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463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23:58
一种球化退火炉,包括炉体、炉盖和炉底,设于炉体内的循环风扇、内桶和对流桶,其特征在于炉底之上依次搁放内桶封头、导流板和装料盘,装料盘设于对流桶内。导流板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构成,形成对流八卦,使炉内热量和保护气氛形成强对流循环;内桶的外底部呈球面,下方充填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炉内桶内设置了导流板,不但成本低,易拆卸和安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导流板与炉底分离,保证炉底不易损坏,此外,由于导流板的通透性要更好,使炉内的气体始终处于高速、有序的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属于窑炉、烘烤炉小类,特别涉及到工业炉部件小类。
技术介绍
在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等线材、盘圆的球化退火炉设备中,较为成熟的有钟罩式炉和井式炉。前者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后者炉内气氛的对流性差。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申请号200620139918. 5号的中国专利,重点考虑了内桶与炉底的吻合,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加了放置的稳固性。但依然存在内桶底面易损坏而维修费时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化退火炉。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球化退火炉的内桶底面易损和维修费时的难题,以方便安装更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括炉体、炉盖和炉底,设于炉体内的循环风扇、 内桶和对流桶,炉底之上依次搁放内桶封头、导流板和装料盘,装料盘设于对流桶内。本技术的导流板易于制作和焊接,本技术通过在炉底增设导流板,能保证炉底不易损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八卦导流板,所以通透性好,能使炉内气体始终处于高速、 有序的状态。并且由于八卦导流板和对流桶的结构,使气流能够沿着内桶和对流桶之间间隙而下,然后从对流桶内向上而形成对流,使炉内热量和保护气氛形成强对流循环,显著提高了炉温均勻性的冷却速率,确保退火线材的物理性能的均勻一致。退火后的线材显微组织均勻、力学性能稳定,消除了内应力,可塑性强,让下一制程的抽线更加容易,减少对机台和模具的损害,并提升线材品质及维护生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部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炉体8、炉盖(图上未表示)、悬臂(图上未表示)、炉底4、 加热及其控制装置(图上未表示)、保护气体输送及控制机构(图上未表示)和水箱1。设于炉体内的循环风扇2、内桶9、对流桶10,炉底4之上依次搁放内桶封头7、导流板12和装料盘11,装料盘11设于对流桶10内。所述的导流板12包括上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14。内桶9底部设有铸料5和耐火异型砖6,在耐火异型砖6下方铺了一层隔热砖3。炉底由耐火异型砖6支撑,下方由铸料5保护,再由底下一层隔热砖3隔离。 循环风扇2的轴向上穿过内桶9,其风叶位于内桶9和对流桶10之间。内桶9和对流桶10之间留有间距,对流桶10下端外口有加强圈7。权利要求1.一种球化退火炉,包括炉体、炉盖和炉底,设于炉体内的循环风扇、内桶和对流桶,其特征在于炉底之上依次搁放内桶封头、导流板和装料盘,装料盘设于对流桶内,内桶底部的铸料、耐火异型砖和隔热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循环风扇的风叶位于内桶和对流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内桶和对流桶之间留有间距,对流桶下端外口有加强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专利摘要一种球化退火炉,包括炉体、炉盖和炉底,设于炉体内的循环风扇、内桶和对流桶,其特征在于炉底之上依次搁放内桶封头、导流板和装料盘,装料盘设于对流桶内。导流板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构成,形成对流八卦,使炉内热量和保护气氛形成强对流循环;内桶的外底部呈球面,下方充填保温材料。本技术炉内桶内设置了导流板,不但成本低,易拆卸和安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导流板与炉底分离,保证炉底不易损坏,此外,由于导流板的通透性要更好,使炉内的气体始终处于高速、有序的状态。文档编号C21D9/54GK202226884SQ20112024012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吕理隆 申请人: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理隆
申请(专利权)人: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