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电剃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25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电剃刀,该旋转式电剃刀具有外刀具和内刀具,外刀具在上表面具有形成了多个胡须进入口的环状的剃须面,内刀具具有一边从剃须面的下方与外刀具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一边旋转的小刀具,在外刀具(10)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同心的环状剃须面(16、18),使胡须进入口(65)的开口密度在这些多个环状剃须面(16、18)的周向上进行了改变。加大了外刀具的剃须面积而提高了剃须效率,即使外刀具的中央附近对皮肤的接触压力变大也可以防止剃须过深以保护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电剃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式(回转式)电剃刀,尤其涉及具有外刀具和内刀具的旋转式电剃刀,该外刀具具有形成有多个胡须进入口的环状的剃须面,该内刀具具有在从上述剃须面的下方与上述外刀具滑动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的小刀具。
技术介绍
这种旋转式电剃刀要求大致圆盘状的外刀具细致地追随肌肤的细微凹凸,而且对应于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胡须特性不存在剃须残留地顺畅地进行剃须。例如在使用者的颌部的下边等有大的凹凸或有皮肤褶皱的部位,存在胡须剃须残留增加的问题。另外,当把外刀具强力推压在皮肤上时,有时会剃须过深而伤害皮肤。在JP2000-509628(A)(对应:WO98/35794、US2001/0039734A1)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剃刀,其设有多个具有一个环状剃须面(也称作单轨)的外刀具,使各外刀具的环状剃须面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开口率、开口面积与剃须面积之比、(开口面积/剃须面积))在刀框(外刀框)的中心侧(多个外刀具彼此接近的部分附近)变小、反之变大。即,在外刀具上设有用来剃长须的形式和用来剃短须的形式等不同形式的胡须进入口(胡须输入开口),在不同外刀具的彼此相向的位置配置同一形式的剃须区域。在JP2006-510430(A)(对应:WO2004/056539、US7269902(B2)、EP1578567A1)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剃刀,其使JP2000-509628(A)的多个外刀具能够分别转动,使其以朝不同的外刀具的同一形式的胡须进入口彼此相向的位置(刀框体的中央侧)对其的方式进行旋转。即,通过伴随内刀具的旋转所产生的摩擦力使外刀具转动,把设置在外刀具外周的突起与控制部件抵接,从而在外刀具的旋转方向上固定位置。通过把控制部件与突起接合、分离来改变外刀具的转动位置。在JP2004-515283(A)(对应:WO02/45920A1、US6868611(B2))中公开这样一种剃刀,其在安装在环状的外刀具剃须面的内周侧中央的装饰盖上面(皮肤支撑区域),在与外刀具剃须面的内周缘接近的周向的一部分分角度区域设有隆起线,这些隆起线能降低与剃须面接触的皮肤的接触压力,保护皮肤。即,隆起线把与其接触的皮肤朝从剃须面离开的方向推压,以减少与隆起线的外侧接近的剃须面的接触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三个专利文献都在外刀具上设有单重环状的剃须面,存在对剃须面积的增大产生大的制约、制约剃须效率提高的问题。为了增大剃须面积,可以考虑设置双重(多重)环状剃须面,但是,在该场合下,当外刀具的上表面垂直推压到通常表面朝外侧鼓出而呈凸状的皮肤上时,外刀具的中央附近,随之内侧的环状剃须面与皮肤强力抵接,因此在外刀具的接触压力变大了的场合,会产生因内侧的环状剃须面造成剃须过深而损伤皮肤的问题。在JP2000-509628(A)中,记载了把多个外刀具的同一形式的胡须进入口设在相向位置,然而在各个外刀具上形成有多重环状剃须面时,各外刀具的中央附近的接触压力增大而存在上述问题。按照JP2006-510430(A),可以控制成使多个外刀具同时旋转并使各个外刀具的相同形式的剃须区域相向,但是,当把多个外刀具同时强力地垂直与平坦的皮肤进行推压时,各个外刀具会出现中央附近接触压力变大的与上述JP2000-509628(A)相同的问题。根据JP2004-515283(A),由于在中央的装饰盖(皮肤支撑区域)上设置隆起线,会制约剃须区域的增大,限制了剃须效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电剃刀,其能够加大外刀具的剃须面积提高剃须效率,而且当把外刀具垂在于皮肤强力推压时即便外刀具的中央附近对皮肤的接触压力变大也可以防止剃须过深,能够保护皮肤。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目的通过旋转式电剃刀来达成,所述旋转式电剃刀具有外刀具和内刀具,所述外刀具在上表面具有形成了多个胡须进入口的环状的剃须面,所述内刀具具有一边从所述剃须面的下方与所述外刀具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一边旋转的小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刀具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同心的环状剃须面,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在所述多个环状剃须面的周向上进行了改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外刀具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同心圆状的环状剃须面,因而可以增加剃须面积,效率良好地进行剃须。