入至管体内,人们在翻地的同时在一定间距内投放种子,只需向上提拉拉线即可使活动盖打开,种子从管口投出,非常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在翻地的同时进行播种,节省体力,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简图中,包括耙体1、柄头2和手柄3,柄头2为圆管状,该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耙子,包括耙体(1)、柄头( 和手柄(3),其特征是柄头( 为圆管状,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⑴对称中心线上,耙体⑴为弧形杆体,其顶端与柄头⑵垂直固接,耙体(1)内部设有管体(6),管体(6) —端开口与柄头O)内的存储腔(5)相连,管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