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848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插座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插孔组,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插座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插孔组中有无插头插入的检测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存在信息和插头插入信息控制所述插孔组通断电源的继电器输出电路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当人体感应电路未检测到插孔组周围有人体,且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插孔组的插孔中均有插头插入时,所述插孔组接通电源,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的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和延时触发电路,延时触发电路包括一可控硅。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插座对外界光线、温度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且对静止的人体检测也较敏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现代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连接器件。现有的插座大多是将插座内的电极触片与电源线直接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电器的插头直接与电极触片接触达到连通电源的目的。这种插座由于电极触片始终带电,就使得插头在拔出或插入的过程中,容易被人手直接或间接碰到,造成触电事故。另外,若用导体对插座进行了误插,更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大多现有插座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虽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带有安全保护功能插座,如专利CN201584553U、CN101859964A、CN101752749A等,但现有的各专利插座仍存在成本及价格较高,易受外界光干扰、对静止人体不敏感及夏季高温时热释红外器件易失效等不足之处,难以提供可靠的保护功能。综上可知,现有的人体感应安全插座,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其不易受外界温度与光的干扰,且对静止的人体较为敏感,易于检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插孔组,所述插孔组至少包括连接火线的火线插孔和连接零线的零线插孔,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插座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插孔组中有无插头插入的检测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存在信息和插头插入信息控制所述插孔组通断电源的继电器输出电路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当所述人体感应电路未检测到所述插孔组周围有人体,且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中均有插头插入时,所述插孔组接通电源,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的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和延时触发电路,所述延时触发电路包括一可控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所述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结型场效应管和三极管,所述结型场效应管具有栅极、源极和漏极,其栅极连接静电人体感应片,源极接地,漏极经一可调电阻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经过一电阻连接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集电极经一电阻后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所述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由三个三极管组成的三级交流放大电路,第一级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人体感应线,第三级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电阻后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所述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电容电桥、不平衡电流检测放大电路和整流器,所述电容电桥由四个电容构成,其一对对角线分别接市电火线及零线,另一对对角线接所述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所述整流器的负端接地;不平衡电流检测放大电路包括由两个三级管组成的二级放大电路,所述整流器的正端经一电阻接第一级三极管的基极,且所述第一级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一电阻接电源,所述第一级三极管的集电极还经一电阻接第二级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所述第二级三极管的发射极接一并联的电阻和电容,且该发射极还经一电阻接至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所述延时触发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延时电容和雪崩管,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前级所述静电人体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经所述限流电阻连接电源,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阴极间接有用于消除干扰脉冲防止误触发的电容,所述可控硅的阴极接所述延时电容和雪崩管的发射极,所述雪崩管的集电极连接后级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当所述人体感应电路未检测到所述插孔组周围有人体,且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中同时有插头插入时,所述插孔组延迟预定时间接通电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所述插座为固定式插座或移动式插座。本专利技术通过人体感应电路检测插座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且插孔组具有检测开关,可同时检测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插头插入信息,当插座周围无人体存在,且插孔组的两插孔均有插入时才通过继电器输出电路的控制接通电源。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的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其在检测人体时不受外界温度及光线的影响,且对静止的人体也比较敏感,大大提升了感应插座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的原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人体感应电路及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人体感应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人体感应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的整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100,其具有一壳体和设于壳体的插孔组40,且插孔组40包括连接火线的火线插孔60、连接零线的零线插孔70和地线插孔80,节能防触电插座的电路结构包括:人体感应电路10,用于检测插座100的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该人体感应电路10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的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和延时触发电路,有延时触发电路具有一可控硅,用于控制后级继电器输出电路。检测开关20,用于检测插孔组40中是否有插头插入,本专利技术中,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各对应一个检测开关20。继电器输出电路30,用于根据人体存在信息和插孔组40的插头插入信息控制插孔组40电源的通断。当人体感应电路10检测到插座周围没有人体,且插孔组40的两个插孔中均有插头插入时,继电器输出电路30控制接通插孔组40的电源。电源电路50,用为各电路提供工作电源,该电源模块连接火线和零线,对市电进行变压处理后输送到各工作电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100通过静电感应对插座周围进行人体检测,借此可大大减少外界温度与光线对检测的干扰及影响,更好的,静电感应对静止的人体检测也比较敏感,借此可大大提升插座100的安全性能。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结型场效应管Q1和三极管Q2,Q1具有栅极、源极和漏极,其栅极连接静电人体感应片,源极接地,漏极经可调电阻W1连接电源(图中未示)。三极管Q2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结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插孔组,所述插孔组
至少包括连接火线的火线插孔和连接零线的零线插孔,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检
测所述插座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插孔组中有无
插头插入的检测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存在信息和插头插入信息控制所述插
孔组通断电源的继电器输出电路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当所述人体感
应电路未检测到所述插孔组周围有人体,且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火线插孔
和零线插孔中均有插头插入时,所述插孔组接通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
感应电路包括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的静电人体感应电路和延时触发电路,所
述延时触发电路包括一可控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人
体感应电路包括结型场效应管和三极管,所述结型场效应管具有栅极、源极和
漏极,其栅极连接静电人体感应片,其源极接地,其漏极经一可调电阻连接电
源;
所述三极管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经过一电阻
连接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集电极经一电阻后
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人
体感应电路包括由三个三极管组成的三级交流放大电路,第一级三极管的基极
连接人体感应线,第三级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电阻后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奥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