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磁力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25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科研和生产中的智能磁力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箱体(1)、控制电路板(2)、托板(3)、固定线圈(4)、电源(5)、显示按键面板(6)、加热盘(7)、温度传感器(8)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固定线圈在中央处理电路的控制下产生旋转磁场,温度由中央控制电路在温度传感器的协助下完成闭环自动控制,有实时温度显示,可设定搅拌和恒温定时、及温度和速度曲线,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控制精度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科研和生产中的智能磁力搅拌器。由于磁力搅拌器能根据混液和液液反应的需要,在保持恒温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的科研、生产中。目前市售的磁力搅拌器,多采用罩极式电机,通过摩擦传动机构带动磁铁旋转产生旋转磁场;用传动机构中的锥形体来调节旋转磁场的快慢,磁铁联结轴接触锥体小直径截面时速度快、接触锥体大直径截面时速度慢;用手动调节旋钮调节电阻丝的长短来调节温度。现有技术存在下列缺点1.通过摩擦传动机构带动磁铁旋转,机械振动大,磨损严重,寿命短,旋转磁场不稳定,容易损坏玻璃器皿。2.搅拌子只能单向旋转,而且长时间单向旋转容易产生旋涡将空气(氧气)吸入溶液,影响某些混液和液液的反应。3.磁铁的长度是固定的,因而只能产生固定的磁场,不能满足不同搅拌子的使用要求。4.温度调节为人工开环控制,设定不准确,恒温精度差,控制周期长,而且易受电网、环境温度、特别是被搅拌液体的条件状况等因素的影响。5.不能观察实时温度。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设计一种智能磁力搅拌器,用单片微机为中央控制器,用磁心固定线圈在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旋转磁场,用温度传感器和电阻丝驱动电路在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对温度的闭环控制。本技术由箱体、控制电路板、托板、固定线圈、电源、显示按键面板、加热盘、温度传感器组成。本技术用固定线圈在中央处理电路的控制下产生旋转磁场,温度由中央控制电路在温度传感器的协助下完成闭环自动控制,有实时温度显示,可设定搅拌和恒温定时、及温度和速度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无机械磨损,整机寿命长,旋转磁场稳定;2.旋转磁场可以用程序设定作各种定时正反向搅拌,操作灵活方便;3.由多个固定线圈产生的旋转磁场能够满足各种搅拌子的使用要求;4.温度由中央控制电路在温度传感器的协助下完成闭环自动控制,控制精度高,不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5.有实时温度显示,便于观察恒温情况。6.可以设定搅拌和恒温定时及恒温和速度曲线。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是总体结构左视剖视示意图。附图2是总体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控制电路原理方块示意图。附图4是中央处理电路原理图。附图5是显示按键驱动电路原理图。附图6是A/D转换电路原理图。附图7是加热驱动电路原理图。附图8是固定线圈驱动电路原理图。附图9是程序流程图。图中,1箱体,2控制电路板,3托板,4固定线圈,5电源,6显示按键面板,7加热盘,8温度传感感器,9立柱,10孔,11温度传感器托架,12隔热层,13下绝缘层,14电阻丝层,15上绝缘层;U1中央处理电路,U2A/D转换电路,U3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4加热驱动电路,U5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6微处理器,U7地址译码器,U8EPROM程序存储器,U9ROM程序存储器,U10接口电路,U11四反相门,U12A/D转换芯片,U13、U14六非门芯片,U15驱动电路,U16固态继电器;CRY晶振;BG三极管;MOS摩丝管;图4~图8中信号线同符号相连,如图8中的X1与图4中U10的X1管脚相连等等。各元器件的参数、型号U68031;U774LS373;U82764;U96116;U108155;U1174LS00;U1214433;U13,U1474LSD5;U1575492;U165V/220V;CRY11.059MHz;BG9014;MOS1RF520;SETC10μF;XC1,XC256pF;SETR8.2KΩ;ADC1,ADC2,ADC3,ADC40.1μF;ADR127KΩ;ADR2300KΩ;R1,R2,R3,R4,R5,R6,R7,R8100Ω;D1,D2,D3,D4发光二极管;C1,C20.2μF;RK820Ω;RC12KΩ;DC1N400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由箱体(1)、控制电路板(2)、托板(3)、固定线圈(4)、电源(5)、显示按键面板(6)、加热盘(7)、温度传感器(8)组成。