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970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传统导风板的结构基础上,运用不同运动方式实现导风效果,同时使扩大送风范围,优化空调器使用性能,结构新颖,富于变化,满足了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并适用于不同制冷、制热能力的机型。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出风口以及导风板部件,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有与导风板部件连接并驱动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或收回,且可使导风板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当空调器不运行时,导风板部件完全覆盖在出风口的外端部;当空调器运行时,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使导风板部件远离出风口的外端部,且导风板部件可以转动地改变出风角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房间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具有新型的可推开式旋转导风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整体采用类似长方体的柜形,其机壳由面板部件等组成。该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出风面板部件、进风面板部件、后壳、内部件以及顶盖、底盘部件,部件之间的采用固定装配形式,通常机壳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一般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在正面或者侧面上,除了出风口叶片可摆动外,进风口或出风口位置也都是固定不变的。同时,该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由于机体型较大,通常只适用于较大制冷、 制热能力的机型,无法灵活运用到较小机型上。进一步地,另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整体类似柱状,下端分别为底座和底盘,中端为主体部件和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和运动部件,其中外壳体包括出风口以及进风口, 上端为顶盖组件,侧部为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不运行时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隐藏于两侧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内,当运行时,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随运动部件带动内机壳转动90度位分别于正面和背面实现出风和进风功能,流体通过内部件实施制冷或者制热交换,从而达到空调的功能。该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使用叶片在固定位置转动扫风,或是使用圆形面板整体做圆弧运动实现扫风,扫风叶片的送风范围有限,圆形面板需较大的旋转部件带动其旋转送风。如此,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外形结构单一,不符合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传统导风板的结构基础上,运用不同运动方式实现导风效果,同时使扩大送风范围,优化空调器使用性能,结构新颖,富于变化,满足了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并适用于不同制冷、制热能力的机型。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出风口以及导风板部件,其中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有与导风板部件连接并驱动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或收回,且可使导风板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当空调器不运行时,导风板部件完全覆盖在出风口的外端部;当空调器运行时,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使导风板部件远离出风口的外端部,且导风板部件可以转动地改变出风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由于包括有驱动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和收回的驱动机构;增加了导风板推出功能,既能实现左右送风的要求,同时可扩大送风范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突破上述传统的框架,提供一种新型柜内机结构,从而达到开辟开发柜机的新空间以及高度,相对传统房间空调器较轻便、有时代科技感以及成本上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停止运行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右门板组件和左门板组件打开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右门板组件和左门板组件打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后左向扫风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后左向扫风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后右向扫风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后右向扫风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2、进风组件,3、右门板组件,4、左门板组件,5、底座组件,6、底盘组件,7、 导风板部件,7a、蜗杆,7b、上导风板安装架,7c、导风面板,7d、下导风板安装架,7e、滚动轴承,7f、蜗杆安装架,7g、蜗轮,7h、蜗轮驱动电机,7i、蜗轮驱动电机安装架,7j、导风板旋转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请见图1至图5,包括有出风口以及导风板部件7 ;其中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有与导风板部件7连接并驱动导风板部件整体向外平移推出或收回,且可使导风板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当空调器不运行时,导风板部件7完全覆盖在出风口的外端部;当空调器运行时, 导风板部件7整体向外平移推出,使导风板部件7远离出风口的外端部,且导风板部件可以转动地改变出风角度。所述导风板部件7的两侧,设置有右门板组件3和左门板组件4,所述右门板组件3和左门板组件4均与驱动装置连接;当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开机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左门板组件4和右门板组件3分别从左右两边向后移动,同时导风板部件7整体向外平移远离出风口。如图10,所述导风板部件7包括有导风面板7c、上导风板安装架7b、下导风板安装架7d及导风板旋转驱动电机7j,所述上导风面板安装架7b、下导风板安装架7d及导风面板7c的顶端均设置有轴套孔,所述下导风板安装架7d与导风面板7c底端设置的轴配合连接,所述导风板旋转驱动电机7 j安装于上导风面板安装架7b上,电机轴与上导风面板安装架7b及导风面板顶端的轴套孔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方式为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方式为回转运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蜗轮蜗杆结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所述的导风板旋转驱动电机,直接驱动导风板在轴向上转动实现左右扫风。如图10、11、1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有蜗杆7a、与蜗杆7a及上导风面板安装架7b或下导风板安装架7d紧密配合的滚动轴承7e、蜗杆安装架7f、蜗轮7g、蜗轮驱动电机以及蜗轮驱动电机安装架7i ;蜗杆安装架7f固定装配在立式空调器机体上,设置有容纳蜗杆7a相对其作直线推出运动的运动通道;蜗杆7a —端与上导风面板安装架7b 或下导风板安装架7d紧固连接,另一端位于蜗杆安装架7f的运动通道中滑动;蜗轮7g直接安装于蜗轮驱动电机几上并由蜗轮驱动电机几驱动旋转,蜗轮驱动电机几固定安装在蜗轮驱动电机安装架7i上;蜗轮7g与蜗杆7a啮合,把自身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蜗杆的直线运动。所述蜗杆安装架7f设置有让蜗杆7a露出并与蜗轮7g啮合连接的缺口。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为上驱动装置及下驱动装置,其都固定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机身内。如图1,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位于顶部的顶盖1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座组件5和底盘组件6,底盘组件6作为整个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支撑件。所述导风板部件位于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正前方中部位置。所述立式空调器整体为柱状结构。具体实施例请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顶盖1位于最上端;进风组件2位于立式空调器后方;右门板组件3位于空调器正前面的右边,左门板组件4位于空调器正前面的左边,两门板可实现开闭功能;部件4为底座组件,部件5为底盘组件;驱动机构位于导风面板后部、出风口的前方,实现导风板部件推出后左右扫风的功能。左右门板往两侧打开后,可见导风面板位于出风口前方,导风板部件推出前紧贴立式空调器内部组件。导风板部件由涡轮蜗杆机构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孟宪运丘晓宏陈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