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样品中苯并[а]芘的选择性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4853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氧化镁微球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a)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复杂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得多环芳烃的提取液;b)取平均粒径10-50微米的氧化镁微球,依次采用乙腈或甲醇、二氯甲烷或正己烷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活化;采用氧化镁微球对多环芳烃的提取液进行固相萃取;c)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淋洗,然后采用极性强度≤二氯甲烷极性强度的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洗脱,得洗脱液;d)洗脱液挥发溶剂后即得到净化后的苯并[a]芘。该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少量的有机溶剂,通过简单的固相萃取过程即可实现对复杂样品中杂质的有效去除;具有操作简单、溶剂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选择性净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氧化镁微球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选择性净化沉积物、土壤和生物样品中苯并[a]芘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苯并[a]芘作为多环芳烃污染的一个重要指示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其从可能致癌物确立为致癌物。因此环境样品中苯并[a]芘的分析受到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苯并[a]芘是一种疏水性很强的化合物,比较容易吸附在固体颗粒,比如沉积物、土壤表面,另外由于生物累积效应,在一些生物体内也含有苯并[a]芘。然而这些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基质干扰,为了准确测定其中苯并[a]芘的含量,样品纯化是关键步骤。 目前,关于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净化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Spitzer,T.J.Chromatogr.A1993,643,43-49;Nondek,L.;Kuzilek,M.;Krupicka,S.Chromatographia 1993,37,381-386;Tye,R.;Graf,M.J.;Horton,A.W.Anal.Chem.1955,27,248-253;Davis,H.J.;Lee,L.A.;Davidson,T.R.Anal.Chem.1966,38,1752-1755;Popl,M.;Stejskal,M.;Mostecky,J.Anal.Chem.1974,46,1581-1582;Ali,M.Y.;Cole,R.B.Anal.Chem.1998,70,3242-3248;Ali,M.Y.;Cole,R.B.J.Agric.Food.Chem.2001,49,4192-4198):一、杂质的去除,主要方法包括柱色谱法(例如硅胶,氧化铝、弗罗里硅土,XAD树脂,多孔石墨化碳等),凝胶渗透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压溶剂萃取法;二、多环芳烃的共萃取;三、苯并[a]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离,主要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然而,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时间长。对于一些含有脂类和硫的化合物来说,需要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所以发展一种操作简单、有机溶剂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效率高、成本低的选择性净化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操作简单、有机溶剂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效率高、成本低的选择性净化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选择性净化方法,利用氧化镁微球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选择性地净化复杂样品中的苯并[a]芘,其操作步骤如下: a)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复杂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得多环芳烃的提取液;所采用的溶剂为极性强度≤二氯甲烷极性强度的有机溶剂; b)取平均粒径10-50微米的氧化镁微球,依次采用乙腈或甲醇、二氯甲烷或正己烷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活化;采用氧化镁微球对多环芳烃的提取液进行固相萃取; c)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淋洗,然后采用极性强度≤二氯甲烷极性强度的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洗脱,得洗脱液; d)洗脱液挥发溶剂后即得到净化后的苯并[a]芘。 