而且,电剃刀通常一边接触皮肤进行移动(在皮肤的表面滑动)一边进行使用,所以,只要外刀具稍稍移动的话,不同开口密度的剃须面就顺次或反复接触皮肤的同一部位。此时由于多个剃须面的开口密度沿周向改变,所以,通过使外刀具相对于皮肤稍稍移动、或以外刀具为中心稍稍转动把手部或本体部,而使外刀具在皮肤表面的接触位置移动,就能使不同开口密度的剃须面顺次或反复接触皮肤的同一部位。为此,即便把外刀具与皮肤强力接触,开口密度大的区域也不是一直接触着的,所以能够减少剃须过深而损伤皮肤的担心。形成在外刀具上的环状剃须面可以为双重的同心圆状,也可以为三重以上的同心圆状。为了使开口密度沿周向改变,可以在环状剃须面的一周内按相等间隔设置两处以上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最小的部分。开口密度最小的部分可以为没有开口的光滑的金属表面(空白),在该场合,空白沿周向按相等间隔设置两处以上。也可以取代空白而设置开口密度非常小的区域。所述空白或开口密度非常小的区域,在皮肤表面良好滑动,不会产生剃须过深,因此,通过移动外刀具而加大了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为了使开口密度沿周向改变,也可以在环状剃须面的一周内,使被分为二等分以上的各角度范围内的开口密度沿固定的旋转方向连续改变。该场合,通常适合具有一边把外刀具抵接皮肤表面一边左右摇动旋转把手部的习惯或癖好的使用者。即,在具有这样的癖好的场合,通过移动外刀具而使与皮肤的剃须部位碰触的部分的开口密度一直连续改变,因此能保持圆滑的剃须舒适性并防止剃须过深,还能谋求保护皮肤。如果使设于外周侧和内周侧的环状剃须面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沿周向变化的话,能使外周侧和内周侧的开口密度在半径方向上变化,进一步加大上述效果。例如,如果把空白的部分在外周侧和内周侧沿径向对齐的话,外刀具的变得更光滑,难以产生剃须过深,能加大皮肤保护效果。还优选为,形成在外周侧的剃须面上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高于形成在内周侧的剃须面上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这是由于,在该场合,当把外刀具推压在皮肤的凸部时,即使内周侧的接触压力变大,外周侧的胡须进入口也能减少剃须过深或损伤皮肤的担心。形成在外刀具的剃须面上的胡须进入口可以为缝隙状。如果为缝隙状,在后述的加工外刀具时,通过把绕水平轴旋转的旋转圆盘砂轮朝外刀具的(环状剃须面的)半径方向或稍稍朝半径方向倾斜(朝大致半径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在一个工序中效率良好地加工全部环状剃须面。另外,缝隙的方向不需要与外刀具的半径方向严格一致,也可以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在此,把包含这些在内的情形称作半径方向。通过使外周侧的剃须面的缝隙在周向间隔的角度,比内周侧的剃须面的缝隙在周向间隔的角度小,可以使形成在外周侧的剃须面上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比形成在内周侧的剃须面上的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高。例如,通过设置位于分别形成在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剃须面上的共用直线上的共用胡须进入缝隙,和形成在外周侧的剃须面上且位于所述共用胡须导入缝隙之间的外周侧的非共用胡须进入缝隙,可以加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转式电剃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08 JP 2010-2494201.一种旋转式电剃刀,所述旋转式电剃刀具有外刀具和内刀具,所述外刀具在上表面具有形成了多个胡须进入口的环状的剃须面,所述内刀具具有一边从所述剃须面的下方与所述外刀具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一边旋转的小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刀具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同心的环状剃须面,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在所述多个环状剃须面的周向上进行了改变,进而,在这些环状剃须面的一周内,被分为二等分以上的各角度范围内的开口密度沿固定的旋转方向连续改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电剃刀,其特征在于,胡须进入口的开口密度最小的部分在环状剃须面的一周内按相等角度间隔设有两处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毅三村良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