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281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00:53
一种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多根导电端子、一导电壳体、一绝缘侧伸臂及一检测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导电壳体与绝缘本体相组合且围绕舌板构成一插接空间,且导电壳体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及一体形成于其中的一侧壁的一检测弹片,检测弹片具有一朝内伸入插接空间的被推部及一朝外设置的接触部。绝缘侧伸臂连接于绝缘本体的一侧。检测端子具有一接触臂,对应位于检测弹片的接触部的外侧,而在检测弹片的被推部受到由插接空间往外推挤的作用力而往外侧弹性位移时,能使检测弹片的接触部与检测端子的接触臂相接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检测端子的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传输信号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会设有检测端子以确定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完成插接后,再启动信号的传输或开启电源供应或是达到其它检测的作用。例如中国台湾技术专利公告号第M318233号(对应中国专利 CN200720047985. 9 ;美国专利US7413467)公开一种高解析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及与母连接器插接的公连接器。公连接器包括第一对接部及包覆第一对接部的第一铁壳。母连接器包括第二本体、第二铁壳及指示端子,指示端子固定在第二本体上且第二铁壳包覆第二本体。当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时,公连接器的第一铁壳与母连接器的第二铁壳相接触作为一极,且指示端子与公连接器的第一铁壳弹性接触作为另一极,从而使电路板上的指示电路导通,起到检测的作用。然而,前述指示电路的导通需利用公连接器的第一铁壳来连接指示端子及母连接器的第二铁壳,因此电信号传递的路径较长,而且公连接器的铁壳通常带有静电或其它的电磁干扰,容易干扰电信号的传递造成检测信号的误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电信号传递的路径且能避免插头连接器的电磁干扰以使检测信号稳定确实的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于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多根导电端子、一导电壳体、一绝缘侧伸臂及一检测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一由基部往前延伸的舌板及多个端子槽, 各端子槽彼此相间隔地由基部延伸至舌板。导电端子分别对应设置于各端子槽。导电壳体与绝缘本体相组合且围绕舌板构成一插接空间,且导电壳体具有分别靠近舌板的两侧边处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多个焊接脚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多个侧壁其中之一的一检测弹片,检测弹片具有一朝内伸入插接空间的被推部及一朝外设置的接触部。绝缘侧伸臂连接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一侧,且自基部一体延伸位于导电壳体形成有检测弹片的侧壁的外侧。检测端子具有一固设于绝缘侧伸臂的固定部、一由固定部延伸出绝缘侧伸臂的导接脚及一由固定部延伸的接触臂,且接触臂对应位于检测弹片的接触部的外侧,而在检测弹片的被推部受到由插接空间往外推挤的作用力而往外侧弹性位移时,能使检测弹片的接触部与检测端子的接触臂相接触。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包含可互相对接的前述插座连接器及一插头连接器。 插座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且导电壳体的焊接脚其中之一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电连接,检测端子的导接脚与电路板的检测线路电连接。插头连接器包含一与插接空间相配合的金属壳,金属壳插入插接空间后,检测弹片的被推部会受到金属壳往外推挤的作用力而往外侧弹性位移,且检测弹片的接触部会与检测端子的接触臂相接触而产生检测信号。较佳地,导电壳体还具有一对分别由各侧壁凸伸入插接空间的限位部。较佳地,导电壳体由一金属片材冲压弯折制成而有一接缝,且导电壳体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接缝后端的两侧朝后延伸的插片,而且绝缘本体还具有两个设于基部并分别对应容置各插片的插槽,各插槽分别与其中的一端子槽连通而呈T形。较佳地,绝缘侧伸臂具有一容置检测端子的安装槽,及一连通安装槽并对应供检测弹片的接触部伸入的开口。较佳地,安装槽于检测端子的接触臂外侧形成一供接触臂弹性位移的避让空间。较佳地,绝缘侧伸臂还具有一位于开口的相反侧并与避让空间相连通的开孔。较佳地,绝缘侧伸臂还具有一相邻避让空间以防止检测端子的接触臂过度位移的挡壁。较佳地,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分成两排设于该舌板,分别定义为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各第一排端子具有一固设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往后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一由该第一延伸部延伸的第一焊接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往前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弹性臂末端的第一接触部;各第二排端子具有一固设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二固定部、一由该第二固定部往后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一由第二延伸部延伸的第二焊接部、一由该第二固定部往前延伸并于末端弯折穿过该舌板的延伸臂及一由该延伸臂再往前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及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位于该舌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的前侧。较佳地,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USB3.0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且其中第一排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USB2. 0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较佳地,该电路板具有一缺口,该插座连接器位于该缺口处且部分凸伸出该电路板的上板面及部分凸伸出该电路板的下板面。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插座连接器的导电壳体侧壁上一体的检测弹片与检测端子的直接接触,可以缩短电信号传递的路径且避免插头连接器的金属壳对检测电信号的电磁干扰,使检测信号稳定确实。此外,检测端子设置在插座连接器的侧边,不会增加插座连接器的高度,而且检测端子是位于导电壳体的侧壁外,如此设计可以不受限于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即使是插接空间较小的小型连接器,都能设计具有较大尺寸的检测端子,使检测端子具有足够的弹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图3是一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图4是一前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图5是一沿图4中V-V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6是一沿图4中VI-V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7是一沿图4中VII-V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8是一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后的侧视图;图9是一沿图8中IX-IX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关系;图11是一图10的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未安装于电路板的状态;图12是一部分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其中端子定位件尚未组装;图1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图1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导电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组合关系;图15是一前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图16是一沿图15中XVI-XV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7是一沿图15中XVII-XV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8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对接关系;图19是一沿图18中XIX-XIX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20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关系;图21是一图20的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未安装于电路板的状态;图2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导电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组合关系;图2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及图M是一立体部分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及其检测端子。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插座连接器1绝缘本体11 基部111 卡块112 凸肋12 舌板121下板面122上板面13下排端子槽14上排端子槽15强化板151 抵块16延伸座161限位槽162 插槽17 插槽2导电端子(第一排端子)21第一固定部22第一延伸部23第一焊接部24第一弹性臂25第一接触部3导电端子(第二排端子)31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宜泽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