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493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1-06-0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将电磁搅拌冷却水进回水由结晶器外弧侧引入改进为采用类结晶器冷却水进回水方式,从振动装置引入,用密封件自动密封,当需要更换结晶器时,就直接把结晶器吊走,铜管修复完或者换过铜管断面后,再放置到振动臂上即可,避免了使用快速接头,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于设备的维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具体为连铸机结晶器内电磁搅拌装置的冷却水道快速安装结构,属冶金行业连铸设备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连铸机的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通过它把钢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结晶器内包括铜管、水套、电磁搅拌装置及冷却水道,钢水通过结晶器铜管时,在结晶器内强制冷却初步凝固成和铜管内腔形状一致、且有一定厚度的坯壳,坯壳与铜管相对运动最终被拉出,结晶器冷却水是指结晶器内铜管与水套之间高速流动的冷却水,其作用是把钢液转化成钢坯时释放的热量带走;电磁搅拌装置是在铸坯液相穴中感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强迫连铸钢坯中的液芯钢水定向流动,来改善铸坯质量,电磁搅拌装置正常工作时也需要冷却水,而且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必须是去除金属离子的净水,因此,通过结晶器内部的,就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水路。现有的结晶器冷却水水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进水管位于结晶器下腔,通过结晶器水套和铜管之间的水缝进入到结晶器的上腔,再由回水管流出,由于结晶器是放置在振动装置上,结晶器冷却水的进回水管均是由振动装置引入,结晶器与振动装置结合面用密封圈密封;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水路如图1及图2所示,其进水通过快速接头接入电磁搅拌装置的线圈,带走线圈产生的热量,再经快速接头流向回水管,电磁搅拌装置进回水由结晶器外弧侧引入。由于结晶器铜管磨损等原因,工作中需要更换结晶器来进行维修,此时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进回水快速接头需要人工拆装,在多流连铸机械设备和频繁更换结晶器的情况下,给工人操作带来很大工作量;其次是二冷室里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金属软管易损坏, 影响到电磁搅拌装置的冷却效果,甚至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将电磁搅拌冷却水进回水由结晶器外弧侧引入改进为采用类结晶器冷却水进回水方式,从振动装置引入,用密封件自动密封,避免了使用快速接头,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于设备的维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内置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进回水与结晶器冷却水进回水方式相同, 其进回水是从振动装置引入,用自动密封件密封。其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整体式结构后, 当需要更换结晶器时,就直接把结晶器吊走,铜管修复完或者换过铜管断面后,再放置到振动臂上即可,由于电磁搅拌冷却水进回水管接到振动装置处的是焊接钢管,避免了使用快速接头,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了维护。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磁搅拌冷却水的进回水口,是在结晶器内部对称焊接的两个箱型结构。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箱型结构,将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与结晶器冷却水隔开并形成两个独立的水道。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的结晶器局部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晶器立体线框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晶器局部剖视图;附图5为图3中C向局部视图;附图6为图4中B— 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的标记,附图1中1一密封件,2—电磁搅拌装置用电缆线,3 —电磁搅拌装置用冷却水管,4一电磁搅拌装置,5-结晶器铜管,6—结晶器水套,7—密封件,8—结晶器外壳;附图2中9一快速接头;10—密封件;附图3中30—连接板,31—结晶器回水管,32—电磁搅拌装置进水管,33—电磁搅拌装置回水管,34—结晶器进水管;附图4中4一电磁搅拌装置,5—结晶器铜管,6—结晶器水套,7—密封件,21—密封件,22—结晶器外壳,23—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箱型结构,24—密封件,四一密封件;附图5中30—连接板,31—结晶器回水管,32—电磁搅拌装置进水管,33—电磁搅拌装置回水管,34—结晶器进水管,35—结晶器回水口密封件,36—电磁搅拌装置进水口密封件,37—电磁搅拌装置回水口密封件,38—结晶器进水口密封件。参照附图1、附图2,为现有的结晶器水路示意图,电磁搅拌装置4穿过结晶器铜管 5和结晶器水套6,冷却水管3连接外部冷却水进回水快速接头,电缆线2连接电磁搅拌装置4的独立供电系统。结晶器水套6和密封件7把结晶器外壳8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晶器水套6和铜管5之间有4mm宽的缝隙形成结晶器冷却水的水道。密封件1和10起密封结晶器腔体的作用。结晶器内有两路水,一路是结晶器冷却水,从结晶器进水管进入结晶器下腔,通过结晶器水套6和铜管5之间的水缝进入到结晶器的上腔,再由回水管流出,水流速度很高,带走钢水凝固所散发的热量,保护了结晶器铜管;另一路水是电磁搅拌冷却水, 其水质要求优于结晶器冷却水,如图2所示水从进水管快速接头9流入,通过电磁搅拌装置 4的线圈,带走线圈所发出的热量,再由回水管快速接头流出。可以看出,现有的结晶器冷却水的进回水管由振动装置引入,结晶器放置在振动装置上,两者结合面处用密封圈密封; 电磁搅拌装置4冷却水由单独的进回水管通过快速接头9引入,因此在更换结晶器时必须人工拆装快速接头9,在多流连铸机械设备和频繁更换结晶器的情况下,给工人操作带来很大工作量。另外,二冷室里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会损坏金属软管,导致电磁搅拌装置4无法冷却,容易引起设备损坏。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晶器立体线框图,是将电磁搅拌装置进回水管改进为类似于结晶器冷却水进回管结构,结晶器冷却水和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都是由振动装置引入,结晶器通过连接板30与振动臂紧固连接;参照附图3、附图5,结晶器连接板30与振动臂之间,由密封件35、36、37、38将结晶器进回水和电磁搅拌装置进回水口自动密封;参照附图4、附图6,结晶器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结晶器下腔,通过结晶器水套6和铜管5之间的4mm水缝进入到结晶器的上腔,再由回水管流出,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电磁搅拌装置4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箱型结构23,流经电磁搅拌装置4的线圈,电磁搅拌装置4和结晶器外壳22之间也是由密封件M自动密封的,再从对称位置上的箱型结构 23流出,这样,通过箱型结构23在结晶器内就形成了相互独立的两路水通道,电磁搅拌装置4的进回水冷却水管32、33采用碳钢管和结晶器焊接成一个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快速接头,将电磁搅拌冷却水进回水由结晶器外弧侧引入改进为采用类结晶器冷却水进回水方式,从振动装置引入,直接把电磁搅拌冷却水进回水管接到振动装置处且是钢管焊接,当需要更换结晶器时,就直接把结晶器吊走, 铜管修复完或者换过铜管断面后,再放置到振动臂上,其结晶器及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的进回水接口即可实现自动密封,避免了使用快速接头,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于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快速接水的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内置电磁搅拌装置冷却水进回水与结晶器冷却水进回水方式相同,其进回水是从振动装置引入, 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林陈又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