所述溶剂萃取法为索式提取或加速溶剂萃取(Hawthorne,S.B.,Grabanski,C.B.,Martin,E.,Miller,D.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0,892,421-433); 步骤a中复杂样品与溶剂用量比为1-4g∶50ml; 步骤b中氧化镁微球与复杂样品的质量比0.2∶5-20; 步骤b中将氧化镁微球通过干法填充到固相萃取柱的柱管内,于柱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垫置与柱管内径相匹配的过滤筛板,然后再进行固相萃取。 步骤b中氧化镁微球与乙腈或甲醇的用量比为0.2g∶3-8mL,氧化镁微球与二氯甲烷或正己烷的用量比为0.2g∶4-10mL。 步骤c中氧化镁微球与极性有机溶剂用量比为0.2g∶2-20mL,氧化镁微球与非极性有机溶剂用量比为0.2g∶2-15mL。 步骤c中极性有机溶剂为甲醇和/或乙腈,可以选择性的去除菲、蒽、芘、硫、脂类等化合物;洗脱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和/或正己烷,可以将苯并[a]芘与分子量更大的多环芳烃,比如苯并[ghi]苝分开洗脱下来。 采用溶剂萃取法得到的多环芳烃的提取液在利用氧化镁微球进行固相萃取前可进行浓缩,浓缩前后体积比为500∶1-100∶1。 对于含硫或脂类等物质特别多的复杂样品,可将步骤c所得到的洗脱液按照b、c操作顺利重复进行2-5次。 所述复杂样品是指除多环芳烃之外,还含有干扰其测定的各种化合物或单质的固体样品基质,如土壤,河水或海水沉积物,生物样品等。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消耗溶剂量少,环境友好:约几十毫升,是其他方法所消耗体积的十分之一;(2)操作简单:通过简单的固相萃取过程即可实现对复杂样品中杂质(包括脂类,硫,低环数多环芳烃等)的有效去除,得到纯化后的苯并[a]芘;(3)该方法将杂质的去除和苯并[a]芘的选择性净化整合起来;(4)成本低;(5)净化和萃取效率高。 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晶种诱导法制备氧化镁微球,以氧化镁微球为填料装填固相萃取柱,然后通过对淋洗和洗脱条件的优化,发展一种对复杂样品 中苯并[a]芘进行选择性净化的方法。 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凝胶渗透色谱表征,实现了对脂类和硫的有效去除。 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表征,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选择性净化。 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氧化镁微球(Zhang,Z.P.;Zheng,Y.J.;Chen,J.P.;Zhang,Q.;Ni,Y.W.;Liang,X.M.Adv.Funct.Mater.2007,17,2447-2454)是以硝酸镁和无水碳酸钾为反应物,以多聚磷酸钠为致孔剂,以碱式碳酸镁为晶种采用晶种诱导法制备的单分散、介孔氧化镁微球。 实施例1: 将300mg氧化镁微球通过干法填充到固相萃取空管(6mL)内,上下分别垫置配套的过滤筛板。上样前,分别使用乙腈、二氯甲烷对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然后将1mL多环芳烃混标(菲0.72μg mL-1,蒽0.68μg mL-1,芘2.88μg mL-1,苯并[a]芘0.76μg mL-1,苯并[ghi]苝2.0μg mL-1)上样。上样完毕,依次使用2mL乙腈进行淋洗,淋洗次数为3次。待淋洗完毕,将三次淋洗所得淋洗液分别定容成2mL含60%乙腈的水溶液,最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不同体积的乙腈对多环芳烃的选择性淋洗效率列于表1(左)中。从中可以看出,6mL乙腈可以将93%以上的菲、蒽、芘选择性除去,而苯并[a]芘不会在选择性净化过程中损失。因此,在选择性净化过程中,6mL乙腈可以实现对四环以下多环芳烃的有效去除,达到净化的目的。 实施例2: 将300mg氧化镁微球通过干法填充到固相萃取空管(6mL)内,上下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样品中苯并[a]芘的选择性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氧化镁微球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选择性地净化复杂样品中的
苯并[a]芘,其操作步骤如下:
a)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复杂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得多环芳烃的
提取液;所采用的溶剂为极性强度≤二氯甲烷极性强度的有机溶剂;
b)取平均粒径10-50微米的氧化镁微球,依次采用乙腈或甲醇、二氯
甲烷或正己烷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活化;采用氧化镁微球对多环芳烃的提取
液进行固相萃取;
c)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淋洗,然后采用极性强度≤二
氯甲烷极性强度的有机溶剂对氧化镁微球进行洗脱,得洗脱液;
d)洗脱液挥发溶剂后即得到净化后的苯并[a]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复杂样品
与溶剂用量比为1-4g∶50ml;
步骤b中氧化镁微球与复杂样品的质量比0.2∶5-20;
步骤c中氧化镁微球与极性有机溶剂用量比为0.2g∶2-20mL,氧化镁
微球与非极性有机溶剂用量比为0.2g∶2-15m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静陈吉平倪余文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