(一).箱体(1)底板上制有立柱(9),控制电路板(2)装在立柱(9)上,托板(3)架装在控制电路板(2)上方,固定线圈(4)和电源(5)装在托板(3)上,固定线圈(4)上方箱体(1)的顶面上开有孔(10),加热盘(7)装在孔(10)上,显示按键面板(6)装在箱体(1)的正面;(二).电源(5)分别与控制电路板(2)、固定线圈(4)、加热盘(7)相连;(三).控制电路板(2)上制有中央处理电路(U1)、A/D转换电路(U2)、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3)、加热驱动电路(U4)、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5),中央处理电路(U1)经A/D转换电路(U2)与温度传感器(8)相连、经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3)与显示按键面板(6)相连、经加热驱动电路(U4)与加热盘(7)相连、经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5)与固定线圈(4)相连。固定线圈、加热盘、显示按键面板、及各电路的具体组成如下(一).托板(3)上呈正方形装有四个小固定线圈,在四个小固定线圈外呈正方形装有四个大固定线圈;这些固定线圈上均有两个线圈绕组,所有线圈绕组共连成四组,连接关系如下,标记四个小固定线圈为A、B、C、D,对应的四个大固定线圈标记为a、b、c、d,每个固定线圈上的两个线圈绕组标记为1、2,则共有16个线圈绕组,第一组为a1,A1,C2,c2第二组为b1,B1,D2,d2第三组为c1,C1,A2,a2第四组为d1,D1,B2,b2(二).加热盘(7)由隔热层(12)上附着一层下绝缘层(13)、下绝缘层(13)上附着一层电阻丝层(14)、电阻丝层(14)上附着一层上绝缘层(15)构成;(三).在箱体(1)背面制有温度传感器托架(11);(四).显示按键面板(6)上装有五个七段数字显示器,和“温度”、“速度”、“定时”、“时间”四个状态指示灯,及“V”、“T”、“C”、“±”、“←”、“↑”、“ ”、“Clear”、“Start”、九个按键;(五).中央处理电路(U1)由微处理器(U6)、晶振CRY、电容SETC、XC1、XC2、电阻SETR构成的处理器电路,地址译器器(U7)、程序存储器(U8)和(U9)构成的存储器电路,接口电路(U10)、四反相门芯片(U11)构成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构成;(六).A/D转换电路(U2)由A/D转换芯片(U12)、电容ADC1、ADC2、ADC3、ADC4、电阻ADR1、ADR2构成,其输出与接口电路(U10)相连;(七).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3)由六非门U13、U14、驱动电路U15、上拉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组成,其输入输出与接口电路(U10)和微处理器(U6)相连;(八).加热驱动电路(U4)由固态继电器(U16)、三极管BG、电阻RK组成,其输入与接口电路(U10)相连;(九).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5)由四个驱动电路组成,每一个驱动电路由摩丝管(MOS)、非门(U14X)、电阻(RC)、二极管(D5)组成,其输入端与接口电路(U10)相连,其输出端与固定线圈相连。此外,该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一).托板(3)上呈正方形装有四个固定线圈,构成一种简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磁力搅拌器,其特征在于:由箱体(1)、控制电路板(2)、托板(3)、固定线圈(4)、电源(5)、显示按键面板(6)、加热盘(7)、温度传感器(8)组成,(一).箱体(1)底板上制有立柱(9),控制电路板(2)装在立柱(9)上,托板(3)架装在控制电路板(2)上方,固定线圈(4)和电源(5)装在托板(3)上,固定线圈(4)上方箱体(1)的顶面上开有孔(10),加热盘(7)装在孔(10)上,显示按键面板(6)装在箱体(1)的正面;(二).电源(5)分别与控制电路板(2)、固定线圈(4)、加热盘(7)相连;(三).控制电路板(2)上制有中央处理电路(U1)、A/D转换电路(U2)、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3)、加热驱动电路(U4)、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5),中央处理电路(U1)经A/D转换电路(U2)与温度传感器(8)相连、经显示按键驱动电路(U3)与显示按键面板(6)相连、经加热驱动电路(U4)与加热盘(7)相连、经固定线圈驱动电路(U5)与固定线圈(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谷清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