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02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属于热泵的技术领域,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包括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的接口D连接,四通阀的接口C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节流装置进口,节流装置出口与第二换热器冷媒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四通阀的接口E,四通阀接口S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四通阀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与节流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霜速度快、控制简单、运行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属于热泵的

技术介绍
热泵被广泛的应用,现行的热泵包括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 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的接口 D连接,四通阀的接口 C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节流装置进口,节流装置出口与第二换热器冷媒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四通阀的接口 E,四通阀接口 S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四通阀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但是现行的热泵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当环境温度变高时,系统蒸发器的蒸发压力也会随之变大,现行的热泵通常会采用压力开关控制风机速度,来达到减小蒸发器蒸发压力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采用的是有级控制,虽然减小了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却无法达到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2 ).当环境温度变低时,系统冷凝器的冷凝压力也会随之变小,现行的热泵通常会采用压力开关控制风机速度,来达到增大冷凝器冷凝压力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采用的是有级控制,虽然增大了冷凝器的冷凝压力,却无法达到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3).当机组结霜时,现行的热泵通常会通过电子膨胀阀的调节来除霜,但是这种除霜方法不仅控制比较复杂,且除霜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除霜速度快、控制简单、运行效率高的可压力控制的热泵。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包括由压缩机、 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的接口 D连接,四通阀的接口 C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节流装置进口,节流装置出口与第二换热器冷媒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四通阀的接口 E,四通阀接口 S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四通阀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与节流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节流膨胀阀为电子膨胀阀或者热力膨胀阀。本技术的第一换热器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本技术的第二换热器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或水-冷媒换热器。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当检测到第一换热器蒸发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风机转速调到最低,来达到减小第一换热器蒸发压力的目的,因为压力调速采用的是无极调速,所以不仅达到减小第一换热器蒸发压力的目的,而且能很快的实现系统压力的平衡,保证了系统的高运行效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换热器冷凝压力过小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来达到增大第一换热器冷凝压力的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换热器的蒸发压力低于控制器设定的最低蒸发压力时,压力传感器就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四通阀换向,此时高温高压的气体将直接进入第一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上的霜就会融掉,达到除霜的目的。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换热器的蒸发压力高于控制器设定的最低蒸发压力时,控制器就会控制器四通阀再次换向,继续制热循环。采用压力控制除霜的方法,不仅控制简单,而且能达到快速除霜的目的。本技术除霜速度快、控制简单、运行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压缩机1、四通阀2、风机3、第一换热器4、压力传感器5、节流装置6、第二换热器7、气液分离器8、控制器9。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由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4、节流装置6、第二换热器7、气液分离器8构成,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阀2的接口 D连接,四通阀2的接口 C与第一换热器4的冷媒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4冷媒出口连接到节流装置 6进口,节流装置6出口与第二换热器7冷媒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7冷媒出口连接到四通阀2的接口 E,四通阀2接口 S与气液分离器8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的出口与压缩机 1的回气口连接,在第一换热器4上设置有风机3,风机3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9连接,四通阀2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9连接,在第一换热器4与节流装置6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 压力传感器5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9连接。如附图2所示,压缩机1连接四通阀2,四通阀2与第一换热器4相连,第一换热器 4连接到节流装置6,四通阀2与气液分离器8相连,气液分离器8与压缩机1连接,在第一换热器4的侧面设置有风机3,风机3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9连接,在第一换热器4与节流装置6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控制工作原理在环境温度变高时,气态冷媒经过压缩机1做功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四通阀2后,在第二换热器7中冷凝,经节流装置6节流后在第一换热器4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气液分离器8后回到压缩机 1,完成冷媒循环,此时,压力传感器5检测第一换热器4的蒸发压力,当检测到第一换热器 4蒸发压力过大时,压力传感器5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9,控制器9将控制风机3转速调到最低,来达到减小第一换热器4蒸发压力的目的,因为压力调速采用的是无极调速,所以不仅达到减小第一换热器4蒸发压力的目的,而且能很快的实现系统压力的平衡,保证了系统的高运行效率。在环境温度变低时,气态冷媒经过压缩机1做功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四通阀2后,在第一换热器4中冷凝,经节流装置6节流后在第二换热器7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气液分离器8后回到压缩机 1,完成冷媒循环,此时,压力传感器5检测第一换热器4的冷凝压力,当检测到第一换热器 4冷凝压力过小时,压力传感器5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9,控制器9将控制风机3转速调到最低,来达到增大第一换热器4冷凝压力的目的,因为压力调速采用的是无极调速,所以不仅达到增大第一换热器4冷凝压力的目的,而且能很快的实现系统压力的平衡,保证了系统的高运行效率。在热泵的制热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5检测第一换热器4的蒸发压力,当检测到第一换热器4的蒸发压力低于控制器9设定的最低蒸发压力时,代表第一换热器4已经结霜, 压力传感器5就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四通阀2换向,此时高温高压的气体将直接进入第一换热器4,把热量释放给第一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4上的霜就会融掉,达到除霜的目的。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第一换热器4的蒸发压力高于控制器9设定的最低蒸发压力时,控制器9就会控制器四通阀2再次换向,继续制热循环。采用压力控制除霜的方法,不仅控制简单,而且能达到快速除霜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压力控制的热泵,包括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的接口 D连接,四通阀的接口 C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节流装置进口,节流装置出口与第二换热器冷媒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到四通阀的接口 E,四通阀接口 S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王超毅冯炳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